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微异谈

第9章 案牍能吏官路迷,鬼设迷局幻茶轩

加入书架
书名:
新阅微异谈
作者:
硕云舒
本章字数:
3774
更新时间:
2025-07-06

【宦途梦醒】——

在河北南皮,有一位名叫令居公鋐的人物,其早年经历颇具传奇色彩。公鋐出身平凡,却在州县衙门的幕僚之位上耕耘长达二十个春秋。这二十年里,他日夜钻研各类案牍文书,对官场的各项事务了如指掌。无论是错综复杂的案件审理,还是繁琐细致的公文撰写,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正因如此,方圆百里的官员都听闻他的才名,每年前来聘请他的人络绎不绝,丰厚的聘金也让他积累了可观的财富。

随着财富日益雄厚,公鋐心中渐渐萌生出一个想法:既然自己对官场事务如此熟悉,何不干脆捐个官职,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在仕途上大展拳脚?他认为,凭借自己多年做幕僚的经验,当官就如同驾着轻车行驶在熟悉的道路上,必定一帆风顺。于是,他依照朝廷的捐官惯例,拿出积蓄,谋得了一官半职,满心欢喜地踏上了赴任之路。

然而,现实却给了公鋐一记沉重的打击。初到任上,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平日里的精明干练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变得浑浑噩噩,如同呆头呆脑的木鸡。每当公堂上原告和被告双方激烈争辩,陈述各自的理由时,他总是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完全无法掌控局面,更别提公正地断案了。不仅如此,在拜见上级官员时,他也是状况百出。进门前该如何行礼,见到上官后该如何应答,离开时又该遵循怎样的礼仪,这些原本在做幕僚时烂熟于心的规矩,此时在他脑海中却乱成了一团麻,言行举止常常颠倒错乱,令上官大为不满。

就这样,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公鋐因能力不足被弹劾,不得不黯然离职。在他解下官印,收拾行囊准备离开的那个夜晚,疲惫不堪的他沉沉睡去。睡梦中,一个蓬头垢面的人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此人向他深施一礼,缓缓说道:“如今你己罢官,我也该与你告别了。”公鋐正要开口询问,却猛地从梦中惊醒。醒来后的他,只觉心中的迷雾仿佛瞬间消散,心境豁然开朗,那些曾经困扰他的迷茫与不知所措,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然而,罢官后的公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他为官期间并无多少积蓄,如今被罢职,连回乡的路费都凑不出来。无奈之下,他只好重新操起老本行,再次做起了幕僚。令人惊讶的是,重新投身熟悉的幕僚工作后,他又恢复了往日的精明果决,处理起事务来判断迅速、条理清晰,仿佛之前那个糊涂昏聩的官员与他毫无关系。

目睹这一奇异的转变,众人不禁纷纷猜测。有人说,他在梦中见到的那个怪人,或许是他前世结下的冤家,特意前来扰乱他的官运,如今见他丢了官职,目的达成便离去了;也有人想起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认为公鋐遇到的可能就是文中所描述的“穷鬼”,这个“穷鬼”在他做官时附身作祟,让他诸事不顺,而如今“穷鬼”离去,他才得以恢复往日的聪慧。至于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公鋐自己也说不清楚,只留下这段奇异的故事,在人们的茶余饭后流传。

【幻形索命】——

清夜沉沉,万籁俱寂。裘文达公在官任詹事时,一日逢宫中轮值,寅时未到,便乘着马车向圆明园疾驰而去。西野漆黑如墨,唯有车辕上的灯笼在夜风里摇晃,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行至一处密林旁,忽见前方道旁的老柳树下灯火闪烁,似有人群聚集。

待马车靠近,眼前景象令人心惊:七八个巡夜兵丁正围着一棵老柳树,树杈上悬着个面色青紫的护军,脖颈处缠绕的麻绳深深勒进皮肉。众人七手八脚将人救下,轮番按压胸口、掐人中施救。许久,那护军喉头发出嗬嗬声响,猛地吐出一口黑水,方才悠悠转醒。

惊魂未定的护军颤抖着道出原委:他本是值夜换岗,途经此地时困倦难耐,忽见路旁亮起暖黄灯火。一座雕花木屋隐现眼前,圆窗内烛火摇曳,一位罗裙翻飞的倚窗浅笑,玉手轻招。他鬼使神差翻窗而入,不料刚一俯身,脖颈便被无形绳索套住,瞬间天旋地转……众人听后不寒而栗,深知这是缢鬼为求脱生,幻化人形设下的陷阱。只是寻常鬼魅不过借身形惑人,此鬼竟能凭空造出整座屋舍,手段着实诡异。

无独有偶,在先农坛西北、文昌阁(民间唤作高庙)以南,一片常年积水的洼地上,同样暗藏杀机。我十三西岁那年的夏日午后,正与同伴在附近玩耍,忽见不远处的青年突然神情恍惚,首首走向水潭。他脚步虚浮,仿佛被无形的手牵引,积水漫过脚踝、膝盖,首至没到胸口。众人惊呼声中,几个胆大的冲进水里将他拽出。

青年瘫坐在地,目光呆滞如木偶。良久,他才喃喃开口:“我只觉喉中似有烈火灼烧,恍惚间见岸边立着座茶肆。匾额粉白底板上,青字写着‘对瀛馆’三字。推门进去,茶香西溢……”众人望向空荡荡的水岸,唯有芦苇在风中沙沙作响。那“对瀛馆”三字,文辞雅致,笔锋苍劲,究竟是出自谁人之手?又为何会成为溺鬼勾魂的幌子?夜色渐浓,水面泛起幽蓝波光,远处文昌阁的飞檐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似藏着无尽的秘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