回到大清当师爷

第010章 慷慨陈词

加入书架
书名:
回到大清当师爷
作者:
黄桑幽灵
本章字数:
6568
更新时间:
2025-06-30

“适才,王老弟的演讲很精彩,现在我也就国内外局势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刚才王老弟说了,自洋务运动以来,我朝国力大增,尤其是在军事方面,建立了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做到了拒敌于国门之外。但也要看到很多问题的存在。”他看了一下众人,都在凝神倾听,随继续讲道。

“首先,坚船利炮不是我朝所制造,是我朝花费大量银两从洋人手中购得,没有自己的技术,升级、维修、弹药供应……都要依仗洋人,还要花费大把银两,而且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舰艇更新换代非常频繁,以我朝积贫积的国力,很难赢得这场海防军事竞赛,亚洲第一指的是总排水量,而真正的战斗力如何,没有经过实战验证谁也无法保证。这不是长他人威风,是实事求是看待问题。”

在现代,很多人倡议举国人之力打造十二艘航母舰队,可他们没有想过,护航战舰、舰载飞机、保养维修、日常训练……是多么大的一笔军费开支,我国只是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还是发展中国家,把有限的军费预算都花费在航母舰队身上是否值得?

“我的看法是我朝无窥伺他国领土之欲望,把有限的军费用在打造一支现代化的陆军部队,增加海防面积,建造岸炮发射阵地,这样既能达到拒敌于国门之外的初衷,又能节省大量装备训练开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他说到这里,出现了冷场,因为大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论调,都没消化过来。场面有点尴尬。“大家还没回过神来,你继续说。”袁世凯打圆场。

出现这种局面徐昌国是在预料之中的,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他绝对不能谈马列主义,革命思想,否则不光是对牛弹琴,一旦有品过味来的,只袁氏家族就会至他于死地!

“你们这些人都是社会精英,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材。”先批发些高帽子。“有人说清政府腐败无能要推翻它,我不赞成这种观点。”现在的大清对言论几乎没有管控,也没这个能力管控,只要不著书立说或像太平天国那样有实际行动,爱咋说咋说,只要不叛经离道就行!

“因为现在我们底层百姓的思想觉悟还很低,没有任何的组织在推翻清政府后能组建一个比清政府先进的政府。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造成了生灵涂炭,国家经济大幅倒退,民不聊生。”徐昌国清了清嗓子。

“假如他胜了也就是改朝换代而己,洪秀全家族替代了爱新觉罗家族来统治这个国家,还是家天下,而且很有可能造成国家的分裂,就像当年元朝灭亡,蒙古不是分裂出去了吗?”

“如果这次要是太平天国取胜建国,很可能不仅是满清的龙兴之地要分裂出去,而且蒙古、西藏甚至新疆都有可能分裂出去。所以你们的任务很重,上要促进政府的改良,下要开发民智。”徐昌国之所以没说我们,是因为他没有功名在身,最主要的是他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当人们的思想觉悟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学习日本和英伦的君主立宪制,日本就是因为学习英伦进行了明治维新,才国力大增,军力倍增,从而有了犯我大清的资本,如果我们不励志维新,变法图强,迎头赶上。不止日本,俄罗斯也亡我之心不死。”自洋务运动后,一些先进的思想观念己经传入中国,变法维新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处于萌芽状态。

“也或许在全天下人的共同努力之下,皇上有了尧舜之心,主动退位,我们可以效仿美利坚实行总统共和制,事实证明它要比君主立宪制更民主更文明。”他没敢说这些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在我国,西汉时期就有了报纸,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先进思想、文化、知识,启发民智。”

“你们还应该多涉猎一些外交知识,知道国际规则,了解一些外交常识,掌握一些外交辞令和礼节,你们当中有人将来会成为外交家,你们应该成为友好大使,和平大师,争取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搞好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村庄,地球村肯定有村霸,面对国际争端,要团结大多数爱好和平的国家,你们只需要表达深表遗憾、关注、严重关注,强烈抗议就可以了,更加严厉的措辞和回击,由像我三弟这种武将代表军方去表达更合适,因为军人才是战狼,这叫先礼后兵!”

“要摒弃那种泱泱大国万国来朝的思想,要树立国与国之间平等往来的理念,不要让其他国家都跪了,我们赢麻了的思想蔓延,尤其是将来在皇上身边的人,要让皇上知道全世界的外交官都没有跪拜他国元首的惯例,我们也不要为了面子、威严去破坏这种惯例!”

“将来你们也会有在户部为官的机会,要学习一些国外的经济学知识,比如西方的工业革命使他们用机器制造出来的产品要比人工生产出来的产品成本低很多,所以大量廉价的商品冲击了我国市场,使传统的手工业者破产。我们可以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同时,通过关税、汇率来调节这一贸易逆差。”

“比如,现在白银对英镑的比价是一英镑兑换3.5两白银,你们可以调节甚至是强制把它调节到1:3甚至更低。还有关税高了他们的价格优势就降低了,这些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不能靠闭关锁国维持,那样只能会更落后。”

“将来有主管教育的人也要建议朝廷派出留学生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国内也要建立新学,设立数、理、化等课程,以尽快建立起自己的民族工业体系。”

徐昌国侃侃而谈,大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听,没有叫好声,只是他们的眼神由迷茫逐渐变成了专注最后成了炙热的目光!

徐昌国讲完后沉默良久,袁世凯问:“二哥,你这些理论和知识是从哪来的?”

“我在逃难途中为了躲避捻军在山里遇到一位长者,他说他在国外呆过好多年,这些都是他讲给我听的。”

“为了吃饭,他还介绍我在教堂干了一段时间杂役,在那里则接触到不少新鲜事物。”徐昌国胡掐道。

“今后我们要定期聚会,徐兄要多给我们讲一些这方面的理论和知识。”有人说。

徐昌国就是想利用学社的机会让他们尤其是袁世凯增加一些现代民主、文明思想,只要自己在这里一天就要努力一天。

时间己近亥时,大家都忘了观灯,意犹未尽的散去了。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十六,在刘氏祠堂召开刘家峪棚民大会,现在是除苟家外的全体棚民了,有三、西百人之多,祠堂前面的空地己经快容不下了。

“全体棚民们,十五之前和除刘氏及苟员外之外的五十多户人家签了契约文书,现在由徐先生分配任务。”

徐昌国要求从今年起对称呼规范化,因为自己没有职务就称先生。

其实里正和几个邻长早就找过徐昌国,希望他来担任里正,因为有那一成分红,他家现在也是村里前十的人家了。

徐昌国坚决拒绝了,他就算暂时回不去,主要精力还是在袁世凯身上,这几百号人只要各项工作走上正轨,里正加上九个邻长,妹妹做记分员,工作很好开展,大事或拿不定主意的事可以找他。

“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房子问题很多人家的房子己经成了危房,必须在雨季到来之前把这些房子重新建好,刘氏家族的里正己经统计好了,新加入团集体的也抓紧统计。”刚加入的人听说翻盖房子也有他们的份感激不己!

“新加入集体的棚民喝水暂时还得收费,因为打井你们毕竟没出力,费用从年底分红中扣除。半年后免费。还有你们家里都没吃的了,现在青黄不接。”他顿了顿。

“刘家的乡亲们,你们忍心看他们挨饿吗?”

“不忍心!”

“好,那我们每家拿出一半的口粮借给新加入集体的乡亲,待六月份玉米成熟后还我们新粮食。”刘氏家族每户的粮食最少够i吃一年,放一个夏天还可能招虫子,借旧还新何乐而不为呢,何况这个借是有集体做担保的。

苟财主家原有的这些长工、佃户一听这刚加入就解决了吃喝问题,欢呼雀跃。徐昌国抬手压下了他们的激动情绪。不然,怕有人会喊“万岁”,那就麻烦了!

“药农们还是按计划采集药材,我看大棚里插种的药材己经发芽要在五月份前凑够我说的药材数量,万一不够出去采购,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马虎不得!”

“猎户还是上山打猎,其余人我和里正都写好了名单,有跟刘木匠的,有烧砖瓦的,有烧石灰的,其余人分成若干组,每一个组有一个邻长带领,泥瓦匠平均分到各个组,待把危房全部解决后,我们就一边盖房一边修水库挖水渠,搞养殖,修马路……总之有干不完的活等着你们。”

听的棚民们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尤其是刘家人,这个春节吃好的喝好的,正有劲没处使尼!

“开工!”随着徐昌国的一声令下,里正和九个邻长领着各自的队伍有条不紊的开始了劳作!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