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第三次重重落下,敲击声在穹顶下荡出绵长的余韵。审判长扶了扶金丝眼镜,目光扫过仍在低声议论的旁听席:"本庭重申法庭纪律!如再有喧哗,将依法强制带离!"
当庭审进入量刑辩论环节,闫子轩整理了下检察制服,声音沉稳有力:"公诉方认为,涉案学生虽实施了聚众闹事及损毁财物行为,但综合全案情节,依据《刑法》第十七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西条之规定,鉴于其一为未成年人,其二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且具有自首、积极赔偿等从轻情节,建议对涉案学生作出不负刑事责任的认定,转而采取附条件不起诉、法治教育等矫正措施。"
话音未落,孙恩己腾地从辩护席站起,西装后摆扫过椅子发出刺啦声响:"反对!辩方坚决反对!" 他抓起桌上的财物损失评估报告,"47.6 万元的首接经济损失,学校停课三日的社会影响,这岂是 ' 轻微 ' 二字可以概括?若对这些行为网开一面,司法公信力何在?"
审判长抬手示意双方落座,宣布休庭的声音落下时,旁听席此起彼伏的议论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法警维持秩序的哨声中,三位合议庭法官快步走进讨论室,厚重的橡木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老周,你怎么看?" 审判长将案卷重重搁在会议桌上,镜片后的目光带着疲惫,"舆情压力、法律适用、社会效果...... 这案子像块烫手山芋。"
周法官翻开刑法条文汇编,红色批注在 "*****罪" 条目下格外醒目:"从构成要件看,学生行为确实符合犯罪构成。但公诉方提出的 ' 情节显著轻微 ' 也有依据 —— 他们没有暴力对抗执法,事后主动赔偿,关键是主观恶性较小。"
年轻的书记员捧着最新舆情报告推门而入,电子屏上 #守护少年正义# 的词条阅读量正以每分钟十万的速度攀升。"网上民意一边倒支持学生,教育界联名信己经送到高院......" 话未说完便被打断。
"民意不能替代法律!" 王法官突然拍案而起,"如果因为舆论压力就降低入罪标准,以后是不是只要打着 ' 正义旗号 ' 就能违法?" 他调出孙恩提交的辩护词,"辩方关于司法公信力的质疑,我们必须慎重考虑。"
周法官摘下老花镜擦拭,露出布满血丝的眼睛:"可我们也不能忽视现实 —— 这些孩子大多来自普通家庭,一旦背负刑事案底,这辈子就毁了。" 他翻开少年们写的悔过书,字迹稚嫩却真诚,"再看看这些,他们本质不坏,只是用错了方式。"
会议室内陷入死寂,只有空调外机在窗外发出单调的嗡鸣。审判长凝视着墙上 "公正司法" 的鎏金大字,手指无意识着法槌的纹路:"或许我们可以折中 —— 认定犯罪成立,但基于未成年人保护原则和情节轻微,作出不负刑事责任的认定。同时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治实践......"
"这能堵住悠悠众口?" 王法官仍有疑虑。
"我们的判决不是为了迎合舆论,而是要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 审判长的声音坚定起来,"既不纵容犯罪,也不放弃挽救,这才是司法应有的温度。"
当合议庭重新步入法庭时,法槌落下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审判长的声音在肃静的法庭内回响:"本案宣判,认定犯罪成立,但基于未成年人保护原则和情节轻微,作出不负刑事责任的认定。同时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治实践。
但本合议庭始终坚信 —— 法律的天平,既能丈量是非,亦能承载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