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天幕中浮现出自己的名字,赵匡胤愣在那里,内心颇为动容,靖康之耻的画面,依旧历历在目。
他们大宋帝国的皇帝,被人当成牲畜,宛如羊马,以绳牵之,对于任何一个帝国来说,那样的场景,都是耻辱中的耻辱!
终生难以忘怀。
尤其是赵构,更被称之为,千古第一昏君,让赵匡胤心在滴血,他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帝国,就被这样败坏,实在令人寒心。
原本在他看来,只要能登上榜单,他就心满意足,却万万没想到,上苍愿意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没有恶意抹除他所做出来的贡献。
还让他排在了第六的位置。
“多谢上苍,公正以待!”
赵匡胤的声音略有些哽咽。
……
大清。
康熙冷哼一声,眼中满是嫌弃,露出浓浓的不屑,骂道:“燕云十六州都没有在赵匡胤的手里收回来,他所建立的宋朝,甚至都没有办法,称之为大一统的王朝!”
“他凭什么能排在第六?”
于成龙惶恐的说道:“皇上,上天这样排,肯定有他的道理。”
“其他的名次到底如何,皇上不要太介意,反正只要第一名是您就可以了。”
“这赵匡胤能登上榜单,微臣都觉得很意外,排在第六就更是出乎意料。”
康熙并未说话,他神色平静的盯着天幕,用不屑的口吻说道:“只有建立起正长大一统的王朝,才能有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
……
大汉。
刘彻站起身,眼中露出浓浓的不解,他皱着眉头说道:“怎么回事儿?”
“赵构可是千古第一昏君,之前上苍,曾经亲自痛骂,靖康之耻,绝对足以让他钉在耻辱柱上!”
“没想到这赵匡胤,居然还能登上榜单?”
“实在不明白上苍是怎么排的。”
霍去病也很不理解:“陛下,刚才上仓说了,它这么做自有用意,咱们看看也不迟。虽然微臣也觉得,他没有资格能榜上有名,既然上苍对他有所认可,足以让我们重视。”
“有道理。”
刘彻恩耐住了心中的困惑,安安静静的看着天幕。
……
大唐。
“没想到我们大唐帝国灭亡之后,泱泱华夏居然出现了那么久的乱世!”
李世民不无感慨:“这叫做赵匡胤的人,虽然之后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可他能将乱世终结,让手下平民百姓,过上相对安定的日子,也算是不小的功绩。”
“只是可惜他的后代,实在不争气了一些。”
“居然闹出了靖康耻那样的笑话!”
当李世民看见靖康耻的画面时,整个人骇然失色,愤怒不己,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一个帝国的尊严,居然会被如此摁在地上摩擦。
若赵构不是他的后代,也许赵匡胤能更进一步。
可惜都怪后代无能。
一想到这里,李世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那个叫李隆基的皇帝。
他宠幸奸臣导致的安史之乱,虽然不如靖康耻,可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小觑。
真没有一个能让人省心啊!
……
[赵匡胤之所以让人忽视,有两个原因!]
[第一,是他没能够成功的收回燕云十六州,未完成彻底的大一统,在很多人眼里,只有疆域的完整,才可以称之为一个帝国!]
[这一点其实无可厚非,也正是因为燕云十六州没能回归,让不少人都觉得赵匡胤武功不过如此!]
[至于第二点,就是大宋王朝后代羸弱,更是出现了遗臭万年,让后世之人每当提起,就不停唾骂的靖康耻!]
[这两点让赵匡胤,所取得的功绩,被大大的忽视!]
[很多人甚至都觉得,他没有资格排进第十!]
[可人们都忽视了一点,同时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点。]
[那两件事看起来是两件,实际上是一件!]
[从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前的种种表现来看,他的能力绝对相当卓越,甚至千年难遇!]
[否则也不可能,在如此混乱的五代十国之中,建立起来一个相对平稳的帝国,能让手下的百姓,在过上安定的日子。]
[他的军事能力,文治水平,绝对不容忽视!]
[其实只要再多给他一些时间,他未必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同时再多给他一些时间,也就不会出现靖康耻!]
[归根结底只是因为赵匡胤,活的时间稍微短了一些!]
[只要他能活得更久,以他卓越的才能取得的成就会更大!]
[而他之所以英年早逝,就跟历史上千古第一悬案,斧声烛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同时靖康耻也是因为斧声烛影,烟云十六州,也照样如此!]
[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靖康之耻的宋徽宗,宋钦宗,还有之后天下第一昏君完颜构,他们都不是赵匡胤的首系后代!]
[是赵匡胤弟弟的后代!]
[因为赵匡胤的后世子孙,没有能够完整的继承皇位!]
[甚至还有不少都离奇惨死!]
[至于死亡的原因,还有没能继承皇位的原因!]
[都是因为那几千年以来,一首到现在都还没有被彻底解开的悬案……斧声烛影。]
……
赵匡胤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因为激动他的身体略微有些不受控制的颤抖,他眸中带着浓浓的愕然?
怎,怎么回事儿?
他的后代没能够继承皇位,甚至全部离奇惨死!
那是不是也意味着,他并非正常死亡?
是因为出现了某些意外,所以最后才会英年早逝,没有机会收复燕云十六州?
斧声烛影指的到底是什么?
……
咸阳宫。
嬴政身体一震。
“斧声烛影!”
他深邃的双眸中,浮现出极其强烈的困惑,很不理解,说道:“到底什么是斧声烛影?”
“为何会给整个大宋王朝,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
“那叫做赵匡胤的开国君主,又到底是因何而死?”
……
大明永乐纪元。
朱棣感慨万分说道:“宋太祖赵匡胤的才能,绝对是千年罕见,他排在朕的前面,朕很服气!”
“毕竟能够终结乱世,让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本身就是相当了不起的才能。”
“只是可惜,最终斧声烛影出现,让他短暂的一生就此终止,没能够真正创建,更雄伟的功绩!”
“或许没有斧声烛影,也许真的就不会出现靖康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