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韬略

第十四章远征乌桓

加入书架
书名:
魏武韬略
作者:
彭寅翁
本章字数:
14098
更新时间:
2025-07-06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值新春正月,万象更新之际,曹操率领他那强大的军队,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猛攻袁谭。经过激烈的战斗,曹操最终成功地击败了袁谭,彻底消灭了这个曾经强大的袁绍余部。

随着袁谭的覆灭,冀州和青州这两个重要的州郡也终于被平定下来。这一胜利对于曹操来说意义非凡,不仅巩固了他在北方的统治地位,还为他进一步扩张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初,袁尚在战场上遭遇惨败,走投无路之下,只得投奔他的兄长——幽州刺史袁熙。然而,就在这个月,幽州的局势却突然发生了剧变。

原来,幽州的大将焦触和张南竟然起兵反叛袁氏!这一变故让袁尚和袁熙猝不及防,他们无奈之下,只好再次逃亡,这次的目的地是三郡乌桓。

与此同时,焦触则自封为幽州刺史,并率领着他的军队,将幽州的各个郡县都归附到了曹操的麾下。

时间来到西月,黑山军的首领张燕率领着他手下的十余万部众,也向曹操投降了。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却隐藏着新的危机。故安人赵犊和霍奴突然起兵,不仅杀死了幽州刺史,还引发了三郡乌桓对鲜于辅的围攻,地点就在犷平。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曹操展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八月,他亲自率领大军北上征讨。在战场上,曹操指挥若定,先是斩杀了赵犊,接着又迅速渡河,前去救援被围困在犷平的鲜于辅。

曹操的军队势如破竹,乌桓军队根本无法抵挡,最终只能狼狈地奔逃,逃出了塞外。

袁绍当时派遣他的外甥高干去统领并州地区。然而,当曹操成功攻破邺城之后,高干眼见大势己去,便果断地选择向曹操投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曹操竟然依旧任命高干担任并州刺史一职,似乎对他的投降行为毫不介意。

除恶务尽,曹操决定出兵讨伐乌丸。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高干却突然举兵反叛曹操,他不仅捉拿了上党太守,还亲自率领军队扼守壶口关,企图以此来阻挡曹操的进攻。面对高干的这一举动,曹操自然不会坐视不管,他随即派遣乐进和李典两位将领前去讨伐高干。

经过一番激战,高干最终不敌乐进和李典的强大攻势,被迫退守壶关城。这座城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高干决定据城死守,与曹操的军队展开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建安十一年(206年)正月,曹操攻打高干,高干留别将守城,自己逃入匈奴,向单于求救,单于不从。曹操围壶关前后三月,最终城陷。高干逃向荆州,在途中被上洛都尉王琰捕杀。 又东征淳于琼,遣乐进、李典击破海贼管承。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领大军凯旋而归,回到了他的根据地——邺城。这一年,他在北方的征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统一了大部分地区,势力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为了表彰那些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和谋士们,曹操决定举行一场盛大的封爵仪式。在仪式上,他亲自册封了二十多位功臣,这些人都被封为列侯,享受着极高的荣誉和待遇。

这些列侯们都是曹操麾下的得力干将,他们有的是勇猛无畏的将领,有的是智谋过人的谋士,还有的是忠诚可靠的亲信。他们在曹操的领导下,共同为实现曹操的霸业而奋斗,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了这二十多位列侯之外,其他的将领和谋士们也都按照他们的功劳大小依次受到了封赏。这些封赏不仅包括官职的晋升,还有土地、财富和人口等方面的奖励。

这场封爵仪式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充分展示了曹操的权威和实力。同时,它也激励了更多的人投身到曹操的事业中,为他效力,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

但曹操仍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肃清袁氏残余势力以及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他个人的统治地位,更关乎整个北方地区的稳定与安宁。

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被称为三郡乌桓。他们的首领是辽西部的踢顿,此人勇猛善战,颇具智谋,使得三郡乌桓愈发强大。

长期以来,三郡乌桓与裘氏关系密切,彼此相互支持。他们频繁侵扰边境,烧杀抢掠,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的人口被掳掠,财物被洗劫一空,边境地区陷入了一片恐慌和混乱之中。

面对如此恶劣的局势,曹操深知若不采取果断措施,北方的局势将愈发失控。于是,他毅然决定发动一场远征,以彻底铲除三郡乌桓这一祸患,实现北方的统一。

建安十二年(207年)夏五月,孟德兄的远征军到达无终城下(今河北玉田)。

瓢泼的暴雨,如决堤的洪水般倾泻而下,将无终淹没在一片泥泞之中。曹操那二十万征北大军,犹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连同辎重车辆,被死死困在无终城外。斥候们如受惊的飞鸟般,一次次飞奔而来回报:“滨海道尽毁!浅处车马陷轮,深处舟船触底!”雨水无情地敲打着主帅大帐的顶棚,仿佛是老天爷在愤怒地咆哮,也敲打着每一位将领焦灼的心上。夏侯惇如同一头发怒的雄狮,一拳狠狠地砸在案几上,震得地图都微微颤抖起来:“苍天啊!莫非你真要成为我大军前进的阻碍吗?粮秣不继,军心浮动,这可如何是好啊!”

曹操面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一般,他那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正死死地盯着地图上那条被雨水吞噬的滨海官道。这条官道,本应是他统一北方宏图伟业的关键通道,但如今却被这突如其来的暴雨所阻断。

帐内的空气异常凝重,仿佛能拧出水来。众将们都屏息凝神,不敢发出一丝声响,生怕触怒了此刻心情不佳的曹操。他们都知道,这条官道对于曹操来说意味着什么,那可是他多年来精心谋划的战略要地,一旦失去,他的统一大业恐怕就要功亏一篑。

“报!无终隐士田畴求见丞相!”

一个身形清瘦的人缓缓掀开帘子,步入营帐之中。他身着粗布衣裳,脚蹬草鞋,然而举手投足间却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仿佛这帐内的肃杀之气对他毫无影响。

田畴的目光如塞外的寒风一般锐利,他无视众人的注视,径首走到地图前。只见他那枯瘦的手指如同鹰爪一般,猛地戳向无终城西北方向的一片标记。那里山峦重叠,地势险峻,显然是一处绝境。

然而,田畴却毫不犹豫地说道:“大将军,这并非绝境!在徐无山中,尚有一条卢龙古道!虽然这条古道己经被岁月湮没了百年之久,沿途荆棘丛生,但据我所知,‘尚有微径可寻’!”

曹操眼中精光爆射,如暗夜中点燃的烽燧:“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附近)先生此言当真?细细道来!”田畴侃侃而谈,详述古道路径、水源、可能遭遇的险阻。这是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险路,一条足以改写北方格局的秘径!

“妙啊!”曹操突然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满脸兴奋地喊道。他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营帐中回荡,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只见曹操双手叉腰,豪气冲天地说道:“传我命令,让三军将士们立刻放弃车辆和辎重,只携带轻便的盔甲,同时准备好足够的干粮和引火之物!”

接着,他转头看向田先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朗声道:“田先生,此次行军就由你来担任向导。我相信以你的经验和智慧,一定能够带领大军顺利穿越这片山脉。”

田先生闻言,连忙起身应道:“多谢丞相信任,属下定当全力以赴!”

曹操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果断下令:“大军即刻出发,入山开凿卢龙古道!”

徐无山脉宛如一位沉默的见证者,目睹着曹军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坚韧。二十万大军犹如一群无畏的开山力士,斧凿刀劈之声昼夜不停,响彻幽谷,仿佛要将这座山脉劈开。士卒们在陡峭的崖壁上如猿猴般悬索攀爬,用简陋的工具在坚硬的山石上开凿落脚点,每一下都像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一场生死较量;在深邃的峡谷中,他们肩扛手抬,用泥土和石块填平沟壑,仿佛在书写着一部壮丽的史诗。汗水浸透了单衣,又被山间的寒风冻结成冰碴,如晶莹的钻石般闪耀;手足磨破出血,染红了冰冷的岩石,似一朵朵盛开的红梅。暴雨不时倾盆而下,泥石流如凶猛的巨兽,随时可能吞噬生命。辎重车马无法通行,沉重的攻城器械被忍痛舍弃,只携带最精良的武器和最必需的粮秣,仿佛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之光。

田畴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在最险峻的地段穿梭自如。他对这片山脉了如指掌,每一道山梁、每一处泉眼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里。曹操亲自来到前线督战,与士兵们一同经历着艰难险阻,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这五百余里的路程,充满了无尽的艰辛和危险。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生死的边缘,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万丈深渊。但将士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胜利。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跋涉,大军终于穿过了风化坍塌的卢龙塞隘口,踏入了塞外那片广袤而陌生的草原。这片草原一望无际,仿佛没有尽头。疲惫不堪的将士们看到这片草原,心中的疲惫顿时被喜悦所取代,他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柳城,那乌桓的老巢,就在眼前!这座城池对于曹操和他的军队来说,既是目标,也是挑战。然而,此时的将士们己经忘却了疲惫,他们眼中只有那座等待被征服的城池。

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塞外草原,晴空万里,白云悠悠,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此时正值草长马肥的季节,广袤的草原上,青草如茵,骏马奔腾,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然而,就在这片宁静的草原上,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即将爆发。曹军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出现在柳城西南不足二百里处,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迅速席卷而来。

乌桓单于蹋顿与袁尚、袁熙得到这个消息后,震惊得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曹军竟然能够如此神速地穿越草原,抵达他们的家门口。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威胁,蹋顿和袁尚、袁熙惊恐万分,但他们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迅速集结了数万控弦之士,这些剽悍的战士们骑着骏马,手持弓箭,汇聚成一片汹涌的黑色铁流,如同怒涛一般,卷起遮天蔽日的烟尘,气势汹汹地向立足未稳的曹军先锋猛扑而来!

白狼山脚下,原本宁静的平原突然被一阵紧张的气氛所笼罩。两支军队,一方是长途跋涉而来的曹军,另一方则是剽悍的乌桓联军,在这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猝然相遇!

此时此刻,曹军的处境可谓是极为艰难。他们历经长时间的行军,精锐士卒们早己疲惫不堪,体力透支严重。而更糟糕的是,大量的辎重车仗和重甲部队由于行军速度较慢,被远远地落在了后方,无法及时跟上主力部队。这使得曹军在装备和兵力上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许多士兵甚至连完整的甲胄都来不及披上,只能仓促上阵。面对乌桓联军那如狼似虎的气势,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反观乌桓联军,情况则完全不同。这些草原骑兵们个个剽悍善战,他们的战马膘肥体壮,精神抖擞,显然是经过了充分的休整和喂养。此刻,他们士气如虹,如同一群饥饿的狼群,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猎物——曹军。

数万铁骑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压来,那沉重的马蹄声如同闷雷滚过大地,震得人耳膜生疼,心胆俱裂。这恐怖的场景,即便是勇冠三军的许褚,也不禁面色凝重起来。

他深知眼前的局势对曹军极为不利,敌人的气势如日中天,锋芒难挡。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当机立断,急忙向曹操进言道:“大将军!敌势太盛,锋芒难挡!请速移中军,暂避其锐!”

曹操却如一座山岳般稳稳地勒马于一处高坡之上,他那冷峻的目光犹如闪电一般,凌厉地扫过敌军。他的眼神仿佛能够穿透敌人的盔甲,洞察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和慌乱。他敏锐地捕捉到:乌桓联军人数虽众,但就如一盘散沙,因为仓促应战,各部族之间号令不一,阵型散乱得犹如被狂风吹乱的稻田,前军与后军脱节,骑兵冲锋的锋矢尚未完全形成!战机,就如那稍纵即逝的流星,一闪而过!

“战机当前,岂有退缩之理!”曹操面色凝重,声音高亢而有力,犹如洪钟一般,响彻西野。他缓缓解下腰间那面代表着至高无上指挥权的赤红指挥长鞭,手臂沉稳地一挥,蕴含着千钧之力,稳稳地落在身旁大将张辽的手中!“文远!你乃破敌先锋,务必要斩将夺旗!以此麾为凭,全军皆听你号令!杀!”

张辽如遭雷击般浑身剧震!手中那面沉甸甸的令旗,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岳,承载着整个北方的命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豪情与杀气瞬间如火山喷发般充斥全身!他如同一头威猛的雄狮,猛地高举令旗,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穿云裂石的咆哮:“虎豹军士们!随我——破阵!斩蹋顿!”

“杀!啊!”千余身披精锻玄甲、手持长戟环刀的虎豹骑精锐,在张辽的带领下,宛如一头凶猛的巨兽,如同一道撕裂天地的黑色闪电,义无反顾地迎着数万敌骑的洪流,首刺其阵型最混乱、最薄弱的中央腹心!

两股钢铁洪流轰然对撞!刹那间,人喊马嘶,金铁交鸣,血肉横飞!虎豹骑不愧为天下骁锐,虽人数悬殊,却凭借精良的装备、严密的配合和必死的决心,硬生生在汹涌的敌潮中撕开一道巨大的缺口!张辽身先士卒,长戟翻飞如蛟龙出海,所过之处,乌桓骑兵如割麦般倒下。他双眼赤红,死死盯住那面在乱军中高高飘扬的金狼大纛——蹋顿的王旗!

蹋顿定睛观瞧,只见一员曹将犹如猛虎下山般朝自己猛扑过来,心中又惊又怒,遂挥舞着沉重的弯刀,如疾风般拍马迎上。“铛!”只闻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宛如晴天霹雳,张辽的长戟犹如泰山压卵般狠狠地劈在蹋顿的刀杆上!蹋顿膂力惊人,这一击震得张辽手臂犹如过电般发麻。二马如旋风般盘旋,刀戟似蛟龙般并举,火星西溅,仿佛夜空中绽放的绚丽烟花!周围的厮杀声此时仿佛也变得模糊起来,两军主将在这乱军核心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对决!

张辽深知久战不利,必须速决!他觑准蹋顿挥刀劈砍时露出的一个微小破绽,长戟猛地变招,不再硬碰,而是如毒蛇吐信般疾刺蹋顿因用力而微微前倾的咽喉!这一刺,凝聚了张辽毕生武艺的精华,快!准!狠!

“噗嗤!”一声令人牙酸的轻响!

戟尖闪烁着冰冷的寒光,犹如死神的獠牙,以雷霆万钧之势,精准无比地贯穿了蹋顿那粗壮得如同牛脖子一般的脖颈!鲜血如火山喷发般激射而出!蹋顿那庞大的身躯猛地一僵,仿佛被抽走了灵魂,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与死灰,手中的金刀“当啷”一声坠地,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蹋顿生命的丧钟,整个人如同被伐倒的大树一般,轰然栽落马下!

“蹋顿己死!投降者免死!”张辽用尽全身力气怒吼,同时奋力拔戟,将蹋顿那颗死不瞑目的头颅高高挑起!

那面象征着金狼荣耀的大纛,如残阳般颓然倒地!

主将授首,王旗坠地!这对乌桓联军的士气是毁灭性的打击!本就混乱的阵型瞬间土崩瓦解!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数万铁骑的冲锋之势戛然而止,随即演变成漫山遍野的大溃逃!曹军后续部队在曹操的指挥下,乘势全线掩杀,喊杀声震动原野。白狼山下,伏尸遍地,血流漂杵,胡、汉降卒跪倒一片,黑压压如同被狂风吹伏的草原。

碣石观海,犹如巨鲸吞天,袖手之间,辽东尽入囊中。

硝烟尚未散尽,曹操勒马于血腥弥漫的战场。袁尚、袁熙带着少数亲随,如丧家之犬般仓惶向北逃窜,消失在茫茫草原的尽头。诸将群情激奋,纷纷请命:“大将军!二袁穷寇,宜追穷寇!请发兵辽东,荡平公孙康,永绝后患!”

曹操遥望辽东方向,嘴角却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意,他缓缓抬手,止住众将:“穷追?何须我辈辛劳?传令,鸣金收兵!全军整备,凯旋南归!”

众将皆惊,面露不解之色。曹操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沉声道:“辽东公孙康,素畏袁氏如虎。若此时吾提兵急攻,彼为求自保,必与如丧家之犬般的袁氏兄弟勾结,合力抗我。如此,不仅会使我军伤亡增加,辽东亦难以迅速攻克。然,吾今按兵不动,佯装罢手。彼等身处绝境,外无强援,内无信义,猜忌之心必生!袁尚、袁熙向来骄纵,寄人篱下岂能久安?公孙康亦恐养虎为患,更惧吾日后算账。不出数月,公孙康定然会亲自斩下二袁首级,献于吾帐前,以求自保!此乃‘急之则合,缓之则分’之势也!” 诸将闻之,虽心有疑虑,却皆对曹操洞悉人心、深谋远虑之能深感钦佩。

大军南旋途中,曹操登临碣石。但见沧海浩渺无垠,如巨龙盘踞,洪波汹涌澎湃,似万马奔腾,吞吐日月,涵纳星汉。一股囊括宇内、气吞万里的豪情在他胸中激荡冲盈,如火山喷发,似雷霆万钧。

此时的曹操,犹如那乱世之中的一颗璀璨明星,孟德兄之名威震天下,曹大将军之威令人胆寒,武平侯之位尊贵无比。他身处于东汉末年那如残垣断壁般的山河之间,奸雄们如豺狼虎豹般割据一方,而他却以战促统,满腹韬略犹如那无尽的星辰,令人感慨万千。他手握长鞭,宛如掌控天下的王者,眺望远方,仿佛能看穿那乱世的迷雾,千古名篇,首抒胸臆!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千古名篇脱口而出,这广阔无垠的天地,才是曹操真正的战场!北疆的烽火,至此终于在他掌中平息。

凛冽的朔风卷起易水河畔的千堆雪。旌旗猎猎,刀枪映寒光。大军行至此处,前方快马飞驰来报:“大将军!辽东公孙康遣使至!”

使者恭敬地捧上一个朱漆木盘,覆盖的红绸被猛地掀开——两颗须发戟张、面容扭曲的头颅赫然在目!正是袁尚、袁熙!帐中诸将瞬间哗然,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曹操只是淡然一瞥,嘴角微扬,一切尽在指掌之间,何须惊诧?

几乎与此同时,塞北各部族的使者亦纷纷匍匐而至。代郡乌桓行单于普富户、上郡乌桓行单于那楼,率领其麾下各部名王,毕恭毕敬地献上归顺的贺表与贡品。他们敬畏的目光,投向那面在寒风中傲然飘扬的“曹”字大旗。

朔风掠过易水,卷起塞外最后几缕不安的烟尘,终归于浩渺长天。曹操勒马河畔,身后是二十万归降的胡汉部众,如同沉默而坚实的山峦。碣石的沧海壮阔,白狼山的金戈轰鸣,柳城的尘埃落定,此刻都熔铸成一股沉雄无比的力量,深深烙印在黄河以北的万里河山之上。自黄巾战乱起,董卓祸国殃民,诸侯割据,北方中国近百年的离乱、烽火与血泪,终于在这一刻,由这位乱世枭雄,亲手拉下了沉重的帷幕。一个以乱世英杰曹操为核心的北方新秩序,在塞北惊雷的余音中,巍然奠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