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谢府前庭,柳絮如碎玉般纷纷扬扬,青石案几上青玉盏里的碧螺春腾起袅袅白雾。谢道韫身着月白色交领襦裙,广袖上暗绣的云纹随着她倚坐湘妃竹榻的动作若隐若现。她轻摇团扇,扇面上半幅未完成的《雪霁图》墨色淋漓,“今日诗会,就以‘雪’为题。”话音落下时,眼角余光不着痕迹地扫过坐在角落的陆星鸢、夏栀与乔予安。
夏栀握着狼毫的手心沁出薄汗,目光紧盯着谢道韫身后侍女捧着的青瓷砚台。那砚台底部的莲花纹与她们在《溯华录》残页上所见分毫不差,边缘还刻着细小的梵文。这在东晋时期,正是北府军高级将领间传递密信的暗号。当第一个文人起身吟诵“盐散空中差可拟”时,谢道韫轻轻摇头:“此句虽工整,却少了灵韵。”她望向漫天柳絮,声音清越如鸣佩:“未若柳絮因风起。”
陆星鸢的笔尖在诗稿上停顿。作为历史系博士,她敏锐捕捉到谢道韫念出“柳絮”二字时的重音。迅速将每个字对应的《诗经》篇章编号排列,竟组成“戌时三刻,石头城防”的密令。更令她心惊的是,谢道韫发间银步摇摆动的节奏,与远处更漏的滴水声完美契合,这分明是在向隐藏在宾客中的北府军将领传递时辰暗号。
“夏姑娘对《左传》可有研究?”谢道韫突然开口,打断了正在作诗的宾客。夏栀慌忙起身行礼,注意到谢道韫袖口滑落的锦帕,上面绣着的寒梅枝干竟与乔予安修复的建康城防图轮廓一致。“文公三年,秦伯伐晋...”夏栀刚念出声,就见谢道韫敲击案几:“此处‘遂霸西戎’西字,姑娘如何解读?”
夏栀心领神会,回想起昨夜三人在破庙的推演:“秦伯伐晋看似争霸,实则为瓦解联盟。”她故意加重“瓦解联盟”西字,余光瞥见席间数位士族子弟微微变色。谢道韫满意点头,手中团扇轻点《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表面是咏叹征人思乡,夏栀却在笺纸上飞速记录,每句诗的尾字连起来,正是前秦军队粮草囤积的地点。
乔予安正在修复破损的诗笺,放大镜下,墨迹间若隐若现的针孔组成前秦军队的行进路线。突然,一名侍女匆匆送来密信,信封火漆印上的朱雀纹让她瞳孔骤缩,这是北府军最高级别的密令标识。然而仔细观察信笺边缘,她发现朱砂印记的扩散方向异常,用特殊药水显影后,惊觉原本的“按兵不动”竟被篡改为“即刻出击”。
诗会进行到高潮时,酒保跌跌撞撞闯入的瞬间,乔予安就锁定了他鞋底的红泥。故意打翻修复用的胶漆,她在清理时拓下鞋底纹路,发现与昨日陆星鸢跟踪的西域商人鞋底花纹完全相同。陆星鸢则趁着混乱,将从《九品中正制考》中筛选出的前秦细作名单塞进谢道韫侍女袖中。这些人表面是新晋士族,实则籍贯都与前秦间谍活动区域重叠。
夏栀注意到谢道韫收到名单后,将一枚玉佩放入青瓷花瓶。那花瓶上的缠枝纹与乔予安修复的《山居赋》军事地图暗纹如出一辙,而玉佩内侧刻着的“朔”字,正是北府军约定的紧急集合暗号。当谢道韫再次吟诵“柳絮因风”时,夏栀突然意识到,这句诗每个字对应的时辰,正是北府军调整布防的关键节点。
深夜的城郊破庙,陆星鸢铺开用柳絮沾墨绘制的敌军分布图,标记出前秦细作渗透的路线。乔予安展示着被篡改的密信:“他们想诱使北府军提前出战。”夏栀则复述着谢道韫在诗会中的所有暗语,拼凑出完整的战局分析。月光透过破庙瓦缝洒落,三人在沙盘上推演:前秦计划在明日戌时三刻,利用内应打开石头城城门。
“谢道韫早有准备。”陆星鸢指着地图上谢府的标记,“她通过诗会筛选出可用之人,那些能听懂暗语的士族子弟,此刻应该己经在布置伏兵。”乔予安握紧修复好的铜漏底部的莲花纹与谢道韫的玉佩呼应,这分明是传递情报的重要工具。夏栀望着窗外纷飞的柳絮,突然明白谢道韫为何偏爱此喻:看似柔弱的柳絮,聚在一起却能遮天蔽日,正如东晋那些被史书忽略的女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