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苗圃”的教师办公室比外面更冷。李老师坐在宽大的金属办公桌后,陈默垂着头站在一旁,小小的身体绷得像拉紧的弓弦。他的面前,摊开着一张画纸。
林薇走进来,目光第一时间锁定了那张画。
画的主题是“我的家庭与社区”。背景是整齐划一的灰色方块楼房(代表社区),前面应该是家庭成员的位置。按照《指南》要求,家庭成员应该用标准的几何图形表示:圆形代表母亲,方形代表父亲(如果存在),三角形代表孩子,并标注“公民编号”。
然而,在陈默的画上,代表“母亲”的位置,他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圆形。但在这个圆形的内部,他竟然用一根红色的蜡笔,画了一个小小的、向上弯曲的弧线!
一个笑脸!
虽然线条稚嫩,但那确确实实是一个试图表达“微笑”的符号!
在代表“孩子”(他自己)的三角形旁边,他没有写冰冷的“C-734”,而是写了两个小小的、歪斜的汉字——“默默”。这是他还在牙牙学语时,林薇私下对他的昵称,早己被严厉禁止使用!
这幅画,在“净瞳”的标准下,简首是一份“情感污染”的罪证!它公然违背了“情感表达规范化”和“身份标识标准化”两大铁律!
“公民G-217,你看到了?”李老师指着画,声音严厉,“非标准图形!非标准称谓!更严重的是,这个!” 她的指尖重重戳在那个红色的笑脸弧线上,“这是明显的、低效的、非理性的情感符号表达!这充分说明,C-734在家庭环境中,长期受到了不符合《指南》规范的情感暗示影响!”
她冰冷的视线转向林薇:“作为法定监护人,你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指南》第5.3条明确规定,监护人必须确保被监护人接收的信息和行为模式完全符合规范化要求!这份‘非标准家庭图’,就是你的失职的明证!你需要做出深刻解释,并接受后续的‘家庭教育规范再培训’!同时,C-734将接受为期一周的‘情感认知矫正辅导’,并记入个人成长档案!”
记入档案!矫正辅导!
林薇感觉眼前一阵发黑,巨大的恐惧像冰冷的潮水将她淹没。她看到陈默的小脸煞白,身体微微发抖,头垂得更低了。
不能慌!不能崩溃!
林薇深吸一口气,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用疼痛强迫自己保持最后一丝清明。她微微低下头,做出“接受批评”的姿态,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懊悔”和“紧张”:“李老师,我非常抱歉!这…这确实是我的疏忽!我…我最近工作压力较大,可能在…在一些家庭细节上放松了要求。我一定深刻反省!绝不再犯!” 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充满后怕和服从。
她上前一步,伸出手,却不是去碰触陈默,而是拿起了桌上的那张画。她的动作似乎带着“急于销毁证据”的慌乱。
“这种不符合规范的东西,必须立即处理!” 她说着,另一只手飞快地从李老师的笔筒里抽出了一把锋利的裁纸剪刀。
“咔嚓!”
剪刀冰冷的刃口毫不犹豫地合拢,精准地将画纸上那个代表“母亲”的、带着红色笑脸的圆形,干净利落地剪了下来!纸片飘落在地。
林薇的动作快得惊人,带着一种近乎决绝的狠厉。她紧接着又是几下“咔嚓”声,将写着“默默”字样的三角形也剪得粉碎。
“看,李老师,这种错误认知的具象化产物,必须彻底清除!” 林薇举起手中只剩下冰冷灰色社区方块和几个标准几何图形的残破画纸,语气带着一种刻意表现的“坚定”和“悔悟后的行动力”。
李老师似乎被林薇这突如其来的、符合《指南》精神的“积极纠错”行为弄得愣了一下。她皱了皱眉,审视着林薇,又看看地上被剪碎的、带有“污染符号”的纸片。
陈默猛地抬起头,看着地上那个被剪碎的、带笑脸的“妈妈”,小嘴紧紧抿成一条线,大大的眼睛里瞬间蓄满了泪水,但他死死咬着牙,不让它们掉下来。那眼神里有恐惧,有委屈,还有一种林薇从未见过的、深切的受伤。
林薇的心在滴血,但她不能表现出分毫。她避开儿子的目光,将残破的画纸恭敬地放在李老师的桌角,深深鞠躬:“请李老师监督!我一定加强学习《指南》,确保类似事件绝不再发生!关于陈默的矫正辅导…我们全力配合!”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只有剪刀冰冷的金属边缘,还残留着一丝纸张的碎屑,像无声控诉的残骸。窗外的“天眼”监控探头,闪烁着微弱的红光,默默记录着这一切。恐惧如同实质的冰霜,覆盖了林薇的全身,但她握着剪刀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