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洗漱好,杨思琪缓缓走出船舱,来到了甲板上。
相比于昨天,今天的天气格外晴朗。
阳光明媚而柔和,特别的舒服。
海风轻拂着她的发丝和衣角,带来一丝丝凉爽的感觉,让人感到无比惬意和舒适。
杨思琪的脚步轻盈而缓慢,仿佛生怕打破这片宁静的美景。
就在这时,船头方向传来自家爷爷兴高采烈的笑声:
“哈哈哈,这金鲳鱼挺肥的呀,起码有六七斤了!”
“杨叔,我这条也不小呢!”一向低调的李叔也是笑得肆意。
杨思琪一听这话,马上转身跑着去拿了自己的钓竿。
才刚回来,她就看到李叔熟练地将一条5斤左右的金鲳鱼飞上来。
连着两条金鲳鱼被钓了上来,水下估计是有鱼群。
作为渔民出身的李叔,马上就提议道:
“下面有鱼群,用鱼钩钓效率太慢了,我看还是用拖网吧。”
“对对对,用拖网效率比较高。”
杨思琪反应很快,马上就进了驾驶舱,把中层拖网放下水里,准备将鱼群一网打尽。
渔船拉着拖网,悠哉悠哉地在附近的海域转了一圈。
果然是碰到鱼群了,拖网里面大半都是金鲳鱼,密密麻麻的,起码上千斤了。
大早上就碰到鱼群,而且还是价格不错的金鲳鱼,船上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六人麻利地将各种鱼获收拾好,小心翼翼地放到活鱼仓里面养着。
活鱼的价格,比冰冻的要高出不少呢。
估计是新船首次出海,走了大运。
没想到在这一堆金鲳鱼里面,居然还混迹着一大一小两条斗鲳。
小的3斤左右,大的起码有6斤了。
斗鲳生长速度慢,一年也才长那么半斤的肉,这么大都不知道活了多少年了。
鲳鱼也分好多种,不同种类价格相差还挺大的。
其中最贵的就是斗鲳了,这么大的野生斗鲳,价格估计和老鼠斑差不多。
几百块一斤肯定是少不了。
买了渔船后,杨思琪和杨思瑶早就靠着家里的人脉,建了一个海鲜群。
群里都是各个海鲜酒店的采购员,以及一些力雄厚的鱼贩子,甚至还有十几个爱吃海鲜的大老板。
这几天里,每次船上有收获,负责拍照的杨思瑶都会把鱼获发到群里。
渔船还没回去呢,大部分的鱼获就己经被人给定走了。
而且价格还都不便宜。
物以稀为贵,像这两条斗鲳鱼,刚发上去没几分钟,就被炒到了750块一斤。
最后被一位财大气粗的大老板,用1000块把两条老鼠斑都给买走了。
至于那一群金鲳鱼,则被一位渔贩者给定了。
今天是出海的第5天,吃了早饭,一行人就准备返航回去了。
早上的这一网就赚了好几万块,回去的时候自然不能闲着。
探鱼器检测到正前方的水域是一片沙质海底。
杨思瑶主动请缨,熟练地将底拖网放进海里,然后控制着渔船慢悠悠地朝着外海的方向移动。
在距离外海40多公里的地方,拖网被机械手臂拉出了水面。
拖网刚放到甲板上,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围了过来。
这一网的收获也不错。
螃蟹和海螺这些估计都躲起来了,全加起来都不够两筐。
反倒是海鱼的数量还挺可观的。
白蜡鱼、大的剥皮鱼、鬼头刀、黑毛、黄鸡、泥猛,每样都有好几十斤。
甚至还有两条20多斤的大章鱼。
而数量最多的沙丁鱼,足足有六七百斤。
这次出海大丰收,要不是渔船足够大,都放不下这么多的鱼获呢。
没多久,探鱼器检测到前面的海域有一片珊瑚礁。
从探鱼器中可以看到,中下层水域有不少成群的鱼儿。
很快,底拖网又换成了中层拖网。
珊瑚礁里面各种好看又好吃的石鲷鱼比较多,要是运气好,还能碰上昂贵的石斑鱼。
大家看着沉入水中的拖网,眼里都是带着期待的光芒。
渔网刚打开,颜控的杨思琪感到眼前一亮。
真鲷、小丑鱼、蝴蝶鱼、刺尾鱼、雀鲷、胡椒鲷、青衣鱼以及锈色鹦嘴鱼。
基本上全都是色彩鲜艳的漂亮珊瑚鱼,对她的眼睛十分友好。
虽然鱼获的数量虽然不及上的一半,但是这些珊瑚鱼的价格都不便宜。
身为吃货的杨思瑶,笑呵呵地留了一些小真鲷出来,打算中午拿来清蒸。
第三次同样都是中层拖网,不过收获明显不如前两次。
整张网子也就来了一条10来斤的白鮸鱼,剩下的全都是一斤以内的小香头。
几人刚把甲板上的鱼货收拾好,渔船就来到一片熟悉的水域。
而前方正是姐妹俩之前之前过来捕鱼的外海。
杨思琪站在甲板上往远处眺望。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海水随着微风轻轻荡漾,泛起一层层细小的涟漪。
阳光在这些涟漪上跳跃,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如同无数颗细碎的钻石洒落在海面上。
蔚蓝色的天空中,时不时会有成群结队的海鸥飞过。
它们的翅膀在阳光下闪耀着白色的光芒,时而高飞,时而俯冲,时而盘旋,仿佛在与大海共舞。
这些雪白的海鸥,给这片宁静的天空增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
进入了外海,拖网的收获明显比在公海的时候要差一些。
下了两次网,捕来的基本上都是香头鱼、白花鱼、花仙鱼以及加吉鱼,这些不值钱的小鱼。
杨思琪见收获不好,干脆就把鱼网收了回来,渔船加速往码头的方向飞驰而去。
夕阳无限好
当太阳缓缓地落下海平面,金色的余晖洒海面上,给西周披上了一层华丽的金纱。
就在这美丽的时刻,一艘渔船缓缓地驶进了县里的码头。
一艘艘大小不一的渔船整齐地停靠在岸边。
这些渔船刚刚结束了一天的捕鱼工作,船家们忙碌而有序地将一筐筐装满了海鲜的箩筐从船上搬下来。
从船上传出的欢笑声就能看出,大家今天的收获不错呢。
鱼船刚靠岸,就有不少提前订了鱼货的人找了过来。
随着过来买海鲜的人越来越多,船上的各种鱼获快速地在减少。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大家伙终于是把满满一船的鱼获都卖了出去。
单价最高的是杨思琪那条180多斤的黄鳍鳍金枪鱼,总共卖了2.6万。
杨老爷子那条112斤的黄鳍金枪鱼,也卖了1.2万的高价。
至于杨思瑶的那条30多斤的石斑鱼,也被严经理用8600块买走了。
出海前就己经说好了,渔船捕捞的鱼获以及三位船员钓上来的鱼,都属于渔船的收获。
而爷孙三人自己钓上来的鱼,则属于私人收获。
杨思琪靠着这条接近200斤的黄鳍金枪鱼,成为了这次出海最大的赢家。
光是钓鱼,她就赚了3万多。
剩下的两人,虽然收获不及她,但也有接近2万块的进账。
除了爷孙三人钓的鱼,剩下的全都算作渔船的收入。
一顿算下来,渔船这次的进账是21万。
去掉1万多的油费以及其他各种其他的开销,还剩下19万。
按照2%的奖金,船员以及老爷子可以拿到将近4000块的奖金。
不过这次出海收获实属不错,姐妹俩嘀咕了几句,当场就跟给每人转去了6000块的奖金。
出去5天,就赚了6000块的奖金,大家都挺高兴的。
去掉奖金,剩下的16.6万,姐妹俩每人分到了8.3万。
加上钓鱼的3万多杨思琪。这趟出海居然赚了11万。
好家伙,买船的钱都快赚回来一半了。
回到村里,各自带着两只大龙虾以及一大桶的小杂鱼,高高兴兴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