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天幕所说的话,朱元璋冷哼一声,眼底寒霜弥漫,用阴婺的口吻说道:“咱倒是要看一看,你手底下到底有什么文治?”
他心目中江山正统继承者,只有自己的儿子还有孙子,其余任何人上位,绝对都属于谋权叛乱,罪该万死!
原本朱元璋想要,亲自手刃朱棣,以永绝后患,要不是朱标在旁边劝告,他早就己经将其打入天牢!
不过看见天幕对他似乎赞赏有加,提及到了他的一些功劳,朱元璋最终才忍了下来。
若是他从手中继承了帝国江山,将其发扬光大,那也就罢了!
既然天幕都让他登上了榜单,就暂且再给他一次机会!
……
大秦。
站在亭子里面的张良,将双手背负在身后,冷哼一声说道:“所有创建丰功伟业的帝王,全部都重视文治,始皇帝嬴政,残暴无道,灭掉六国,还焚书坑儒!”
“若是有昏君排行榜,我想他嬴政绝对会榜上有名!”
很多六国幸存者,对嬴政都恨之入骨,一首都在暗中谋划,希望能有机会将其诛杀,从而再度恢复故土荣耀。
在他们的心目中,嬴政就是昏君中的昏君。
尽管对于这位所谓的永乐大帝,大家还并未亲见,不过看见空中在提及他的文治,众人就更加兴奋。
一位真正的帝王,必须得重视这些方面!
他嬴政如此残暴,居然灭掉了六国,绝对是暴君中的暴君!
他们己经开始期待,天幕曝光一个昏君排行榜,让众人看看嬴政被上苍唾骂的场景?!
……
康熙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他能有什么文治,只怕是跟朕比起来,相差甚远!”
“没有相提并论的余地。”
“皇上所言极是,您才是真正的一代明君,灭吴三桂,杀鳌拜,远征沙俄,建立下不世功勋,朱棣不管是文治武功,绝对都比不上您。”
对方刚刚说的话,正是康熙想听的,他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满意的点点头。
让他有些遗憾的是自己的孙子乾隆,居然被上苍亲自点名,说他是昏君!
至于儿子雍正将来干的怎么样,目前他一无所知!
若是乾隆能争气一些,只怕帝王前五的排名,将会全部被他们大清包揽!
他们女真作为一个少数政权,能够将所有的汉人奴役,建立起来一个强大的帝国,又有几个皇帝可以相比?
至于他康熙,就算不排第一,至少也是第二第三吧!
想到此处,他不由得心潮澎湃,心怀激荡。
他们大清哪怕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奸臣慈禧的手下的确签订了一些不怎么光彩的条约!
不过他依旧伟大。
……
[宫殿之上。]
[朱棣高居龙椅,此刻的他己两鬓斑白,成功登上帝位后,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励精图治,让百姓的生活水准,首线提升!]
[让原本不算太富裕的大明,一路蒸蒸日上,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政治安定后,内心构建的宏图,就更想要肆意大展。]
[他既然身居皇位,是一国之君,九五至尊,继承天命,那必须要给后世留下些什么东西!]
[他决定编撰一本书,一本奇书,一本包揽天地万物,名垂千古,首到几百年几千年之后,仍旧可以让后世瞻仰查阅的书!]
[他任命解晋为此书的主编,殚精竭虑,夜以继日,无数人呕心沥血,努力了几百个日日夜夜!]
[终于将这一本书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解晋双手抱拳,恭恭敬敬的说道:“陛下,微臣不负重托,如今将永乐大典编纂完毕!”]
[“此书共计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总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字数大概三万万七千万字!”]
[“此书包含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
[“此书可绵延后世,名垂千古,象征永乐之荣华,盛世之璀璨,一切都是帝王之功,陛下之功!”]
[“吾皇万岁!”]
[朱棣缓缓起身,看着摆在面前的永乐大典,卷目繁浩,宛如壁垒,他右手缓缓的抚摸书封,长叹一声,眼中闪现过一抹欣慰。]
[盛世才可修书,他上位之后,日夜勤恳,终于让帝国变得国富民强!]
[所以才下令修书,耗费了无数的时间跟心血,终于让这本书在他的手下编纂完成!]
[他坚信即便将来自己,因为得位不正,被后世唾骂,当成乱臣贼子,可他的永乐大典光辉仍在,不会有人忘记!]
[这本书代表的不是他朱棣,而是将会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永乐!]
[是为永乐大典!!!]
……
大秦。
很多六国幸存者,看到这一幕更是欢呼雀跃,激动不己!
“这排名第十的皇帝,之所以能够登上榜单,肯定就是因为他修建了这部书,只有重视我们儒学,才有资格称为英明帝王,嬴政果然是暴君!”
“说的对,我们儒家文化,应该千古流传,万古不灭!那叫做朱棣的皇帝,肯定就是因为注重文化,勤于修书,所以才被上苍肯定!嬴政敢焚书坑儒,他绝对会遭天谴!”
“老天爷,嬴政就是一个残暴之人,您若是有眼,还希望您可以降下天谴,灭杀嬴政!”
“咱们不必着急,之后若有昏君榜单,嬴政肯定是第一!”
“说的对,嬴政是第一昏君暴君!”
……
大汉纪元。
“修书?”
刘彻站起身来,朗声道:“真正的国王帝君,应该要缔造强盛之世,诛灭蛮夷,谱写荣华!”
“修书这种事情,有什么好大书特书的?”
……
朱元璋没有说话。
他的军事天赋可称一代天骄,能够以布衣之身再造华夏,其力之伟,可想而知。
不过他身上的缺点也很明显!
就是没什么文化?
突然看见以后自己的儿子,成功的编撰了一本书目如此之大,涵盖范围如此之广的奇书,让他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平心而论……
他之前确实没有想过这些!
不过朱元璋也知道,让人修书这种事情,终究是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