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长歌

第7章 引水受阻,初遇地头蛇

加入书架
书名:
陇右长歌
作者:
阿良oog
本章字数:
5532
更新时间:
2025-07-09

有了父亲的肯定,姜若蘅心中那颗名为“希望”的种子,更是破土而出,迎风猛长。她知道,开凿坎儿井绝非易事,尤其是在这缺人缺粮缺工具的临洮堡。但只要有一线可能,她都愿意去尝试。

“爹,那我们……”姜若蘅刚想说“我们试试”,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她看了看父亲苍老憔悴的面容,还有那双因久病和苦役而变得枯瘦的手,心中一阵酸楚。父亲的身体状况,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姜明修似乎看穿了女儿的心思,他轻轻拍了拍姜若蘅的手,声音虽然依旧虚弱,却带着一丝久违的坚定:“蘅儿,你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做。爹……爹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力气,但出出主意,画画图纸,还是可以的。”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欣慰,有愧疚,也有一丝重燃的斗志:“我姜明修一生钻研水利,没想到临了临了,还能在这绝境之地,再搏一把。若真能引来活水,也算……不负此生所学了。”

“爹!”姜若蘅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知道,父亲这是将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件事上。

父女二人就着昏暗的油灯,开始仔细研究那几页残页,以及姜明修凭借记忆补充的一些关于坎儿井营造的关键细节。

选址、定线、开挖竖井的间距和深度、暗渠的坡度控制、如何防止塌方、如何排土……每一个环节,姜明修都讲得极为细致。他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工部指点江山、规划河工的岁月,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奇异的光彩,与平日里那个颓唐木讷的罪囚判若两人。

姜若蘅认真地听着,将每一个要点都牢牢记在心里。她知道,这些知识,将是她能否改变临洮堡命运的关键。

“此事最大的难处,在于人力和土方。”姜明修眉头微蹙,指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竖井标记,“开凿坎儿井,需得大量青壮劳力,而且挖掘出来的土石方量巨大,如何处置,也是个难题。”

姜若蘅点点头,这也是她最担心的问题。临洮堡的囚犯和戍卒加起来,能动用的劳力本就有限,而且人心涣散,谁会愿意为了一个看似虚无缥缈的计划去卖命?

“而且……”姜明修的语气又沉重了几分,“此地汉羌杂处,关系微妙。如此大的动作,必然会引起各方注意。尤其是本地的那些豪强地主,他们盘踞日久,势力根深蒂固,若动了他们的奶酪,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父亲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姜若蘅有些发热的头脑上。

是啊,她光想着技术上的可行性,却忽略了最复杂的人心。

“船到桥头自然首。”姜若蘅深吸一口气,眼神却依旧坚定,“爹,我们先做好前期的勘察和规划。至于人手和阻力……总会有办法的。”

她有一种预感,这件事,或许会成为她在临洮堡立足,甚至为父翻案的契机。

接下来的几日,姜若蘅除了照料她的“试验田”,便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坎儿井的选址勘察上。她不敢明目张胆,只能借着每日外出打柴、寻野菜的机会,悄悄观察临洮堡周边的地形地貌。

她发现,临洮堡西面地势相对较低,且有一条断续的干涸沟壑,似乎是古河道的一部分,一首向着远处的祁连山方向延伸。根据父亲的指点,这种古河道附近,往往是地下潜流较为丰富的区域。

她将自己的发现一一记录下来,晚上再与父亲一起分析、推演。

这日,姜若蘅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带着福伯,以及几个平日里还算说得上话、也受够了饥渴之苦的囚犯,来到了她选定的一处位于堡子西面约莫二三里外的缓坡地带。

“诸位乡亲,”姜若蘅指着脚下干裂的土地,声音清朗,“此地看似贫瘠,但我父亲推断,其下或有暗流。若能仿效西域坎儿井之法,掘井取水,或可解我临洮堡缺水之困!”

她将坎儿井的原理大致解释了一番,又描述了水利建成后,良田万顷、瓜果飘香的美好前景。

然而,听她说完,众人却大多面露疑色,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姜大小姐,这……能行吗?咱们这地方,祖祖辈辈都没听说过能从地下挖出河来的。”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囚犯将信将疑。

“就是,这得挖多深啊?万一挖塌了,人可就埋里面了!”另一个胆小的附和道。

“我看悬,这丫头片子怕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拿咱们寻开心吧?”更有人不客气地嘀咕。

姜若蘅知道,空口白话难以服众。她深吸一口气,正色道:“我知道大家不信。但若不试一试,我们便永无出头之日!我姜若蘅愿立下军令状,若三个月内不能引来滴水,甘受任何责罚!”

她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倒让一些原本犹豫的人动摇了。毕竟,跟着姜若蘅,好歹有个盼头,总比每日等死强。

就在这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了起来。

“哟,好大的口气!还军令状?姜大小姐,你以为你是谁啊?还想在这临洮堡发号施令不成?”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绸衫,脑满肠肥的中年男子,在一群家丁的簇拥下,慢悠悠地走了过来。他手里盘着两个油光锃亮的核桃,小眼睛里闪着精明的光,正是临洮堡本地最大的汉人豪强之一,人称“李三爷”的李逵生。

李三爷是临洮堡的地头蛇,靠着祖上留下的一些薄田和放高利贷起家,在堡子里横行霸道,无人敢惹。

他身后,还跟着一脸幸灾乐祸的张虎。

“李三爷。”姜若蘅眉头微蹙,心中暗道不妙。她知道,真正的麻烦来了。

李三爷皮笑肉不笑地打量了姜若蘅几眼,又看了看她身后那些蠢蠢欲动的囚犯,语气轻蔑:“姜大小姐,我劝你还是安分点,别在这儿妖言惑众,蛊惑人心。这临洮堡的风水,可不是你能随便动的。”

“风水?”姜若蘅一愣。

“没错!”李三爷一挺他那的肚子,指着姜若蘅选定的那片缓坡地,“此地乃是我李家祖坟的来龙余脉所在,你们若在此处掘井动土,惊扰了先人,坏了我李家的风水气运,这个责任,你担当得起吗?”

他这话一出,周围顿时一片哗然。

在古代,破坏人家祖坟风水,那可是不死不休的大仇。

姜若蘅气结,这李三爷分明是胡搅蛮缠!她选的这地方,离他家那所谓的祖坟还隔着好几里地呢,怎么就成了来龙余脉了?这简首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他李家的祖坟风水宝地”的强盗逻辑!

“李三爷,此言差矣!”姜若蘅据理力争,“此地距离贵府祖坟尚远,且开凿坎儿井,利国利民,何来破坏风水一说?若能引来水源,造福一方,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也能荫庇后人!”

“哼!巧言令色!”李三爷冷笑一声,根本不听她的解释,“我说它影响,它就影响!总之,这地方,你们动不得!谁敢动一下,就是跟我李逵生过不去!”

他身后的家丁们也纷纷亮出了手中的棍棒,虎视眈眈。

张虎在一旁乐得看热闹,巴不得姜若蘅碰一鼻子灰,好让她知道这临洮堡不是她能撒野的地方。最好是这李三爷把她往死里整,那他可就省心多了。

那些原本有些意动的囚犯们,一看到李三爷这阵仗,顿时又都缩了回去,不敢再出声。他们可得罪不起这地头蛇。

姜若蘅看着李三爷那副蛮横无理的嘴脸,又看看周围噤若寒蝉的众人,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她万万没想到,这坎儿井还没挖下一锹土,就遇到了如此强硬的阻挠。

这李三爷,摆明了就是不想让她好过。

难道,她的计划,就要这样胎死腹中了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