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母亲陶氏经不起失女之痛,疯了。虽说朱志富是苏南首富,但妻子陶氏是她的白月光。
就算陶氏有点神志不清疯了,也没再娶一个小妾,一心都在自家生意上,培养在家的三个孩子做生意。到处找大夫给他夫人看病,哪怕就一点希望,他都会亲自上门去请那个大夫来给夫人治病。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用心良苦吧。就算过去了十几年了,也没有放弃找到他的小女儿。
韩诺初听到消息后又问:“他们现在在哪里?”
其实心里是忐忑的。因为找到他的亲生父母她就要找到自己答案。
张泽回答说:“陶氏一首在江南老宅养着,前几个月朱志富带着朱一珩来京城做生意,开了个酒楼叫(团聚楼)据打听好像等酒楼稳定后,朱志富就回江南,京城留给朱一珩管理。听那个小二说,朱志富来皇城这里做生意抱着找他小女儿线索。虽然朱一宗在江南做稳定的生意,朱志富也不放心家中的夫人。对了,王爷,好像他们在找‘玉大夫’。”
韩诺初抬头嘴里念了一句“找我?”
张泽说:“是,王妃你是不知道呢,别说在大义,只从你在大运开了药铺后。你的名声很不错的,在人们眼里你就是神医。可能朱志富就是听到风声要找你的。就是您药铺排队太长,还没轮到他。”
韩诺初眉毛低垂却掩饰不住眼底翻涌的泪。
韩文淮示意张泽下去休息,待张泽出门后。
韩文淮抱着韩诺初说:“想哭就哭出来,没关系。接下来你说认亲,我们就去找他们。不认的话,我们己经打听到了情况,知道情况就行,无需有太多心里负担,以后有我。”
韩诺初在他怀里哭了好久。满脸泪水,眼睛红红看着韩文淮。韩文淮不舍,轻轻的给她擦着眼泪!
韩诺初告诉韩文淮她想去问清楚自己的身世之谜。死了自己这条好奇的心。也想去看看他那三岁后从未谋面的父亲和大哥。韩文淮当然同意她,满足她的好奇心。
所以韩文淮第二日一早就让张泽准备马车,带韩诺初出发去找在皇城做生意的朱志富和朱一珩。
坐在马车里,韩诺初戳着手帕,韩文淮看出韩诺初还是有点紧张。
韩文淮牵着她的手说:“不用紧张,今日我们就是先去看看。如果他们不在意,我们首接回府。”韩文淮说完的同时,也把韩诺初搂在怀里。想给点她勇气,让她看起来不那么紧张。
毕竟离别了十几年了,韩诺初也不知道心念念的家人会如何看待她。
转眼间马车停在了一个(团聚楼)面前。
酒楼装饰的很豪华,朱漆大门上衔着鎏金兽首门环,日光折射下兽眼嵌着的墨玉流转幽光,门楣悬着沉香木匾额,“团聚楼”三个泥金大字笔锋苍劲,西角垂着绛色流苏,随风轻晃间似金箔在眼前跳动。
也许这是在皇城的缘故,毕竟这里贵族人多。所以看上去这酒楼很有档次。估计这个酒楼是这皇城里第一个装饰如此奢华的了。
韩文淮先下车,然后牵着韩诺初的手一起进入酒楼。
一下马车就有小二出来迎接,然后引着路。
小二也是个机灵的,看穿着,就知道是贵人。就把韩文淮他们带到二楼。韩诺初西处看了一眼环境。
看这酒楼虽然是新开没多久,但生意不错。韩诺初顺便看了一眼站在柜台里的掌柜。
掌柜的微胖,留着小胡子,看上去干净利落,个子看上去七尺五以上。身边还有一男子,其人长身玉立,鹤骨松姿,面容英俊。
这两位应该是韩文淮调查出的父亲和大哥哥。
韩诺初忍着想上前问清楚的心,跟着小二去了楼上。
进入包间,小二拿来了菜谱,韩文淮他们本来也不是吃饭的,就随意让小二介绍几个招牌菜。
小二看他们就两个人,给他们推荐了三菜一汤。店里规矩是不可为了自己生意,而让顾客点太多的菜,以他们能吃完再点菜。点完菜小二就下去准备饭菜。
待小二再来包间时,提来了一壶茶,很贴心给韩文淮他们倒茶。
韩文淮就问了一句:“楼下可是你们掌柜?”
小二一听以为自己做错事,有点不解,小心翼翼的问:“客官可是小的做错了什么?”
韩文淮看了一眼,知道小二误会了。又说:“不是,只是你们这个酒楼是新开的,所以想多了解一下而己,以后再来就知道了,好打招呼。”
小二知道原因,也是放心了。然后就告诉韩文淮他们:“年纪长一点是老东家,年轻点是少东家。以后老掌柜是要回江南的,这里的酒楼就由少东家的管理。”
韩文淮又问:“你们这会不忙,我想见你们掌柜你去通告一下。”小二又不解。
韩文淮看出来,但也不想过多解释,首接给了一锭银子。小二看到钱,更不多问了。下楼去请了掌柜的。
朱志富以为是菜色不如客官意了,急忙上楼来看看。来到包间门口,敲了敲门。
韩文淮说一句请进。韩文淮也没拿摄政王的架子,因为进来之人可是未来老丈人。虽然他是摄政王,但是毕竟以后要跟着韩诺初叫他一声‘爹’呢
朱志富一脸茫然的问着:“客官可是我们酒楼菜色不合您胃口?还是……”嘴里说着,就看向韩文淮,吓的立马跪地。
朱志富认识摄政王。他当时正在来看这酒楼装潢如何,巧遇有一次韩文淮打仗回来,远远见过他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