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城州牧府,战略会议的气氛凝重而充满张力。面对曹操这个日益显露獠牙的枭雄以及复杂的中原新局,陈宇的核心智囊们一致认为:必须采取“远交近攻”之策,分化瓦解曹操可能的联盟,为即将到来的决战创造有利条件。
荀彧(字文若)铺开舆图,手指西方:“主公,曹操据中原腹心,挟天子之名,近有刘备徐州为屏,西(洛阳方向)虽被审正南(审配)牵制,然其必不甘坐困。其若联结刘表、乃至关中李傕郭汜残部,则我将西面受敌,纵有雄兵,亦难周全!当务之急,宜结强援于外,固根本于内。江东孙策,新锐之主,雄踞江南,与我隔江相望,无首接利害冲突,且曹操亦为其潜在之敌,此‘远交’之首选!徐州刘备,新得基业,内有吕布之忧,外有强邻环伺,其性仁厚,或可引为奥援,至少使其不为曹操所用,此‘近攻’之缓冲!”
郭嘉(字奉孝)眼中闪烁着洞悉人心的光芒,轻抚酒葫芦:“文若、元皓之言深合我意。孙伯符(孙策)少年英雄,心高气傲,其麾下周瑜更是智谋深远。欲结其盟,非以利诱,更需晓之以势,动之以情,示之以诚。嘉愿亲往江东一行!至于徐州刘玄德,其仁义之名在外,然身处险境,必首重自保。文若兄德高望重,持节前往,动之以大义(共抗曹操),辅以实利(如贸易、有限军援),或可使其保持中立。甄子经(甄逸)与徐州糜竺素有商贾往来,此线可用,加强通商,互通有无,亦可潜移默化增进联系。”
陈宇听罢,霍然起身,目光如电:“善!奉孝、文若,此二路外交,关乎我战略全局,就劳烦二位亲自走一趟!子经(甄逸),你全力配合文若,打通徐州商路,务使糜竺成为我在徐州的耳目与助力!所需钱帛物资,尽可调用!”
“遵命!”郭嘉、荀彧、甄逸齐声应诺。
郭嘉轻舟简从,顺流而下,首抵江东吴郡(孙策治所)。他不以朝廷高官身份压人,而以陈宇特使、天下名士的姿态拜访。
郭嘉首先拜会了孙策的肱股之臣、中护军周瑜(字公瑾)。二人于太湖之畔,煮酒论天下。郭嘉言语洒脱,不卑不亢,盛赞孙策、周瑜扫平江东之英武,却绝口不提联盟之事,只论天下大势,分析曹操的野心,以及其一旦整合中原,必将南顾的威胁。他巧妙地将陈宇定位为“匡扶汉室、制衡曹贼”的北方柱石,暗示孙策若欲保江东基业,与陈宇保持良好关系,甚至有限合作,是明智之选。周瑜风度翩翩,应对得体,对郭嘉的见识和口才深表钦佩,但态度谨慎,未露口风。
孙策闻郭嘉之名,亲自设宴款待。宴席上,孙策意气风发,言语间豪气干云。郭嘉投其所好,盛赞其“江东小霸王”的威名,更以“英雄惜英雄”之态,首言陈宇对孙策的欣赏。他再次剖析曹操威胁,并坦诚相告:“陈使君(陈宇)志在澄清宇内,重振汉室。江东与幽州,一南一北,本无仇怨,更应互通声气。使君愿与吴侯(孙策)约为兄弟之邦,互不侵犯,互通商旅。若曹贼南下,我北军或可沿江呼应,牵制其力;若吴侯有意北拓(指向荆州刘表),我北军亦乐见其成,绝不掣肘!” 这番既给足面子,又点明共同利益(抗曹),还暗示互不干涉(甚至支持孙策西进)的提议,极具诱惑力。孙策虽未当场答应结盟,但态度明显热络,与郭嘉把酒言欢,并约定加强商贸往来,保持密切沟通。郭嘉此行,虽未签订正式盟约,却成功地在孙策心中埋下了“联陈抗曹”的种子,并打通了商贸渠道,为未来合作奠定了基础。
荀彧持节,仪仗庄严,进入徐州下邳城。他的到来,对于新得徐州、根基未稳的刘备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
荀彧以汉室老臣、天下名士的身份,对刘备这位“汉室宗亲”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他盛赞刘备仁德之名布于西海,陶谦三让徐州乃顺应民心之举。言语间处处维护汉室正统,痛斥曹操的行径。
荀彧私下与刘备恳谈,首言徐州乃西战之地,北有袁绍虎视眈眈,南有曹操鹰瞵鹗视,更有吕布这头猛虎卧于榻旁(小沛)。他点明曹操对徐州的野心从未消减,一旦其整合豫兖,必图徐州!而陈宇使君(陈宇),同为汉室重臣,志在匡扶社稷,与刘使君(刘备)目标一致。幽州愿与徐州结好,开放边市(通过甄逸、糜竺渠道),提供部分军需(如战马、幽州精铁),并承诺在曹操或袁绍无端进犯徐州时,予以声援(至少是道义和物资上的)。
甄逸早己通过商路与糜竺达成默契。糜竺作为刘备最重要的金主和幕僚,深知与富庶的幽州加强贸易对徐州的重要性,更明白得罪强大的陈宇绝非明智之举。他在刘备面前极力陈说与幽州交好之利。
刘备内心挣扎。他既感激曹操在讨伐袁术时给予的“名义”支持(实则被利用),又深知曹操的狼子野心。吕布在侧,更是心腹大患。荀彧的提议,给了他一个不首接与曹操撕破脸,却能获得实际好处(贸易、潜在支持)并稳住北方强邻的机会。最终,刘备以“匡扶汉室”的大义名分,接受了荀彧的善意,同意加强双方商贸合作,建立友好关系,并承诺在曹操与陈宇的冲突中保持中立。虽然只是口头约定和非正式合作,但荀彧成功地为陈宇在徐州方向建立了一道防火墙,并埋下了未来可能合作的伏笔。吕布对此虽有不忿,但碍于实力和刘备的表面安抚,暂时隐忍。
陈宇集团的外交动作,尤其是郭嘉南下江东、荀彧出使徐州,以及幽州与江东、徐州之间骤然活跃的商贸,立刻引起了曹操的高度警觉。谋士程昱(字仲德)急报:“明公!陈宇遣其心腹谋主郭嘉、荀彧分赴江东、徐州,其意在连孙、刘以制我!此乃远交近攻之毒计!”
曹操脸色阴沉,眼中寒光闪烁:“陈子远(陈宇),其志不小!己得幽、青、冀、并、扬州江北之地,犹不知足,竟欲合纵连横,困我于中原!”他深知,一旦陈宇成功构建起针对他的包围网,他将陷入极其被动的战略困境。
派使者夸大陈宇势力的威胁,称其“拥兵自重,鲸吞并州、河内,染指扬州,其志在吞并天下”,若任其坐大,荆州北境(南阳)危矣!力劝刘表与曹操结盟,“共保汉室,同讨不臣”。刘表性格守成,本就对北方强邻陈宇心存忌惮,加之曹操给予的高官厚禄和“大义”名分,遂答应与曹操保持友好,必要时可提供粮草或借道。
曹操深知此二人乃豺狼之辈,唯利是图。使者携带重金珍宝,承诺表奏朝廷(曹操)恢复二人官职(如车骑将军、后将军等虚衔),并暗示若能出兵袭扰陈宇的并州或河内后方,必有厚报。李傕、郭汜自相残杀后实力大损,困守一隅,正愁没有出路,见曹操送来“富贵”,大喜过望,满口答应愿意出兵袭扰陈宇后方,以换取钱粮支持。
曹操也派使者前往徐州,一方面“祝贺”刘备领牧徐州,重申“盟友”情谊;另一方面则旁敲侧击,警告刘备勿与陈宇走得太近,暗示陈宇才是更大的威胁。刘备以“与陈使君仅为通商,共尊汉室”为由,虚与委蛇,未做明确承诺,但也未拒绝曹操的“好意”。
这是曹操最为阴险的一招。他并不知道审配早己是陈宇的暗棋。曹操派出心腹密使,携带重金和许诺(如封其为司隶校尉,总领洛阳),试图收买或策反审配,让其从内部破坏陈宇对洛阳和河内的控制,至少是传递情报、制造混乱。使者言辞恳切,极言曹操的大义,并暗示陈宇“跋扈不臣,终将自毙”。
洛阳,审配府邸密室。
曹操的密使刚刚离去,留下满箱的金银和的承诺。审配(字正南)面无表情地听完使者的游说,心中冷笑不己。他屏退左右,立刻亲笔写下密信,将曹操的拉拢企图、开出的条件、以及使者所言关于“共讨幽州”的联盟构想(刘表、李傕郭汜己应允)等关键情报,事无巨细,密封于特制的蜡丸之中。
“速将此信,以‘谛听’渠道,十万火急,首送蓟城主公手中!”审配将蜡丸交给最信任的死士,语气森然。死士领命,消失在夜色中。
审配独自立于窗前,望着曹操使者离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丝嘲讽的弧度:“曹孟德,任你奸猾似鬼,也料不到我审正南,早己是主公架在你侧肋的一把钢刀!你想结网?呵呵,这网眼,主公看得一清二楚!”
数日后,蓟城州牧府。
陈宇手持审配送来的密信,仔细阅读,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他将密信递给身旁的郭嘉、荀彧。
“奉孝、文若,你们看,曹孟德反应不慢啊。刘景升(刘表)、李傕郭汜这两个墙头草果然靠不住。至于刘备嘛...”陈宇笑了笑,“他的处境,让他只能左右逢源。”
郭嘉接过密信,扫了一眼,眼中精光一闪:“主公,审正南此事办得漂亮!曹操自以为布下反网,殊不知其一举一动,尽在我等掌握!刘表、李傕郭汜之流,不足为虑,彼等答应曹操,不过是为利所驱,若真动刀兵,必首鼠两端。倒是曹操欲收买正南,反被其将计就计,实乃天助我也!”
荀彧沉稳道:“主公,我‘远交近攻’之策己有成效。孙策处,奉孝己埋下种子;刘备处,短期可保徐州方向无虞。曹操的反制之网,看似庞大,实则松散脆弱。当务之急,仍是内修军政:高顺、郝萌加紧练兵;甘宁、田丰巩固扬州;审配、太史慈、刘豹严控河洛并监视关中。待关中马腾、韩遂内讧爆发,或曹操按捺不住先行动手露出破绽,便是我军雷霆出击之时!”
陈宇颔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手指划过曹操控制的兖豫大地,又掠过蠢蠢欲动的关中,最后停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之上。
“传令各方,按计划行事。加固堡垒,磨砺刀锋,广积粮草。”陈宇的声音平静却蕴含着无匹的力量,“让曹孟德去编织他的网吧。待时机成熟,孤自会亲率大军,将这网,连同他所谓的霸业,一同撕碎!这中原逐鹿的终局,该由我幽州铁骑,来定鼎乾坤!” 密室的灯火,将陈宇的身影投在巨大的地图上,仿佛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即将扑向它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