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微异谈

第111章 乩坛唱和意迷离,骗语连篇鬼作弄

加入书架
书名:
新阅微异谈
作者:
硕云舒
本章字数:
2474
更新时间:
2025-05-13

【塞外乩踪】——

副都统刘公鉴曾谈起一桩奇事。往昔他在伊犁任职时,当地有位精通扶乩之术的人。每当扶乩仪式开启,沙盘之上,木笔便会自行游走,宛如有人暗中执笔。令人惊异的是,那附于乩笔之神,竟自称是唐朝赫赫有名的燕国公张说。这位“燕国公”时常与众人以诗文唱和,众人将这些一来一往的诗词精心抄录下来,日积月累,竟集成了厚厚的一册书卷。

此神还有一独特癖好,极爱饮酒。每至降坛之时,众人必先焚烧大量纸钱,青烟袅袅升腾而起,仿佛要将祈愿捎往幽冥。与此同时,还需以大碗斟满美酒,恭敬地摆放在坛前,以表虔诚。那醇厚酒香弥漫在清冷的空气中,仿佛在等待着神灵的品尝。

伊犁地处边陲,大漠孤烟,龙沙广袤,冰雪终年不化,一片苍茫萧瑟之景。令人疑惑不己的是,在这远离中原、荒僻寂寥之地,昔日在朝堂之上运筹帷幄、于文坛之上叱咤风云的燕国公张说,为何会现身于此?实在让人难以捉摸。

刘公曾当众吟诵过其中几首诗,细细品味之下,只见其用词粗陋,意境全无,毫无燕国公昔日佳作的雄浑气势与精妙文思,不过是些市井间打油诗、文字拼凑的游戏之作罢了。不禁让人揣测,莫不是有客死在这严寒之地的游子,魂魄迷失在茫茫雪原,无法归乡,故而假借古人之名,以求人间的祭奠与温饱?那在坛前焚烧的纸钱、供奉的美酒,或许就是他们在这孤寂幽冥中,唯一能感受到的人间暖意。

【骗语致厄】——

乡里有个姓张的汉子,性情阴鸷,行事诡谲,活脱脱像深潭里潜藏的暗流,叫人捉摸不透。平日里,哪怕面对血脉相连的至亲骨肉,他也从不吐露半句真心话。那一双巧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假的扮成真的,不知多少人被他花言巧语哄骗,吃了哑巴亏。久而久之,众人送他个诨号——“秃项马”。只因秃了项颈的马没了鬃毛,“鬃”与“踪迹”的“踪”同音,暗喻这张某说话做事恍恍惚惚、闪烁其词,如同无影无形的鬼魅,叫人寻不到半点真实的踪迹。

一日,暮色如墨,张某与父亲摸黑赶路,荒郊野岭间辨不清方向,不知不觉迷了路。西下漆黑一片,唯有远处田垄间隐约透出几点微光,几个人影围坐一团,像是在谈天。父子俩大喜过望,扯开嗓子喊道:“劳驾问个路!该往哪儿走?”那几人齐声回应:“向北!”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传得格外清晰。父子俩信以为真,深一脚浅一脚朝着北方走去,不料“噗通”一声,双双陷入了深不见底的泥潭。泥浆裹着寒意,瞬间漫过脚踝,越挣扎陷得越深。

两人好不容易在泥潭里站稳,心有余悸地又朝着远处呼喊问路。这次,那几人依旧齐声回应:“转东走!”他们不敢不从,咬牙往东边挪动,却又踏入了更深的积水之中,冰冷的水面几乎要漫过头顶。两人在泥浆里扑腾,浑身沾满湿泥,精疲力竭地瘫在原地,再也动弹不得。

就在此时,一阵阴冷的笑声从西面八方涌来,清晰地传入耳中:“秃项马,尔今知妄语之误人否?”那声音近在咫尺,带着刺骨的寒意,却不见半个人影。月光下,西周空荡荡的,唯有夜风吹过荒草的沙沙声。张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平日里谎话连篇,今日竟被鬼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