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满疆红

第七百九十一章 宣布退位

加入书架
书名:
一将功成满疆红
作者:
黑雪居士
本章字数:
4864
更新时间:
2025-06-24

第七百九十一章 宣布退位

“特告臣民:朕践祚以来,虽未臻国富民殷,然夙夜勤政,无愧天地祖宗。今之退位,非惮于责,实为天下苍生计!望尔等体朕苦心,顺天应人,共赴和平之路。

朕退位之后,凡燕朝山川城邑、军民庶务,悉归大乾接管。望我臣民,以国是为重,勿启衅端,毋怀怨望,戮力同心,共谋康衢。朕虽释重负,然心念故国,情系黎庶,惟愿我燕朝子民,永享昇平,咸得其所。

此诏颁行天下,咸使闻知。望我臣民,铭记朕言,顺天应命,共襄和平盛举。朕身虽远庙堂,心犹祈祝苍生。

钦此! ——燕朝顺德皇帝钱元昭(御笔亲书)”

这份承载着国祚终结与万民生计的诏书,在烛火摇曳、光影凝重的太极殿内,由顺德皇帝钱元昭亲自宣读。他面容沉毅,声如金玉相击,字字铿锵,却又句句蕴藏着难以言喻的悲怆,在空旷大殿中久久回荡,令人心悸神摇。

诏音甫落,殿中诸将,尽皆面如死灰。这些曾追随顺德帝纵横疆场、立下汗马功劳的赳赳武夫,此刻却似被无形的重山压垮。他们或颓然垂首,或紧攥拳头,指节发白,眼中迸射着不甘与无力交织的火焰,昔日叱咤风云的英气荡然无存。

文臣之列,更似遭了严霜,一派萎靡。这些曾以锦绣文章、经纬之才襄赞朝政的谋士,面对倾覆之局,亦感回天乏术。他们或捻须长叹,或摇头闭目,眼底满是哀戚与绝望,那指点江山的睿智从容,早已消散无踪。

太极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唯有顺德帝宣读诏书的声音仿佛还在梁间萦绕,又仿佛已化为千斤重担,沉沉地压在每一位臣子的心头。他们明白,这不仅仅是一纸退位诏书,它宣告了一个王朝的终结,一个时代的落幕。

钱元昭清晰地念出最后一个字,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感骤然涌遍全身。千斤重担卸下,仿佛挣脱了无形的枷锁,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自由笼罩了他。

“陛下……”顾炎的声音低沉而沙哑,“臣已遣使密联江北宇文恪。彼回复,三日后将抵玉龙江,嘱臣等备舟船迎候。”

“若孟北鸣尚在……唉……”钱元昭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深深的惋惜:“顾阁老,孟北鸣是您的得意门生,何以执意归返海州,不愿归顺大乾?”

顾炎闻言,身形微晃,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白发愈显刺目。他深深叹息,语气中交织着无奈与一种奇异的释然:“哎……人各有志,不可强求。臣虽曾为其师长,引其入门,然人生歧路,终须自择。其抉择,臣……痛心疾首,然亦唯有……尊重二字。” 话至此处,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

钱元昭亦感萧索,喃喃道:“是啊,人各有志……只是……”

建州守备王孝武此刻心如乱麻,一片混沌。他一生忠耿,效死大燕,追随先帝,拥戴太子,力抗黎王僭越。岂料风云突变,顺德帝竟骤然宣告退位归降!这急转直下的局势,将他抛入了深深的茫然与挣扎。

一面是浸入骨髓的对大燕的忠诚誓言,恨不能如郑阁老般血战至最后一息,守护这片山河寸土不让;另一面,是对眼前这位宣布退位的皇帝的效忠之责——追随他归降乾朝。何去何从?那份对大燕铭心刻骨的忠义,此刻重逾千钧。

相比之下,唐鹏的心境却与钱元昭有几分相通。虽对国运式微不胜唏嘘,但卸下重负后,心底竟泛起一丝释然的期盼与隐秘的兴奋。他即将能与小乐同殿为臣,并肩驰骋,念及此处,一股难以抑制的欢欣便悄然涌动,如久旱逢甘霖,滋润着他枯寂的心田。

“陛下,臣有急报。”李舜乾神色凝重趋前,双手高奉一份文书:“黎王钱雍隆已于钱江府悍然登基,僭号‘崇德皇帝’,此乃其昭告天下之伪诏!”

钱元昭接过展开,只见蝇头小楷精工细作:?伪帝钱雍隆即位崇德伪诏:?朕,钱雍隆,谨承祖宗鸿烈,胸怀光复之志,于钱江府践祚登极,建元崇德。自朕御极,誓担再造大燕之重责,告慰列祖之灵,抚安兆民之心。值此国祚倾危、存亡绝续之秋,伪帝钱元昭,昏聩无能,卖国求荣,引寇入室,致我百年基业,尽丧其手!此獠叛国背祖,人神共愤,天地不容!朕乃天命所归,应天顺人,誓斩此逆贼,以正纲常! 朕知天下忠义之士,咸怀报国之忱,当共举义旗。凡捐资助力者,无论贵贱,裂土封侯,共享富贵!复国之路,荆棘载途,然朕志如铁石,誓与诸君,同舟共济,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祈天地神明,佑我大燕,庇我黎庶,同臻盛世!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览毕伪诏,钱元昭眉峰紧锁,目光如渊,沉吟片刻,方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稳定:“黎王此举,意在网罗人心,聚拢残部,以图复国。然其仓促称帝,恐更触乾廷之忌,令局势愈发诡谲难测。我等需慎之又慎,步步为营,以防不测风云。”

他目光转向王孝武,下令道:“王将军,朕命你即刻率部进驻建州南部,整饬防务,严防宵小趁乱作祟,祸乱地方。” 随即,他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声音陡然提高,清晰无比:“然有几句话,朕须当众言明: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愿随朕归顺大乾者,朕心甚慰;若心念故国,不甘屈膝者,亦可自行离去,朕绝不阻拦,亦无怨怼。”

“陛下啊……”太极殿内,群臣悲声四起,伏地痛哭。

钱元昭静静地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深邃而平静。他缓缓起身,走下丹墀,立于群臣之前,声音坚定有力,响彻大殿:“朕深知,尔等皆深爱脚下这片故土,甘愿为之赴汤蹈火。然朕亦要尔等知晓,真正的忠义赤诚,非仅固守一方疆土,更在于守护这疆土之上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朕今日选择归顺,正是为了让我大燕子民免受刀兵之祸,得享太平安宁。朕相信,万民定能体谅朕此一片苦心。去留之间,尔等……但凭本心抉择吧。退朝!”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