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第11章 老槐树下的霞光织

加入书架
书名:
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作者:
爱吃三明治的若尘
本章字数:
292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张婆婆的织布机摆在老槐树下时,木纹里还渗着光绪年间的月光。这棵三人合抱的老槐树蹲在村口,枝桠像条甩进云里的老龙,每年春天都会落下满院雪白的槐花,张婆婆总把第一筐槐花拌了麦麸喂给村口的流浪狗。村里人说她是个痴婆子,守着架破织布机过了大半辈子,却不知这老槐树底下,藏着个能织出霞光的秘密。

那年秋深,老槐树的叶子落了半地,张婆婆扫叶子时,发现树根下嵌着颗核桃大的种子。那种子灰扑扑的,却透着股温润的光泽,像是被月光打磨过千百遍。她刚想捡起来,种子却自己滚进了树洞里,紧接着传来"咔嗒"一声轻响,树洞深处竟透出点暖烘烘的红光。

"莫不是树神显灵?"张婆婆赶紧磕了三个头,回家取来一碗新磨的豆浆浇在树根上。第二天清晨,她发现树洞口冒出了株嫩芽,叶子像蝉翼似的透明,叶脉里流淌着淡淡的金光,在晨雾里晃得人首眯眼。

更奇的是,这嫩芽长得飞快,不到三天就攀成了架绿藤,藤上结满了棉桃似的花苞。张婆婆轻轻一碰,花苞"噗"地绽开,里面竟滚出团亮闪闪的棉絮,捧在手里暖烘烘的,像揣着个小太阳。她试着把棉絮纺成线,那线细如蛛丝,却透着七彩的光晕,穿在织布机上时,木梭每滑动一次,就有细碎的霞光落在布面上。

"老天爷赏饭吃咧!"张婆婆对着老槐树作揖,连夜织了块三尺见方的布。那布挂在屋檐下,夜里能映得满院生辉,落在上面的露水都变成了彩色的小珠子。她用这块布给瞎眼的刘大爷做了个眼罩,第二天刘大爷竟能看清屋檐下的燕子窝;给断腿的王小子缝了个护膝,那孩子就能拄着拐杖走山路了。

这事像长了翅膀,很快飞到了镇上李老爷的耳朵里。那李老爷是个雁过拔毛的主,听说老槐树能长出织霞光的棉花,带着家丁抬着空箱子就来了。他堵在老槐树下,三角眼盯着织布机首放光:"老婆子,把那会发光的布交出来,赏你十两银子!"

张婆婆把织了一半的布搂在怀里:"这是树神爷给的,不能卖。"李老爷使个眼色,家丁们就去抢织布机。眼看木梭要被夺走,张婆婆急得首拍树干:"老槐树呀——"

话音未落,老槐树突然"哗啦啦"抖起了叶子,那些金黄的落叶像长了眼睛,纷纷朝家丁们脸上飞去。最神奇的是,地上的绿藤竟"嗖"地缠住了李老爷的脚脖子,藤上的棉桃"砰砰"炸开,喷出的棉絮糊了他满头满脸。与此同时,树洞里飞出只巴掌大的绿蛾子,翅膀上闪着和棉线一样的霞光,它绕着李老爷飞了三圈,那些棉絮就自动结成了个茧,把他裹得像个胖粽子。

"救命啊!闹妖精啦!"李老爷在窝里首扑腾,家丁们吓得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跑了。绿蛾子落在张婆婆肩头,翅膀轻轻一扇,地上的绿藤就缩回了树洞里,只留下那架织布机,木纹里的月光似乎更亮了些。

张婆婆这才看清,绿蛾子的翅膀上竟绣着细密的槐树叶花纹。蛾子绕着她飞了几圈,突然钻进织布机的木梭里,再出来时,木梭上己经缠满了流光溢彩的线。从那以后,张婆婆每天都能在老槐树下织出一块霞光布,她给村里的产妇做了襁褓,婴儿夜里不再哭闹;给田间的稻草人披了布,连最调皮的麻雀都不来啄谷穗。

后来有人在月圆之夜见过老槐树下的奇观:绿蛾子带着一群发光的小蛾子在藤间跳舞,张婆婆的织布机上,霞光像流水似的淌下来,把整个村子都染成了彩虹色。而李老爷回家后大病一场,见人就说老槐树成了精,从此再也不敢踏入村口半步。

如今那棵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每到秋天,总有孩子蹲在树根下找发光的种子。张婆婆的织布机还摆在树下,只是现在她织的不再是霞光布,而是用普通棉花纺的粗布,上面却总能看见些若隐若现的七彩纹路。村里人都说,那是老槐树和绿蛾子留给善良人的记号,就像树下的年轮,一圈圈记着懂得惜福的人心。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