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丞相南征

第 三十一章 夜郎自大

加入书架
书名:
诸葛丞相南征
作者:
彭寅翁
本章字数:
8400
更新时间:
2025-03-09

公元225年九月。

诸葛丞相在建宁郡及永昌郡收降了当地豪强爨习、孟琰、孟尤,对他们授予官职,参与地方事务管理,建立起诸夷、汉并列发展的部局。

诸葛丞相南征分兵两路进入牂牁郡。

一路由丞相亲自率领马谡、廖化、张苞、句扶、关索等取道牂牁郡治所故且兰。

二路由王平和孟获带领蒋琬、张翼、孟琰等取道朱提郡到平夷。

东汉时期,牂牁郡下辖17县,至东汉末年未变,到蜀汉丞相南征时,丞相对区划作了调整:下辖7个县:故且兰、平夷、鄨县、毋敛、谈指、夜郎、广谈。

诸葛丞相率领大军一路向南征讨,蜿蜒曲折的道路伸向远方,两旁青山耸立,时而穿越密林,绿树成荫。在前往牂牁郡的途中,众人皆是行色匆匆,唯有丞相那沉稳的身影和坚定的步伐令人心安。

此时,丞相身边的参军马谡突然开口问道:“丞相大人,您可知这古夜郎国的来历?”马谡一脸好奇地看着诸葛亮,期待着他能解答自己心中的疑惑。

只见诸葛丞相微微抬头,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那个古老国度曾经的辉煌与沧桑。稍作思索后,丞相缓缓说道:“这古夜郎国啊……据史书记载,它乃是战国时期兴起于西南地区的一个部落联盟国家。其地域广袤,人口众多,且拥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

关于古夜郎国的来历,一首以来都充满了神秘色彩和种种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深山密林中。这个部落在其首领的带领下逐渐发展壮大,并与周边其他部落展开交流、融合。

经过漫长岁月的变迁,这个部落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他们擅长农耕、畜牧以及手工艺制作,并且拥有着精湛的冶铜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部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最终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王国——古夜郎国。

然而,对于古夜郎国具体的起源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它可能是由多个小部落联合而成;也有人推测它或许是某个古老民族迁徙至此所创建的。无论哪种观点,都无法确切地揭开古夜郎国来历的全部面纱,这使得它越发显得神秘而迷人。

“古能夜郎国应是南中地区诸夷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国家,应早于滇国。”

马谡言道。

“那又是怎么消失掉的呢?”

马谡追问。

“话说那神秘而古老的夜郎国,其灭亡历程可谓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这一切的开端,约始于战国时期楚襄王的征讨之战。楚国大军气势汹汹地兵临城下,夜郎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然而,夜郎国并未轻易屈服,他们奋起抵抗,与楚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激烈厮杀。尽管夜郎王国军民英勇无畏,但终究难敌强大的楚军,国土逐渐沦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了东汉 107 年。此时的夜郎国己然风雨飘摇,历经多年战乱和动荡,国力大不如前。

在此之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于公元前 135 年派遣唐蒙出使夜郎。这次外交行动旨在加强汉朝对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并探寻夜郎国的虚实。唐蒙凭借其过人的智慧和谋略,成功地与夜郎国王建立了联系,并带回了许多有关夜郎国的重要情报。

公元前 27 年,夜郎国内部发生剧变。夜郎王兴因种种原因与牂牁太守陈立产生矛盾冲突,最终引发战争。陈立率领汉军果断出击,一举击败夜郎军队,并将夜郎王兴斩杀于阵前。此役过后,夜郎国元气大伤,统治根基开始动摇。

公元 107 年,经过漫长的挣扎和抗争,南迁的夜郎诸夷最终决定放弃独立,举土内属,归顺中原王朝。至此,曾经辉煌一时的夜郎国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人们口中传说的一部分。″

丞相大概说了一些传说。

丞相面色凝重地与前来迎接他们前往牂牁郡的副都督张表交谈着,仔细聆听着对方所讲述的每一个细节。

早在223年,蜀汉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而归,最后在永安病逝。益州郡豪强雍闿听到刘备逝世的消息,产生叛意,杀死建宁太守正昂,捆走张裔到东吴,东吴即任命雍闿为永昌郡太守,彻底与蜀汉分裂,越嶲郡酋长高定立即响应,牂牁郡太守朱褒听道消息后,开始互相串联,不听蜀汉政令,开始暴横,放纵。

当时,丞相就派遣越嶲郡太守龚禄到南中的边界安上县作准备,派遣从事蜀郡常欣行到牂牁郡调查,欣行到了后,立即收押郡中主簿,欲查明真相,朱褒怕反叛事情暴露,乘机杀害了颀行,正式加入叛军,后龚禄亦被高定杀害。

于是丞相在225年亲征,分三路同时进发。

原来,早些时候,马忠将军率领一支精锐之师踏上了南征之路。这支队伍士气高昂、纪律严明,一路南下,首抵牂牁郡且兰县。

当时,叛匪朱褒等人纠集了众多不法之徒,占据有利地形,妄图负隅顽抗。然而,面对敌人的顽固抵抗,马忠将军毫无惧色,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只见战场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交错闪烁。马忠将军手中长枪舞动如飞,所到之处,叛匪纷纷倒地。

这场战斗异常激烈,双方都拼尽了全力。但马忠将军凭借其过人的勇武和精湛的武艺,一次次冲破敌阵,给叛军以沉重打击。经过一番艰苦鏖战,最终成功将朱褒等叛匪头目斩杀于乱军之中。

尽管叛乱己被基本平定,但仍有一小部分残余叛匪流窜至其他县城,不时发动袭扰活动。这些叛匪犹如丧家之犬,虽然势单力薄,但依然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

参军目光炯炯地盯着丞相,急切地追问道:“丞相大人,‘夜郎自大’这句俗语究竟是如何得来的呢?”他心中充满了好奇和疑惑,迫不及待地想要从丞相那里得到答案。只见丞相微微眯起眼睛,轻抚着羽扇,似乎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之中。片刻之后,丞相缓缓开口道:“这可就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一个故事啦……”

张表说道:“当初汉武帝派遣汉朝官员到了夜郎国,是滇王问汉朝的官员,‘汉孰与我大?′,意思问汉朝和夜郎国相比,谁更大,夜郎侯也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地处边境,不知道中原的情况,只知道自己国最大。”

丞相一路都在询问张表,马忠将军那边情況。

张表说:“当初朱褒反叛时,兵力不多,其他诸夷并未参加反叛,马忠将军带领南征分队2000兵力对付朱褒叛匪,只一仗就把朱褒斩杀了,其余叛匪或投降或逃散,当时平夷的妥阿哲首领也协助了马忠将军平叛,现各县暂时趋于稳定。”

丞相率领南征大军,挺进牂牁郡,一路翻山越岭,行至牂牁郡地界,前面有一延绵十余公里山岭,耸立如屏,西周天空被高山遮去一半,下临深沟绝壑,山形雄伟奇特,森林茂密。横挡大军去路。

丞相安排廖化先锋及关索将军就地安营扎寨,明日通过。

休整好了,第二日,开始翻越山岭,阳光明媚,微风拂面,但在这看似平静祥和的表象之下,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即将打响。丞相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一路向南征伐。他们士气高昂,步伐坚定,誓要平定南方叛乱,还百姓一个安宁太平的天下。

行至半途,队伍来到了险峻的山岭壑底。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是兵家必争之地。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里,丞相的军队遭遇了朱褒叛匪的残余部队。这些叛匪犹如饿狼一般,凶狠地向大军扑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袭击,大军并未慌乱。丞相指挥关索带领武当飞天军上,只见关索将军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叛匪。他的身后紧跟着一群英勇无畏的将士们,个个视死如归。一时间,喊杀声、兵器相交之声响彻云霄。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刀光剑影交错,血雨腥风弥漫。关索将军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勇猛的气势,在战场上左冲右突,所到之处,叛匪纷纷倒地。而他麾下的飞天将士们也毫不示弱,奋勇杀敌,不给叛匪丝毫喘息之机。

就这样,经过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激战,之后,叛匪战败,少量逃走。丞相的大军成功突破了叛匪的防线,继续向着目的地前进,他们顺利通过了山岭深谷地。

越过深谷,又进入高山峻岭,正值中午,烈日炎炎,将士和滇马都干渴,此时,关索的战马忽然挣脱僵绳,跑到一山凹处的乱石堆猛刨,太干渴了,突然“哗啦啦”的一声,有一股清亮的泉水从乱石中喷出,将士们很高兴,欢呼!都跑上前去饮水。

丞相也觉得神奇,他说这个就叫马刨井!

这个雄奇的山岭就取名:关索岭。

南征大军继续行进。

来到一河畔,稍事休整。

“杀啊!”

突然间,只见一阵尘土飞扬,伴随着如雷般的马蹄声和喊杀声,一支气势汹汹的队伍冲杀而出。为首之人身材魁梧,犹如一座移动的山岳,此人正是那赫赫有名的大力神“仲蛮”将军!他率领着一队精锐人马,如猛虎下山一般朝着丞相南征大军扑了过来。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强敌,丞相临危不乱,果断下令让廖化与关索两位将军率部迎敌。一时间,双方军队在河畔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战场上,刀光剑影交错闪烁,喊杀声响彻云霄。廖化挥舞着手中的长刀,每一刀都蕴含着千钧之力,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而关索则手持长枪,如蛟龙出海,枪尖所指之处血花西溅。然而,那大力神“仲蛮”也绝非等闲之辈,他力大无穷,手中的巨斧舞动起来虎虎生风,造成关索及廖化将军不小的压力。

但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最终还是我方占据了上风。廖化瞅准时机,猛地一刀砍向仲蛮的手臂,使其手中的巨斧脱手飞出。关索见状迅速挺枪刺去,正中仲蛮的胸口。随着一声惨叫,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力神轰然倒下,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战斗结束后,为了表示对这位将军的尊重,他估计是受了朱褒之前的煽动,不明真相,和这些云南郡过来的将军战斗。丞相安排将士将其遗体和蜀军死亡的士兵埋葬在了孟获屯附近的山上,并立碑纪念。从此,这座关索岭也因为埋葬了大力神“仲蛮”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路途艰险、边走边安抚一路,一边又平定残匪,丞相亲率着英勇无畏的南征大军,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路势如破竹地平定叛乱。他们穿越了茂密的丛林,翻过了险峻的高山,涉过了湍急的河流,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

每一场战斗都是生死较量,叛军们负隅顽抗,但丞相指挥若定,麾下将士们奋勇杀敌,终于将那些残余的匪徒一一剿灭。一路上,南征大军风餐露宿,饱受风霜雨雪之苦,但他们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早日完成使命,还民众以安居乐业。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征程,丞相率领的军队终于抵达了且兰城。远远望去,只见城门大开,马忠将军早己率领一队人马在城外数里之地恭迎丞相大军的到来。马忠将军英姿飒爽,精神抖擞,见到丞相后立刻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参拜。

随着丞相大军的临近,城内城外的各族民众纷纷涌来,人们手持鲜花彩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欢迎这支胜利之师的入城。孩子们欢快地奔跑嬉戏,老人们则满含热泪,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一时间,整个牂牁郡且兰县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