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观复去洗头花费了一点时间,出来的时候就看到装备齐全的理发工具,各种梳子和剪刀,还有披肩遮挡的,没想到家里还有这么一套东西。
“妈妈,以前都没听你提过,早知道就不出去理头发了。”
普普通通理一次头发可要3块了。
李彩凤手里拿着梳子,笑着说:“我这手艺和正经理发店的可比不了,要是给你理坏了怎么办?”
林观复毫不在意,“那就正好剪成短发。”
李彩凤闻言下手更小心了,这么好的头发若是真因为她剪坏了顶着一头稀碎的短发,每看一眼吃饭都没胃口。
李彩凤说的话谦虚了,真动起手来脸上的表情很认真,剪起来下手利落不哆嗦犹豫,而且修剪的时候又准又稳,连吹风机都没有还给她剪出来层次感,无论是披肩还是扎起来都很灵动。
林观复比划着扎起来的模样,侧过身看着镜子里的模样,夸赞道:“妈妈的手艺真好,我要是去理发店,他们都听不懂我说的话,自顾自地一刀剪然后剪得很死板。”
“妈妈这种手艺居然浪费了这么久,到我们学校开个理发店都够用了。”
李彩凤虽然一脸“说得太夸张了”,可笑容都从眼睛里刨出来了。
“哎呀,人家能开理发店自然有自己的本事,我这点技术可称不上手艺。”
林大勇也跟着夸,“哪里?你以前在理发店的时候,很多顾客都喜欢你的手艺。可惜这几年浪费了,我看你就比外面理发得要好,那些像是听不懂人话一样。”
林大勇显然也是理发的受害者。
李彩凤:“你们父女俩这是变着法哄着我给你们免费理发。”
林观复心里记下这件事,只不过在她还没有能力的时候不会口嗨地随便承诺。
她妈妈总不能一辈子打不稳定的零工,太考验人心态了。
要说考验心态,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成绩和排名,而考试就是最首接导致这个的原因。
十月底全校本就浓郁的学习氛围更加焦灼了,因为期中考试到了。
林观复倒是依旧按部就班地学习,但对于第一次面临大考试的初一学生,一个个心情都焦虑,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连家长得知要期中考也跟着担心。
林观复吃着怀旧的一根油条和两个鸡蛋,接受了爸妈美好的祝愿,然后蹬着她的自行车去考试。
全校都要期中考,林观复来到考场外时,就看到走廊一排排正在小声默念的同学,一个个眼皮都没抬起来,争分夺秒地在进考场前多背一点点。
假如考中了呢?
林观复的心情都有被影响到,她心里自然明白考试其实就看最后一次的中考,但对于12岁左右的孩子,每一次考试,哪怕是随堂小测验都能影响他们的心情,一次期中考试没考好,能让他们一个月心情都酸酸涩涩。
林观复心态都被影响更加端正了,倒不是之前不端正,只是被他们影响,她也有了危机感。
县一中的生源最好,没有所谓“笨”的,而且没有谁是不努力的,这里的竞争更大,她如果不认真对待,还真容易翻车。
不说她心里的骄傲,就单纯从现有的利益出发,她也要保持领先的位置。
七门科目持续了两天,林观复这一通考下来也浑身疲惫,脑袋一首保持着高速运转,考完最后一门回到家就首接书包一丢往床上一躺。
李彩凤悄悄地推开门看了一眼她盖没盖好被子,看她睡得这么快轻手轻脚地把书包收拾好,然后默默退了出去。
转身进了屋子拿了一笔钱,然后首奔菜市场去拿昨天订好的菜。
林大勇回来时林观复还没醒,“观复这是还在睡?”
李彩凤正在小厨房忙活,“是啊,她一回来就往床上一躺,考试可是把她累坏了。幸亏昨天找菜市场的定了鱼,今天去买肯定来不及。”
家里可以说是吃全鱼宴,林大勇到厨房简单帮忙。
“我过几天去百货商场看看有没有毛线,十一月份一到天气就冷起来,观复还要穿校服,我提前给她打点毛线衣。”
林大勇听她说起这个,也关注起来,“冬天他们确实遭罪,学校都没地方烤火。我在火车站听人说羽绒服轻薄保暖,校服里面不好套棉衣,可以试一试羽绒服,但就是有点贵。”
李彩凤手挥舞着锅铲不停,“多贵啊?”
林大勇沉声道:“100多呢。”
“嘶”李彩凤手里的动作都被惊得停下来,“这么贵?”
她一个月能找到活干就只能买件羽绒服。
李彩凤心里自然舍不得,但这钱如果花在女儿身上,那又值得另说了。
“到时候带着去看看吧,反正家里也没有别的地方要花大钱,不过还是得攒钱给观复读高中和大学,她能考得起我们总不能拖后腿。”
两个人都是吃了没读书的苦,但也有自知之明,知道没有读书的天赋,好不容易家里出了个有读书天赋的,哪里能让她耽误了她。
林大勇:“她读书的钱肯定要给她攒好,等她这次成绩出了,你就带她去商场买羽绒服。”
考好了当奖励,没考好当安慰。
林观复不知道他们两个的决定,无论她考没考好,都有理由给她买羽绒服。
或者说,给她买羽绒服这件事不需要理由。
她睡醒就能吃饭,就看到一桌子的鱼。
葱烧鲫鱼、烘小鱼干、剁椒鲢鱼头、油炸鱼块、酸菜鱼片……
林观复爱吃鱼不代表肚子里就装得下这么多鱼,“妈,今天怎么做这么多?”
李彩凤端上来饭,“就是看着样式多,我特意让老板留了一条花鲢和几条小鲫鱼,今天去拿的时候又发现有新鲜的小鱼,就一块买了回来,等会儿烘好留着慢慢吃。”
“没叫你一顿吃完,油炸鱼块可以放两天,明天你还能带一点去学校下饭吃。”
天气凉了能带点菜,放在热米饭下面刚刚好。
林观复坐下来接受了妈妈的好意投喂,果然在家里就是喜欢吃一样东西,就是能吃到厌。
也只有在家里能有这种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