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贬边疆太惨?反手充值豪华板房

第42章 妖法”变“新学”!王翰林豪赌国运荐小宝!

加入书架
书名:
被贬边疆太惨?反手充值豪华板房
作者:
一梦青程
本章字数:
5232
更新时间:
2025-06-06

王翰林在清泉镇的巡查,算是画上了句号。

这些时日,他腿脚都快跑细了,脑子里却塞满了前所未有的景象。

李小宝那小子,像一团滚油,泼到哪儿,哪儿就滋滋作响,变了模样。

夜深人静,王翰林府邸书房内,灯火通明。

这位铁面御史摒退了所有下人,独自枯坐案前。

面前铺着雪白的宣纸,手边是上好的徽墨。

他要给远在京城的炎国皇帝,写一封关乎凉域,关乎李小宝,也关乎他王翰林官声的奏疏。

最初,他笔下曾写下“李贼小宝,祸乱凉域,当诛!”等字眼,又被他一一划去,墨团污了数张纸。

他紧握着笔,指节泛白,每一次落笔,都像在与内心的天平搏斗。

那些弹劾的字句,曾是他引以为傲的锋芒,如今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可此刻,笔尖饱蘸浓墨,悬在纸上,竟迟迟落不下去。

脑海中闪过的,不再是李小宝的惫懒,而是清泉镇焕然一新的街面,是流民脸上那久违的活泛气儿,是田垄间那喜人的绿意。

“唉……”

王翰林长叹一声,终是落笔。

开篇,他便一反常态,并未首斥其非,反而用上了他为官数十载都罕有的赞誉之词。

他每写一个赞誉之词,脑海中浮现全是清泉镇的生机勃勃。

他眉头紧锁,这与他此行的目的南辕北辙,可事实,容不得他自欺欺人。

他写道,凉域这块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在他抵达后的短短光景,竟如枯木逢春,死水重波,呈现出民心渐安、百业待举的勃勃生机。

紧接着,王翰林详细罗列了李小宝在凉域推行的桩桩件件“新政”:

招抚流民,使其安身立命;开垦荒地,使其有粮可食;兴修水利。

写到“兴修水利”时,他笔尖微颤,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条凭空而来的河道。

‘若非亲眼所见,谁敢信?’

他心中苦笑,这小子,真乃妖孽不成?

罢了,妖孽也罢,神仙也罢,能解民困,便是功德。

还有那鼓励商贸往来,令清泉镇渐有集市雏形;

更别提那茅草学堂里传出的朗朗书声,以及那匪夷所思的瘟疫防治之法。

每写下一条,王翰林都得停下来,捻着胡须,细细回想,确保所言非虚。

写到李小宝那些近乎“妖法”的手段,王翰林更是字斟句酌。

他可不敢在奏疏里写什么“天兵天将”、“神仙下凡”,那不是等着被朝堂上那帮老学究喷死?

他笔锋一转,将这些归结为“李小宝偶得古贤遗方,其天资聪颖,善用格物之术,

在凉域开创‘新学’一脉,能以非常之法,解民生之困厄。”

写下“新学”二字时,他手腕微微一顿。

心中暗道:此等鬼神莫测之能,也只能如此解释,总不能真将那归结于神鬼之说?

他甚至大胆提议,此等“凉域新学”,若能细加钻研,或可推广至炎国他处,造福更多百姓。

这般一来,既解释了那些神异之事,又将其拔高到了“利国利民”的层面。

王翰林又浓墨重彩地描述了凉域民心对李小宝的归附。

“臣亲见,”

他写道,“李小宝虽年岁尚轻,行事不拘一格,然其深谙民心向背之至理,所推行之策,无不以安民利民为先。

故而短短时日,己令万民归心,使凉域上下气象一新。

更有百姓自发为其竖立长生牌位,日夜祈福,此等情状,非虚言也,实乃民心所向之铁证!”

回忆起那些虔诚的百姓,在简陋的长生牌位前低语祈福的场景,王翰林不由得放下笔。

他为官数十年,见过多少逢场作戏的恭维,却从未见过如此发自肺腑的拥戴。

这远比任何功绩碑都来得真切。

至于李小宝斩杀朔野将领铁木真,以及此前与饿狼部冲突之事,王翰林也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他辩称,皆因朔野蛮夷与饿狼部盗匪先行挑衅劫掠,李小宝为保境安民,才迫不得己奋起反击。

“此乃卫国守土之壮举,其情可悯,其勇可嘉。”

他强调,事后李小宝严令约束部下,未再主动滋事,可见其并非好战嗜杀之辈,而是深明大义。

写到此处,王翰林更是做出了一个连他自己都心惊肉跳的提议。

他指出凉域地理位置极为紧要,若能善加经营,不仅可为炎国西北屏障,更能成为沟通东西的商贸要冲。

他深吸一口气,笔锋陡然变得凌厉起来。

这是他此奏最核心、也最冒险的部分。

若能成,炎国西北可保百年无虞;若败,我王翰林便万劫不复!

他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这是他为国,为民,也为他自己的官声,赌上的一切。

因此,他大胆建议朝廷,不妨将凉域划为“边境农商特区”,

赋予李小宝超乎寻常的自主权力,允许其“便宜行事,大胆尝试”,看看这小子究竟能把凉域折腾成什么样,以观后效。

奏疏的末尾,王翰林恳请朝廷对李小宝在凉域立下的汗马功劳予以嘉奖,

如此既能安抚边疆军民之心,又能激励天下有才干的臣子为国尽忠。

当然,他也隐晦地提了一句,对李小宝这等“不世出”的“奇才”,当恩威并施,既要鼓励其锐意进取,也要时时敲打,使其不至恃功自傲,偏离正轨。

洋洋洒洒数千言,耗尽了王翰林的心神。

他吹干墨迹,仔仔细细审阅一遍,确认无甚疏漏,这才取出御赐的钦差大印,郑重盖下。

随后,他唤来一名最为信得过的心腹校尉,将封好的奏疏交予其手。

“此奏疏关乎国之大计,务必星夜兼程,亲手呈送兵部尚书,再由尚书转呈圣上,不得有误!”

“卑职遵命!”

校尉领命,不敢耽搁,立刻备马而去。

望着校尉远去的背影,王翰林长长吁出一口气。

他感到肩上的重担卸下了些许,却又知道,更大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他知道,这封奏疏递上去,京城朝堂之上,怕是要炸开锅了。

他王翰林,怕是也要被同僚戳脊梁骨,说他偏袒一个纨绔子弟。

可他坚信,自己所见所闻,句句属实,所言所请,皆为炎国长远计。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李小宝耳朵里。

彼时,他正躺在摇椅上,指尖着手边一个造型奇特的金属球,

那是他刚刚在系统商城兑换的【初级天气控制器(小范围,晴雨可调)】。

钱扒皮凑近,低声禀报了王翰林上奏之事。

李小宝眼皮微抬,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知道了。”他淡淡回应,目光却透过屋顶,似乎望向遥远的京城方向,眼神深邃,带着一丝玩味。

他轻抛了一下手中的金属球,又稳稳接住,低声自语道:

“京城那些老东西,终于要坐不住了。好戏,才刚开始。”

他看向钱扒皮,笑容收敛,语气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

“钱扒皮,京城来的‘风’,总会带来些多余的‘尘埃’。

那些凉域内外,蠢蠢欲动的眼线,也该是时候‘打扫’一下了。”

钱扒皮身形微颤,立刻会意,恭敬应道:“属下明白,定让凉域清净。”

李小宝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补充一句。

“另外,让杨算盘准备一下,过几日,凉域或许会需要一场恰到好处的‘及时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