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逃荒四九城,捡个妹妹

第92章 采购两百斤活鱼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逃荒四九城,捡个妹妹
作者:
安镜子
本章字数:
4428
更新时间:
2025-06-24

季南洲和白芊芊正围着一张磨得发亮的小方桌吃早饭。

桌上很简单:两碗冒着热气的白粥,几个猪肉白菜馒头,还有两个鸡蛋。

白芊芊一边小口喝着粥,一边吃着猪肉白菜包子,16岁的少女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乌黑的辫子垂在肩头,清亮的眼睛看着季南洲,小声说:“南洲哥,你多吃点,今天冷。”

季南洲给白芊芊剥了一个白煮蛋,放到白芊芊的碗里:“你长身体,多吃点鸡蛋。到了学校好好听课。”

二人吃完了早饭以后,季南洲裹紧衣服,跨出门槛。

白芊芊赶紧背上军绿色的帆布书包,小跑着跟上,反手轻轻带上了吱呀作响的薄木门。

一股裹挟着煤灰和隔夜霜气的寒风扑面而来,激得两人皮肤都是一紧。

季南洲昨夜里在空间尝试精神微控残留的那点疲惫感,被这凛冽一激,反而清醒了不少。

他反手落了那把黄铜小锁。

目光扫过中院,贾家的门帘掀开一条缝,贾张氏那双刻薄浑浊的眼睛正贴在上面,像阴沟里窥伺的老鼠,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算计,这次的目光在季南洲和白芊芊之间来回扫视。

季南洲只当没看见,径首推着停在墙根下的那辆擦得锃亮的永久牌二八大杠自行车。

白芊芊熟练地侧坐在后座上,双手紧紧地抱住季南洲的腰,把脸贴在他宽厚的背上,试图抵挡寒风。

“坐稳了。”

季南洲叮嘱一声,长腿一蹬,自行车链条发出轻响,载着两人稳稳地穿过垂花门,汇入了西九城清早的人流中。

身后,贾张氏那压低却足够清晰的咒骂声随风飘来:

“……吃独食的短命鬼,还带个小累赘……早晚噎死……”

寒风灌进耳朵,白芊芊抱得更紧了点,声音闷闷地从季南洲背后传来:“南洲哥,她又骂人……”

“当耳旁风就行。”

季南洲的声音很稳,带着一种抚平褶皱的力量,“她那张嘴,吐不出象牙。别往心里去。”

他微微侧头,“今天好像更冷了,你围巾裹好脸。”

“嗯。”白芊芊应着,把冻得微红的脸颊更深地埋进围巾里,感受着身前传来的可靠温暖,心里的那点不快也散了。

灰蓝色的工装汇成一条流动的河,大多人脚步匆匆,脸上带着这个年代特有的、被生活重担压出的麻木和疲惫。

空气中弥漫着劣质煤烟和食物匮乏混合的、难以言喻的气味。

自行车铃铛声偶尔响起,清脆地划破沉闷。

骑了约莫一刻钟,红星中学那巨大的铁门在望。

门楣上褪了色的红五星在灰蒙蒙的天光下显得有些黯淡。

挂着“红星中学”牌子的校门也敞开着,穿着各色棉袄的学生们正往里走。

季南洲在校门口不远处捏闸停稳。

白芊芊利落地跳下车,把书包带子扶正,小脸从围巾里露出来:“哥,我进去了。”

“嗯,去吧。

放学别乱跑,首接回家。”季南洲看着她。

“知道啦!”白芊芊摆摆手,转身汇入了学生的人流,还不忘回头又看了他一眼。

目送白芊芊的身影消失在校园里,季南洲才重新跨上自行车,脚下一蹬,车轮转动,朝着轧钢厂正门骑去。

巨大的铁门敞开着。

季南洲随着人流骑车进入厂区,机器的轰鸣声、蒸汽的嘶鸣声、金属的撞击声瞬间取代了街市的喧嚣,汇成一股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

巨大的烟囱如同沉默的巨人,向铅灰色的天空喷吐着滚滚黑烟。

他把自行车锁在车棚,快步走向厂部大楼。

走廊里弥漫着陈旧纸张、劣质烟草和淡淡机油混合的味道。

季南洲推开采购科的办公室门,一股混杂着旱烟、汗味和油墨的浑浊热气扑面而来。

七八张掉漆的办公桌挤在不算宽敞的空间里,几个早到的同事正埋头整理单据,或者对着搪瓷缸子吹气。

靠窗的位置,刘建国正翘着二郎腿,手里捏着半截烟卷,慢悠悠地吐着烟圈,一双三角眼似笑非笑地扫视着门口,显然是在等着什么。

看到季南洲进来,刘建国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脸上的横肉堆起一个极其虚假的笑容。

“哟,小季同志,挺准时啊!”

刘建国声音洪亮,带着一种刻意的热情,瞬间吸引了办公室里所有人的注意。

他掐灭了烟头,站起身,踱步到屋子中央,双手背在身后,摆出一副领导的架势。

“正好,大伙儿也都来了,有件重要的任务,需要咱们股里出把力!”

办公室里立刻安静下来,只剩下翻动纸张的窸窣声和暖气管子低沉的咕噜声。

几个同事抬起头,目光在刘建国和季南洲之间逡巡,带着几分了然和看戏的意味。

季南洲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放下那个洗得发白的帆布挎包,动作不疾不徐。

他抬起头,迎上刘建国的目光,脸上没什么表情,平静地问:“刘师傅,什么任务?”

刘建国清了清嗓子,挺了挺他那并不存在的胸膛,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官腔:

“同志们!眼下是什么年头?”

“啊?全国上下都在勒紧裤腰带,支援建设!”

“咱们轧钢厂的工人兄弟,奋战在炼钢炉前,为国家流汗出力,体力消耗巨大!”

“作为后勤保障部门,我们采购科,责无旁贷,要想尽一切办法,改善工人兄弟的伙食,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有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到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这番冠冕堂皇的开场白,听得几个老油条采购员嘴角都忍不住微微抽动。

一个叫老赵的中年采购员小声嘀咕了一句:“说得比唱得好听,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刘建国显然听到了,但他毫不在意,反而把目光牢牢锁定在季南洲身上,脸上的笑容更加“和煦”,却透着一股冰碴子似的冷意:

“所以!”

“经过科里慎重考虑,决定把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咱们股里最有冲劲、最有能力的年轻同志——季南洲同志!”

他顿了顿,刻意加重了语气,一字一顿地宣布:“任务就是,一周之内,为厂食堂,采购——两百斤活鱼!”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