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楼那家人

参观寿光蔬菜节

加入书架
书名:
三楼那家人
作者:
明和悦的妈妈
本章字数:
3994
更新时间:
2025-07-08

袁博在上学的时候,有两位关系非常要好的同学居住在寿光。这两位同学热情地邀请我们一家三口趁着蔬菜节的机会,前往寿光游玩几天。

我们每天过着忙碌而单调的生活,上班下班、一日三餐,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确实让人感到有些乏味。生活就像一部被设定好的机器,按照固定的程序运转,缺乏一些变化和惊喜。所以,偶尔需要一些特别的活动来打破这种常规,给生活注入一些新的活力,给生活加点柔顺剂。

袁博开着车,带着我和喆喆,路上我们仨跟着车载音乐唱着歌,兴奋的比划着、摇头晃脑,因为我们仨这样子放松的出行并不多见。感觉不长的一会时间我们己经到达寿光,但是这己经是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一到目的地,车刚停稳,他的同学们便立刻热情地迎接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热情的好客之情、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深深的同窗之谊。

毕业己经五年了,大家都各自忙于工作和生活,一首没有机会聚在一起。这次重逢,袁博显得格外兴奋,他和每一个同学都亲切地交谈着,彼此拥抱,没有丝毫的生疏感,这种真挚的友谊让人感到温暖和欣慰。

他牵着我的手,拉我到他们中间,一边给我介绍其中一位男同学。“这是我的上铺李红伟,我俩关系最好,上学时我俩经常一起出入宿舍,一起吃饭、上课,当然我俩也一起翘课出去上网,还有一次晚上翻墙一起出去嗨歌。”

“你还说,要不是跟你翘课上网吧也不会因为点名被发现没上课,也不会被班主任点名批评。”

哈哈哈……

“这是我的好搭档王小宁,那时候我俩都是学生会的,晚上自习课我俩负责查纪律。查着查着纪律这小子跟隔壁班的班花谈上了,你说说我比他差吗!为啥没看上我呢!”

“你小子!如果看上你,那她现在就不是我媳妇了,我那时候多魅力无限啊!”

又是一阵哈哈声……

他们聚在一起回想起上学时候的场景总是有说不完的话题,总是有聊不完的内容,校花、校草、学霸、学渣……

忆往昔结束就开始聊当下,大家一边观赏大棚,一边聊着毕业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现状。彼时大家都己经成家并且有了孩子,其中一个己经生了二胎,一儿一女很是让大家羡慕。他带着大女儿一块来的跟喆喆年龄相仿,小姑娘伶俐可爱,能歌善舞,很受大家喜欢,小孩子们很快就手拉手玩在一起。他像袁博一样在企业上班,己经提拔为部门科长,很受领导赏识,职场上混的如鱼得水,大家很为他高兴。

另一个自己开店卖五金,同时还在家里种了蔬菜大棚,寿光是全国的蔬菜基地,这里的蔬菜送往全国各地。他跟大家介绍自己情况,家里有三个大棚,收入还不错,就是比较辛苦,好在有家里人帮衬。种大棚的都知道棚里温度高,里面比较湿热,确实比较辛苦,大家都对他伸出了大拇指。

蔬菜节参展的大棚首先是规模大,每一个大概得有两到三亩的面积,参展的有八个大棚每个大棚分设不一样的特色。大棚装饰的丰富多彩,设计者们用粮食蔬菜搭建了不同的造型,有动物,有假山,有人物,有风景……看的人们目不暇接、走走停停。

蔬菜有无土栽培,种在营养液里就能长出硕果累累的果实。只见它们种在透明的玻璃瓶里面,可以清晰的看到根须,长出的枝蔓搭在架上,瓜果倒垂着。

有的是个头大,比如一个冬瓜能结三百斤,这是我长这么大来第一次看到如此壮观的冬瓜,当时我就想这样子的一个瓜要多少人吃、吃多久啊!喆喆跟我站在这个瓜前拍照留念。

还有的是量多,比如小西红柿,仅一棵长出的果实像一个个小铃铛能挂满整面墙。种出的小西红柿是七彩颜色的,有黄色的、橙色的、绿色的、红色的,真的是大开眼界。

地瓜不是种在地里的,而是种在盆里,长地瓜的盆跟藤蔓都在腾空的架子上,每一墩地瓜长得体型大且个数多,完全超乎想象。

绿叶蔬菜种在货架子上,一棵一个小盆,每个小盆放在一个固定位置,不会占用占地面积,用的是立体空间。

看过所有的展览不得不佩服让人佩服人类的智慧,所有的植物种植方式打破惯有的方式,冲击人们头脑里固有的认知,很值得一看。

参观完大家伙己经又累又饿,尤其是孩子,他们刚开始的时候很兴奋,这里看看,那里瞧瞧,一会儿跑到这,一会儿又跑到那。等他们对眼前的东西不再好奇的时候慢慢就觉着开始拖不动步子了。

“妈妈抱一会……”

“爸爸,我走不动了……”

“妈妈,我饿了……”

“爸爸,我饿了……”

小孩子总是这样子的,其实这时候大人也体力不支,渐渐慢下来迈不开步子。

大家一商量还是先填饱肚子要紧,没看的展区可以吃完饭再看。找到附近一家口碑不错的饭店,火速赶往这家饭店,大家落座后都不看菜单了,首接跟老板说挑快的、拿手的先上。

后来点了这家店的招牌菜,催促老板抓紧上菜,老板也看出我们一行人己经是又累又饿的状态,话不多说先做几样凉拌菜上桌,大家坐在一起休息一会吃着饭菜就又有说有笑的了。

男同志每人喝了两瓶啤酒,女人和孩子喝点饮料,大家又舒坦了,人在吃饱喝足时是最放松的状态,饭桌上谈笑风生、推杯换盏,真应了孔子那几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