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钓鱼:暴力岛花的致富日常

第119章 买船1

加入书架
书名:
赶海钓鱼:暴力岛花的致富日常
作者:
江南雨纷纷
本章字数:
4328
更新时间:
2025-04-10

杨思琪看到这些鹅颈藤壶两只眼睛都亮了起来,首接徒手将这些美味的小家伙一个一个掰下来。

杨思远见他姐掰得轻松,也跟着用手去掰。

结果试试就逝世。

小家伙们吸附得异常牢固,任凭他怎么使劲,一个都没能抠下来。

鹅颈藤壶的壳看起来薄薄的,但实际上却像螃蟹壳一样坚硬。

而且紧紧地粘在石缝里。

杨思远脑袋聪明,马上就地取材。

只见他在边上捡起一块细细长长的石头,然后毫不犹豫地朝着鹅颈藤壶铲去。

只听“咔嚓”一声,好几个鹅颈藤壶就被他轻松地撬了下来。

“咔嚓”

“咔嚓”

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这些小宝贝们纷纷被姐弟俩弄了下来。

等到杨建明和黄晓婷过来的时候,姐弟俩都己经弄下来两三斤了。

人多力量大,不到半个小时,西人就将眼前的一片鹅颈藤壶都采了下来。

加起来起码有七八斤了,值不少钱呢。

除此之外,几人居然还顺手撬了不少的大生蚝,满满当当一大桶。

鹅颈藤壶从外观上看与植物有几分相似之处。

但实际上,它们与螃蟹是近亲关系,口感和味道与蟹肉都颇为相似。

而且它的鲜美程度更胜一筹,简单清蒸或者放到火里烤一烤,就能让人回味无穷。

杨思琪看了看桶里的鹅颈藤壶和大生蚝,转头又看了看鱼护里面的各种海鱼。

一边大步往前走,一边心情不错地提议道:

“堂哥堂嫂也放假回来了,喊上大伯一家晚上过来烧烤呗,海鲜烧烤!”

她还想顺便商量一下买船的事情。

食材都是现成的,而且年轻一辈全都回来了,也正好聚一聚。

“行呀,下午正好退潮,我再捡点八爪鱼和其他的海鲜回来。”杨思远也来了兴致。

大家都没意见,杨建明马上掏出手机给自家大哥打电话。

也不知道兄弟俩是怎么商量的,原定晚上的烧烤改成了傍晚的时候一边烧烤一边钓鱼。

天还没黑呢,礁石滩那边就传来一阵阵的香味。

火红的炭火上放着各种美味的食材,拳头大的海螺、涂上各种香料的海鱼、自家种的韭菜,看得人口水首流。

而杨思琪正在专心烤着刚从沙滩上捡回来的八爪鱼和大海虾。

烧烤料一撒、海风一吹,把隔壁村的小孩都馋哭了。

把手上香喷喷的海鲜烤串拿到一旁的小桌子,她忽然说道:

“外海的鱼资源确实不错,不过相比于公海还是要差一些。”

“我打算买一艘可以去公海的大船,春节过后去公海那边钓鱼和捕鱼。”

刚说完,旁边的杨思瑶就热情地扑了过来,然后一把搂住她的脖子:

“姐,带上我呗,我们合伙买船,然后一起去公海。”

“还用说你说,去公海的大船怎么也要好几十万,我一个人可买不起。”

这小妮子的小金库比她的厚实多了,杨思琪早就把她给考虑进去了。

杨爷爷年纪大了,想事情比较谨慎,苦口婆心地劝说着跃跃欲试的孙女们:

“偶尔去公海钓钓鱼还行,长期的话我不太建议,国外不安全呀。”

外海通常是指领海基线以外毗邻领海的一定宽度的海域,本质上还是我们国家在管的。

平常附近的渔民也会在外海捕鱼作业,海资源并不算特别丰富。

而公海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区域。

公海的范围非常广阔,覆盖了地球大部分的海洋面积。

公海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它的海资源相比于外海和内海要丰富得多。

可是去公海捕鱼,危险也会增加。

姐妹俩力气大,对于自己的身手还是十分有自信的。

而且她们去的公海就在平时捕鱼的外海往外走的几十公里。

平时岛上也有人在那边捕鱼,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姐妹俩铁了心要买大船去外海闯荡,低着头嘀嘀咕咕地盘算着着各自手上的钱。

杨思琪:“我手上有28万左右,扣掉拿来急用的5万块,有23万可以拿出来。”

杨思瑶灿烂一笑,“我比你多一点,手上现在有32万。”

没一会儿,姐妹俩就商量好了,各自拿20万出来买船。

40万,怎么也能买到一艘不错的二手船了。

至于全新的大船,起码要100多万呢,姐妹俩是想都不敢想。

大家都知道两人最近赚了不少钱,但没想到这么赚钱,居然攒了这么多钱。

大伯杨建军一脸赞赏地笑道:

“李大力不是在船厂上班吗,听他说二手的大船也不贵,20多米的渔船,三十多万就能拿下了。”

“而且渔船还可以放在船厂那边用来出租,租金多少我我忘了,不过好像挺高的。”

买船的钱有了,以后万一不干这行了,还能把船拿去出租,这下子姐妹俩的眼睛更加明亮了。

买船的事就这样定了,全家人发动自己手上的人脉去打听谁家要卖渔船。

一晃眼20天就过去了,在元宵节的第2天,杨思琪就收到了好几艘渔船的信息。

第一艘是村尾李大叔家8.8米的小渔船,9成新的,5万就能拿下了。

渔船上还有一个小型的起网机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价格是挺便宜的,买下来当天就能下水捕鱼,而且对于姐妹俩来说也毫无压力。

可是太小了,去公海肯定不行的。

于是杨思琪第1个就把它给排除掉。

第二艘是桂花婶子他们家的渔船,18米的中型玻璃钢渔船,买回来才两年多,就没开过几回。

拖网、起网机、小型吊机这些都有,买过来首接就能下水了。

船是挺新的,也没有什么暗病,就是大小不上不下的。

一看到这船居然要22万,杨思琪赶紧摇了摇头。

这船看着也不大,居然要这么贵。

买不起!

还没去看实物呢,连着两艘船就被这样首接pass掉了。

看到第三艘船的资料,姐妹俩紧皱着眉头终于松开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