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滨海工程学报》悄然刊登了一篇署名“S.H.”的论文——《从<水经注看古代流体控制模型的现代映射》。
起初,它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毕竟这本期刊并非核心刊物,投稿者也选择了匿名发表,甚至连单位信息都为空白。
然而,当几位研究流体力学和水利工程方向的年轻学者偶然点开这篇论文,细细品读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被其中严密的逻辑结构、详实的数据支撑以及独特的学术视角所震撼。
有人在朋友圈写道:“如果这不是哪位老教授退休后的封笔之作,那这个‘S.H.’就真的值得我们重新认识。”
而真正第一个察觉到异常的是陈昊。
这位青年工程师刚从德国留学归来,在国内一家重点实验室从事高精度水流模拟系统的研究。
他习惯性地在每天早晨浏览最新一期的各类工程类期刊,只为第一时间掌握前沿动态。
但当他点开这篇来自冷门期刊的文章时,原本随意翻动的手指突然停住。
标题看起来平平无奇,可一旦深入阅读,就能感受到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与对古籍文献的精准解读。
尤其是文中提出的几个古代水利设施的流体控制模型,竟然能够用现代数学语言进行建模,并且推导出比现行设计更优的解决方案!
“这不可能是普通研究生写的。”陈昊喃喃自语,眉头紧锁。
他立即下载全文,并转发给了自己团队的核心成员,附上一句话:“这篇论文可能藏着一个我们从未想到的方向。”
与此同时,在《滨海工程学报》编辑部,责任编辑沈雨桐也注意到了这篇特殊的论文。
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期刊编辑,她见过太多拼凑式投稿、套话堆砌的“灌水文”,但“S.H.”这篇不同——格式严谨,图表规范,参考文献来源广泛,甚至在投稿流程中还使用了多重加密手段,包括虚拟邮箱、匿名IP、区块链认证……这些操作简首像是刻意隐藏身份。
“这个人,要么非常专业,要么非常警惕。”沈雨桐心中升起一丝好奇。
她尝试通过投稿平台留言联系作者:“您好,我是《滨海工程学报》的责任编辑,贵文己正式刊登,不知是否愿意接受一次简短采访?关于您的研究背景、灵感来源等,读者都很感兴趣。”
但她没有收到任何回复。
与此同时,在论坛“流体力学研究圈”上,陈昊发布了一个帖子:
【重磅发现】一篇匿名论文,或揭示古代科学体系新维度
内容详细摘录了该文中的几个关键模型,并提出一个大胆设想:“我们是否忽略了一个事实?古代中国早己建立起一套高度系统化的流体控制模型,只是被历史尘埃掩盖?”
短短几个小时内,这篇帖子迅速引发讨论,十几位相关领域的年轻学者纷纷跟帖,表达震惊与兴趣。
有人开始试图分析“S.H.”的身份,却发现所有线索都被切断,连投稿记录都被自动清除。
而在这一切发生的同时,孙衡正坐在家中,打开电脑查看邮箱。
收件箱里静静躺着几条未读消息:一封来自《滨海工程学报》的编辑留言,两条来自论坛用户的私信询问,还有三份被转载的讨论截图。
他目光平静,手指却微微收紧。
他知道这篇论文会掀起波澜,但他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果然,这个世界从不缺少有眼光的人。”他低声说道。
孙衡没有点击任何链接,也没有回复任何信息。
他只是轻轻按下删除键,将所有邮件和通知彻底清空,随后调出一份加密文档,小心翼翼地存入离线硬盘。
这是他备份的唯一副本。
他合上电脑,抬头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
城市灯火初上,街道依旧喧嚣,但在他心底,某种微妙的紧张感正在缓缓升起。
而他,必须比风更快。
孙衡坐在昏黄灯光下的书桌前,电脑屏幕幽幽泛着蓝光。
邮箱里静静躺着几条未读消息:一封来自《滨海工程学报》的编辑留言,两条来自论坛用户的私信询问,还有三份被转载的讨论截图。
孙衡没有点击任何链接,也没有回复任何信息。
他只是轻轻按下删除键,将所有邮件和通知彻底清空,随后调出一份加密文档,小心翼翼地存入离线硬盘。
这是他备份的唯一副本。
与此同时,在图书馆管理员办公室内,赵启明正坐在办公桌后,翻阅着吴浩然刚刚发来的调查报告。
报告中详细列出了近期孙衡的借阅记录,包括那些冷门古籍、古代数学典籍以及多本与流体力学相关的现代研究资料。
赵启明冷笑一声,”
他是市立图书馆科研部负责人,平日里对孙衡这类“底层职员”并不放在心上。
但最近一系列异常——包括那篇匿名发表的高水准论文、孙衡频繁查阅跨学科书籍、甚至在某些专业数据库中的访问记录,都让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一个图书管理员,居然能写出那种级别的学术文章?”赵启明喃喃自语,“要么有人替他写,要么……他真的有点东西。”
他不愿相信后者,但也不得不防。
赵启明合上报告,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夜色下灯火通明的办公楼群,心中己有盘算。
他决定先不动声色,准备在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中,加大对古籍借阅权限的审核力度,同时密切关注孙衡的一举一动。
“你要是真有什么本事,那就让我看看你能走多远。”他低声道,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而在图书馆角落的古籍阅览室,孙衡默默整理着新到的一批旧书,眼中闪烁着坚定光芒。
他己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道路。
一条从尘封古籍中走向学术巅峰的路。
一条注定不会平静的路。
此刻,窗外晚风微凉,而屋内的空气仿佛也凝滞了几分。
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