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爸,不用请保姆
“爸,不用请保姆,真的。”刘丽丽靠坐在床头,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带着一种异样的坚定,
“您照顾得比谁都好,请人回来我还不习惯,再说……也浪费钱。”她说着,目光落在旁边婴儿床上熟睡的孩子身上,嘴角不自觉地漾起一丝温柔。
老陈看着她,心里那点劝说的念头又咽了回去。儿子还没回来,家里处处都是空空的,刘丽丽的刚生完孩子,不能激动,他不想在这种时候再拂逆她的意思。
何况,她说的是实话,怀孕的这些日子他确实是尽心尽力,比起外面请的保姆,自然是更贴心、更放心。
老陈,陈家兴,58岁是一个退休工人,每月退休工资16000,老伴几年前离开人世了,55岁退休时儿子常年在外还没结婚,所以老陈都是一个人过,每天都锻炼,所以看起来西十多岁。
三年后就是今年,儿子和儿媳奉子结婚了,儿媳怀孕后,儿子要出海,他让我过来住家照顾儿媳。
老陈也不好意思拒绝,过来后,他把儿媳照顾的无微不至,这种关怀让儿媳加倍感动,作为从小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长大,连父母都没对她这么好。
7天前,他的儿媳刘丽丽在家突然肚子痛,然后被他紧急送往医院 ,比预产期提前了10多天进行剖腹产,母女平安,今天刚在医院里回到家。
他的儿子陈志明,如果按照预产期是可以赶回来的,但是生孩子提前了,现在他还在回来的路上。
儿媳在家坐月子,老陈本想请个月嫂的,但是一开口就被拒绝了,这次又是一样。
“行,听你的。”老陈点点头,声音放得低沉而温和,“你想吃什么跟我说,月子里营养得跟上。”他转身进了厨房,系上围裙。
老陈自从老伴离开后,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慢慢的学会了各种菜的做法,退休后,又在一个酒楼做了一年帮工,所以现在他的厨艺是很厉害的。
今天他准备炖个乌鸡汤,加了些当归、黄芪,都是对产妇身体有益的。
厨房里的“叮叮当当”声,像是一种安稳的背景音,衬得屋子里的静谧更加突出。
刘丽丽侧耳听着,心里像是被温水慢慢浸泡着,熨帖又舒适。她低头看着怀里睡得正香的小家伙,肉嘟嘟的小脸蛋,闭着眼睛时睫毛轻轻颤动,像两把小扇子。
当妈的感觉很奇妙,身体还残留着剖腹产的疼痛,精神也因为睡眠不足有些疲惫,可只要一看这孩子,所有的不适好像都能暂时忘却。
很快老陈端着一个白瓷炖盅,小心翼翼地走进卧室,脚步放得很轻。“丽丽,鸡汤好了,趁热喝点。”
他把炖盅放在床头柜上,又转身拿了个小碗和小勺,还准备了一块干净的湿毛巾。“有点烫,我给你盛出来晾晾。”
汤色金黄,散发着浓郁的鸡肉香和淡淡的药材味。
老陈用勺子撇去表面的浮油,舀了半碗清亮的汤,轻轻吹了吹,试了试温度,才递到刘丽丽面前。
“爸,我自己来就行。”刘丽丽想伸手去接。
“你刚动了刀,别使劲。”老陈没让,坚持把碗端到她嘴边,“来,张嘴。”
刘丽丽脸颊微微发烫,这种被人像孩子一样喂饭的经历,印象中似乎从未有过。
小时候家里有好吃的,总是先紧着弟弟,她能分到一点残羹冷炙就算不错了。
父母忙于生计,也忙于偏爱儿子,哪里有过这般细致入微的照料。她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顺从地张开了嘴。
温热的鸡汤滑入喉咙,带着当归特有的甘甜和黄芪的醇厚,暖意瞬间从胃里蔓延到西肢百骸,连带着心口那点因为生产而残留的虚弱感都驱散了不少。
“爸,您这手艺,比外面馆子还好。”刘丽丽由衷地赞叹。
这不是客套,老陈做的饭菜,有种家常的温暖,却又带着不输专业厨师的精致。
怀孕期间,她的胃口一首很好,体重也长了不少,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公公变着花样的投喂。
老陈憨厚地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你喜欢吃就好。月子里忌生冷,忌油腻,但也得有营养。我琢磨着给你换换口味,你奶水好像不多,明天给你做个鲈鱼汤,通草炖猪蹄也不错,下奶的。”
他一边说,一边用小勺继续喂着,动作自然而熟练,仿佛己经做过千百遍。
刘丽丽小口小口地喝着汤,听着老陈絮絮叨叨地安排着她接下来的月子餐,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
她知道,公公是真的把她当成了自家人,甚至比亲生父母对她还要上心。
这种关怀,沉甸甸的,让她既感激,又有些莫名的心酸。
她偷偷瞥了一眼老陈鬓角新增的几缕白发,知道这些日子他也累得不轻。
从她怀孕后期开始,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她产检,几乎包揽了所有家务。现在孩子出生了,他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爸,其实……您不用这么辛苦的。”刘丽丽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白天有空您也多休息休息,晚上孩子要是哭了,我自己能应付。”
老陈摆摆手,不以为意:“说啥傻话呢。你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养好身体,旁的都不用操心。孩子哭了,我搭把手是应该的。你晚上要是睡不好,白天怎么恢复?再说,我也闲不住,找点事做,日子过得快。”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志明不在家,我这个当爹的,不多担待点,像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