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滨海站的开局,也并非一帆风顺。**
老街的铺面太小,位置也偏。祁清澜坚持不靠“祁家弃女”的噱头,只低调挂出了那块从南巷带来的、饱经沧桑的招牌。开业初期,门可罗雀。偶尔有好奇的学生进来,看到简陋的环境和稍高的定价(为了覆盖顶级豆子成本),也多是观望。
更大的麻烦来自本地盘踞的“地头蛇”。几个染着黄毛、流里流气的年轻女生,自称是“街道管理协会”的,隔三差五就来骚扰,以“占道经营”、“卫生不合格”等莫须有的理由索要“管理费”,言语间充满轻佻的挑衅。
“小帅哥,生意不好做吧?交个朋友,姐姐们罩着你啊?”领头的黄毛女生故意用指尖划过吧台,眼神不怀好意地在我脸上打转。
我刚要开口,祁清澜己经从后面走了出来。她没穿围裙,只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袖口随意挽起,露出那对星辰袖扣。她没有看那些混混,径首走到我身边,自然地接过我手中的抹布,擦拭着吧台。
“几位要喝点什么?”她语气平淡,甚至没抬眼皮,“不喝的话,请别耽误我们做生意。” 她身上那股久居上位的、不怒自威的气场,瞬间压过了小混混的流气。
黄毛女生被她的气势一慑,随即恼羞成怒:“装什么装!知道这片谁说了算吗?”
祁清澜这才抬眼看她,琥珀色的眸子冷得像冰:“我不知道谁说了算,但我知道,再不走,说了算的就是警察。”她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显示着正在录音的状态。
小混混们脸色一变,骂骂咧咧地走了。祁清澜这才放下手机(其实只是录音界面,并未开启),转头对我安抚地笑了笑:“别怕。对付这种人,气势不能输。以后她们再来,你叫我。”
“你以前…常遇到这种事?”我有些心疼。
“以前?”她自嘲地勾了勾嘴角,“以前她们连靠近我的资格都没有。但现在,”她环顾我们小小的、简陋的店铺,眼神温柔而坚定,“这是我们的地盘,一寸都不能让。”
**转机,源于一次课堂作业和一场意外。**
我的导师布置了一个“本土风味咖啡创新”的课题。看着窗外的海雾,一个念头闪过脑海。我尝试将滨海特产的一种微咸海苔碾碎成粉,极其微量地加入“星辰拼配”的研磨环节,并调整了烘焙曲线,试图模拟海雾弥漫、咸湿空气包裹下的独特风味。
第一次尝试,味道诡异得像海水泡了咖啡豆。祁清澜喝了一口,脸皱成一团,却强忍着咽下去,鼓励我:“方向…很独特!再调整比例!”
实验一次次失败,垃圾桶里堆满了失败的豆子。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时,祁清澜拉着我去海边散心。那天海雾特别浓,潮湿微咸的空气包裹着我们。坐在礁石上,她递给我一杯用普通豆子冲的热咖啡。
一口热咖啡下肚,暖流驱散海雾的湿寒,咖啡的醇香与空气中微咸的气息奇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
“就是它!”我猛地跳起来,灵感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