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又开始啦!
船上总共有5个房间,杨思琪姐妹俩、老爷子还有负责开船的李叔,都是单独住一个小房间。
房间不够,剩下的杨海和杨树华,两人只能住在一起了。
这段时间习惯了早睡早起,天还是灰蒙蒙的时候,杨思琪就己经早早起来了。
走出房间,抬头就看到远处海平面正在冉冉升起的火红色太阳。
视线往左边小岛的方向看过去,正好看到一小片湿漉漉的海滩。
海滩的面积不大,看样子是刚刚开始退潮。
想到己经好几天没有去赶海了,杨思琪有些心痒痒的,忍不住小声嘀咕道:
“公海这边资源丰富,退潮后肯定有好多好东西。”
话音刚落,一阵香喷喷的味道就伴随着海风传入鼻尖。
一时间,赶海什么的全被她抛之脑后了。
杨思琪寻着香味,很快来到了厨房。
厨房里白雾飘飘,仔细一看,原来是老爷子和杨海正在给大家做早餐。
船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鲜活的海鲜了。
两人就地取材,做了一大锅色香味俱全的海鲜面。
兰花蟹、文蛤、扇贝、八爪鱼、大海虾以及墨鱼片,各种海鲜放得满满当当的。
没一会儿,大家寻着味道全都来到了厨房。
甲板上,大家一人端着一碗脸大的海鲜面,吃得额头都冒汗了。
吃了早餐,6人分成了两个小分队。
姐妹俩由熟悉环境的李叔带着,一起去岛上赶海。
剩下的三人,则负责把昨天晚上放下去的渔网收回来。
李叔在岛上的情况比较熟悉,不到十分钟,就领着姐妹俩来到了一处沙滩和礁石混合的地方。
赶海啦!
这时候海水刚退下去了一小部分,露出了前面一小片细腻光滑的沙滩。
浅水区域的沙滩,基本上都是一些个头不大的沙蟹和海蟑螂。
这些小家伙不值钱,三人首接忽略掉,来到沙滩和海浪交界的地方。
踩着没过脚背的海水,杨思琪低头扫射着脚下的沙滩。
浪花退去后,露出了好几个肥美的文蛤,以及一条半死不活的沙尖鱼。
杨思琪二话不说,飞快地跑了过去。
可惜还是晚了一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条沙尖鱼重新跳入了海浪中,扬长而去。
好在剩下的文蛤不会游泳,还乖乖留在原地等她。
“哗啦”几声清脆的声音,脚边的水桶就多了好几个胖乎乎的文蛤。
杨思琪追着浪花往前走,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像扫描仪似的来回扫射。
很快,她就面带喜色地原地蹲了下来。
只见眼前是一大片粗壮的呼吸孔。
以她多年的赶海经验来看,这些都是蛏子的呼吸孔。
这些呼吸孔这么大,看来个头不小。
水桶里面的盐罐子这时候正好派上用场。
她这边刚把盐喷到洞里,一道粗壮的水柱就迎面喷来。
杨思琪灵活地躲闪开,低头就看到一只大家伙钻了出来。
还是大蛏王呢,一个就有七八两重了。
公海这边的蛏王和国内的细长型的不一样,是短短的,长得特别粗壮。
看着有些像小号的象拔蚌。
杨思琪动作非常麻利,不到几分钟,就收获了12个大蛏王。
这些蛏王每一个都沉甸甸的,加起来快有十斤了。
蛏王和普通蛏子,在价格上差了两三倍呢,财迷的杨思琪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刚往前走了两步,身后传来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
"姐,你看!"
转身就看到自家堂妹笑呵呵地举着一条脸盆还大的比目鱼。
“这大家伙被海浪卷上来了,还是活着的呢。”
“这有什么的,你看我刚挖的大蛏王。”
原本洋洋得意的杨思瑶顿时笑不出来了,觉得手上的比目鱼一点也不香了。
姐妹俩从小比到大,这时候又暗戳戳地较起劲来。
沙滩上的好东西不多,杨思琪首接往不远处的一堆礁石走去。
还没走近,就看到最外围的一块礁石上面,攀爬着好几颗脚趾头大的巨型辣螺。
刚把这几颗辣螺收入囊中,转头就看到旁边两块礁石的缝隙里居然藏着一个辣螺窝。
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看得人心潮澎湃。
这些辣螺的个头虽然比刚才的要小一点,但全都是价格更高的黄口辣螺。
杨思琪赶紧拿出一个网兜,眉开眼笑地将这些小宝贝全都装了进去。
个头太小的她没要,这一窝有三分之二都被给带走了。
杨思琪随手一提,脸上的笑容就止不住了。
这满满一网兜的黄口大辣螺,起码有二十多斤了。
来到另外一块巨石跟前,低头就看到一只正在吃早餐的大螃蟹。
“哟,这个红花蟹够肥的,起码有一斤多了。”
吃早饭的红花蟹
这家伙的伙食真不错,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条红衫鱼呢。
忽然,鱼尾轻轻摆动了一下。
没想到这鱼还活着。
也不知道是这螃蟹太笨了,还是吃得太入迷,敌人都来到面前了,这家伙还一动不动的。
手上的夹子牢牢抓住螃蟹的背部,连同那条小鱼也一起被杨思琪收入囊中。
这红衫鱼也就二两左右,原本这种级别的小鱼她是不收的。
不过这家伙己经奄奄一息了,就算放到海里,也养不活了。
还不如被她带回去,中午正好用来做杂鱼煲。
也算是物尽其用嘛。
又来到一块半人高的礁石跟前,低头就看到好几个巴掌大的野生鲍鱼。
杨思琪激动地眨了眨眼睛,确定都是真的才敢动手。
这鲍鱼肉紧紧地吸附在石壁上,她费了不少力气才将这些大宝贝一一撬下来。
这些鲍鱼一个比一个大,最小的都有七八两,最大的一个估计有一斤二两左右。
一斤以上的鲍鱼在国内己经很少见到了,没想到在公海这边都是扎堆出现的。
采完鲍鱼,她这才注意到原来旁边还有好几个比手掌还大的巨型生蚝。
带走带走,通通带走!
这还没完,走到巨石的背面,没想到还有一小片的将军帽。
不过相比于刚才的巨型鲍鱼和生蚝,这些将军帽的个头就有些小了。
挑挑拣拣,杨思琪总共也就撬走了一斤左右,剩下的都太小。
礁石附近的收获果然比沙滩好多了。
杨思琪拎着满满的收获、带着雀跃的脚步,很快就来到了不远处的另外一片礁石。
刚走近,她就看到一条身上布满斑点的鱼被搁浅在石缝里。
拿出来一看,没想到还是一条青石斑。
青石斑
这青石斑满打满算也就半斤左右,对于石斑鱼来说还是小幼苗。
见这鱼活力还行,杨思琪随手把它放回了海里。
“小家伙,把你的家长都喊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