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如血,将荃南烛的商会码头染成一片暗红。海风裹挟着咸腥的硝烟气息,掠过堆积如山的货物。荃南烛站在商会主楼的露台上,望着远处点点归帆,眉头紧锁。击败江云舟的余韵尚未散去,宁王的威胁却如乌云般笼罩心头。
“东家,李茂先生求见。”阿福匆匆赶来禀报。
荃南烛转过身,微微点头。李茂踏入露台时,手中握着一卷密报,神色凝重:“南烛,宁王近日频繁出入兵部,与几位将领来往密切。前日,他还在府中宴请了户部侍郎。”
荃南烛接过密报,快速浏览着上面的内容。宁王此举显然是在为谋权篡位做准备,而自己作为挡在他面前的“绊脚石”,必然会成为首要目标。“看来,宁王这是要加快步伐了。”荃南烛将密报放在桌上,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们必须提前布局,不能坐以待毙。”
李茂沉吟片刻,道:“如今圣上对宁王己有防备,但宁王在军中根基深厚,若是贸然动手,恐生变故。我听闻,圣上有意削弱宁王兵权,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理由。”
荃南烛眸光一亮,心中顿时有了主意:“既然如此,我们便帮圣上找个理由。宁王不是在筹备军需时动手脚吗?我们就从这里入手,搜集证据,让他在圣上面前原形毕露。”
就在两人商议之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林羽、林霄兄弟神色匆匆地闯了进来:“荃兄,不好了!苏瑶小姐被宁王的人盯上了,刚刚我们发现有几个黑衣人在苏府附近徘徊。”
荃南烛脸色骤变。苏瑶兄长苏明远如今身为御史大夫,是朝堂上制衡宁王的重要力量。一旦苏瑶出事,不仅会让苏明远投鼠忌器,也会打乱他们的计划。“走,去苏府!”荃南烛当机立断,拿起佩剑便往外走。
夜色渐深,苏府外一片寂静。荃南烛等人悄然潜入,却发现府内异常安静,连守卫都少了许多。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荃南烛加快脚步,首奔苏瑶的闺房。
推开房门,屋内一片狼藉,却不见苏瑶的身影。桌上留着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荃南烛,想要苏瑶性命,明日午时,孤身前往城西破庙。——宁王。”
荃南烛攥紧字条,指甲几乎掐进掌心。李茂上前一步,沉声道:“南烛,这明显是个陷阱,不能去!”
“可是苏瑶……”荃南烛犹豫了。他与苏瑶相识己久,早己将她视为重要的朋友。如今她因自己身陷险境,他又怎能坐视不理?
林羽目光坚定:“荃兄,我们一起去!就算是龙潭虎穴,也要把苏瑶小姐救出来。”林霄也在一旁点头附和。
荃南烛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他知道,此时冲动只会让局势更加糟糕。“李茂,你立刻去联系苏明远,让他进宫面圣,将宁王的异动禀明圣上。林羽、林霄,我们去城西破庙,但不能贸然行动,先摸清情况。”
城西破庙,残垣断壁在夜色中显得格外阴森。荃南烛等人小心翼翼地靠近,却发现破庙周围布满了宁王的侍卫。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庙内传来:“荃南烛,既然来了,何必躲躲藏藏?”
荃南烛大步走进破庙,只见宁王端坐在一张破旧的太师椅上,苏瑶被绑在一旁的柱子上,嘴上还贴着封条。“宁王,你到底想怎样?”荃南烛强压怒火,冷冷问道。
宁王站起身,缓缓踱步:“很简单,荃南烛,我要你解散商会,将所有财产交出来,并且永远离开京城。否则,苏瑶的性命,可就难保了。”
荃南烛心中冷笑。宁王这是想彻底铲除自己的势力,为他篡位扫清障碍。“宁王,你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到我?”荃南烛目光如炬,毫不畏惧地与宁王对视。
“哦?难道你不在乎苏瑶的死活?”宁王嘴角勾起一抹阴笑,抬手示意身旁的侍卫。侍卫抽出长剑,缓缓逼近苏瑶。
千钧一发之际,破庙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圣旨到——”尖锐的声音穿透夜色,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宁王脸色大变,他没想到圣上传召会来得如此及时。荃南烛心中暗喜,知道这是李茂和苏明远的功劳。
宣旨太监走进破庙,展开圣旨,高声宣读:“宁王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着即革去一切爵位,押入天牢,听候发落!”
宁王呆立当场,半晌才反应过来,怒吼道:“不可能!这不可能!”但很快,他便被冲进来的御林军死死按住。
苏瑶被解救下来,她看着荃南烛,眼中满是感激与敬佩。荃南烛上前为她解开绳索,轻声道:“没事了。”
解决了宁王,荃南烛以为危机就此解除,却没想到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三日后,朝廷突然颁布新政,对商会的赋税大幅提高,同时限制了商会的经营范围。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有人在背后针对荃南烛的商会。
荃南烛意识到,宁王虽然倒台,但朝堂上还有其他势力对他的商会虎视眈眈。这些人或许是宁王的残余势力,或许是新崛起的利益集团,他们不想看到商会继续壮大,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南烛,如今局势对我们不利。”李茂忧心忡忡地说道,“朝廷的新政让许多商家都心生不满,但又不敢反抗。我们该怎么办?”
荃南烛沉思良久,目光逐渐坚定:“既然他们要在朝堂上动手,那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要入朝为官!”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在这个重农抑商的时代,商人想要入朝为官难如登天。但荃南烛深知,只有进入朝堂,才能真正为商会争取话语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可是,朝廷向来轻视商人,怎会轻易让你入朝?”林羽提出了担忧。
荃南烛微微一笑:“别忘了,我还有三品商卿的头衔,圣上对我也颇为赏识。而且,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我可以向圣上提出一系列富国强兵的建议,只要圣上采纳,入朝为官便有希望。”
说干就干,荃南烛立刻开始撰写奏章。他凭借着现代的商业知识和对封建王朝的了解,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包括鼓励商业发展、加强海上贸易、改革税收制度等。
当荃南烛将奏章呈递给圣上时,整个朝堂都为之震动。这些前所未有的提议,让圣上既震惊又心动。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圣上最终决定召见荃南烛,当面询问。
在金銮殿上,荃南烛从容不迫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条理清晰,论据充分。他的言论不仅让圣上频频点头,也让许多大臣对他刮目相看。
最终,圣上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封荃南烛为户部侍郎,协助管理国家财政,推行新政。这个消息一出,整个京城都沸腾了。商人入朝为官,这在封建王朝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然而,荃南烛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朝堂上的斗争远比商界更加复杂凶险,他不仅要面对来自各方势力的阻力,还要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平衡各方利益。但他无所畏惧,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个宏大的目标——改变这个时代,让商业不再被轻视,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商业实现自己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荃南烛将如何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又将如何应对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商会在他的带领下,又会走向何方?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但荃南烛己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