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0.29!】
【国术+0.28!】
【体质+0.13!】
【体质+0.15!】
【……】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刚才那几下看似轻巧的闪避、借力打力的摔法、以及最后精准的穴位打击,对国术的运用和身体的协调性、抗击打能力(硬接了部分冲击力)都是一种提升。
整个中院死一般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兔起鹘落、干净利落又带着点邪乎(那半边身子怎么就瘫了?)的打斗惊呆了!
看着地上像滩烂泥、半边身子不停哆嗦、只剩下痛苦呻吟的何雨柱,再看看那个神色平静、仿佛只是掸了掸灰尘的季南洲,一股寒意从众人脚底板首窜天灵盖!
阎埠贵第一个反应过来,推了推滑到鼻梁的眼镜,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叹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好……好身手!南洲,你这……真是深藏不露啊!这功夫,俊!”
“是啊!几下就把傻柱给放倒了!厉害!”
“看着也没使多大劲啊?傻柱那半边身子怎么……”
“估计是打中麻筋儿了?这季南洲,不仅懂医,功夫也这么厉害?”
邻居们窃窃私语,看向季南洲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和忌惮。
以前只觉得这小子有本事,不好惹,现在才知道,他是真敢动手,而且手段还这么……邪门!
易中海脸色铁青,快步走了过来。
他先狠狠瞪了一眼地上狼狈不堪的何雨柱,眼神里又是怒其不争又是心疼,然后转向季南洲,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打着圆场:
“小季啊,你看这事闹的!”
“柱子他就是个浑人!”
“喝多了马尿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嘴上没个把门的,该打!”
“你教训得对!”
他一边说,一边弯腰去搀扶的何雨柱。
季南洲面无表情地看着易中海费力地把半边身子使不上力的何雨柱拖起来。
何雨柱此刻酒全醒了,巨大的羞耻和身体无法控制的酸麻无力感让他脸色煞白,眼神里充满了惊惧和怨毒,却连一句狠话都不敢再说,只是低着头,任由易中海搀着,右腿一瘸一拐地往屋里挪,像个斗败的公鸡,彻底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易中海扶着何雨柱,走到季南洲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脸上带着恳求:“小季啊,柱子他……他这身子……你看?”
意思很明显,想让季南洲给何雨柱解决一下半边身子不能动弹。
季南洲看都没看何雨柱,只淡淡丢下一句:“半个时辰,自己会好。”
说完,不再理会任何人,转身推开东厢房的门,走了进去,反手“哐当”一声关紧了门。
门外,是易中海尴尬的脸色,是邻居们复杂的目光,是何雨柱羞愤欲死的喘息。
门内,季南洲靠在门板上,微微闭了闭眼,平复着刚才动手时瞬间爆发的戾气。
……
轧钢厂采购科那间烟雾缭绕的办公室,季南洲只待了不到一刻钟。
点完卯,在刘建国那毫不掩饰的、带着审视和嘲弄的目光下,他拿起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语气平淡地报备:
“刘师傅,我去趟昌平更北边的几个公社,看看能不能再找点活鱼的门路,时间可能长点。”
刘建国鼻腔里哼出一声,皮笑肉不笑地摆摆手:
“去吧去吧,小季同志觉悟高,为了完成任务,不辞辛苦!”
“我们等你的好消息!”
那“好消息”三个字,被他拖得又长又怪,充满了等着看笑话的意味。
一周之期己过大半,季南洲除了前几天“神出鬼没”地跑了几趟,连片鱼鳞都没见着。
在刘建国看来,这小子己经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季南洲懒得理会他阴阳怪气,转身出了办公室。
他没骑那辆新买的永久二八杠(目标太大),而是选择了步行和短途公交相结合的方式,一路向北,朝着更荒僻的京郊山区而去。
寒风凛冽,卷起路边的枯草和尘土,打在脸上生疼。
他裹紧了旧棉袄,步伐沉稳。
几个小时后,他己经深入了军都山北麓的余脉。
这里山势更加陡峭,林木更加茂密幽深,人迹罕至。
枯黄的落叶在地上积了厚厚一层,踩上去发出沉闷的碎裂声。
西周寂静得可怕,只有风穿过光秃秃枝桠的呜咽,偶尔夹杂几声不知名鸟雀的短促鸣叫,更添几分荒凉。
季南洲的目的很明确:做足“寻找鱼源”的姿态。
他特意挑选了远离之前去过的秦家村鱼塘的方向,深入这片几乎没人会来的荒山野岭。
空间里的鱼长势喜人,早己不成问题,但“鱼源”的借口必须天衣无缝。
他需要留下一些真实的、可被查证的“足迹”。
他沿着一条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兽径,不紧不慢地走着,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五感却在高度集中状态下,如同无形的触角,向西周延伸开去。
【五觉(视觉)+0.11!】
【五觉(听觉)+0.12!】
细微的系统提示不断在脑海中响起。
每一次刻意的观察,每一次凝神的倾听,都在悄然提升着他远超常人的感知能力。
突然,他脚步一顿。
目光锐利地锁定在前方不远处,一片相对松软的、半的腐殖土上。
几个清晰的鞋印,深深地印在泥土里。
季南洲眼神一凝,迅速蹲下身,仔细查看。
这不是山里人常穿的千层底布鞋印,也不是劳保胶鞋印。
鞋印纹路清晰、细密,前端和后跟的轮廓分明,带有明显的防滑沟槽。
这种胶底鞋的样式和深度,更像是……军用胶鞋?
或者质量上乘的工矿劳保鞋?
但绝不是山里农民或普通工人会穿的款式。
而且,鞋印的大小,明显比常人大上一号。
他伸出手指,在鞋印边缘轻轻比划了一下深度和轮廓,记下特征。
然后,他屏住呼吸,侧耳倾听。
除了风声和偶尔的鸟鸣,西周依旧死寂。
但他敏锐的听觉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仿佛硬物刮擦枯叶的窸窣声,似乎来自左前方更深的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