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蔓几乎是小跑着冲进公司的。昨晚在“量化”和“价值”两个词上绞尽脑汁,虽然还没想出具体方案,但那种被点醒、有了明确方向的兴奋感,让她像打了鸡血。更重要的是,沈聿那句别扭的“没有完全跑偏”,像颗小火种,在她心里噼啪作响。
刚在自己的“资料山”工位坐下,秦薇就风风火火地过来了,脸上带着一种“果然如此”的复杂表情。
秦薇:“蔓蔓,早!昨天脑暴会定的三个方向,沈经理和陈总监连夜碰过了。” 她压低声音“你猜怎么着?沈经理拍板,重点推进方向B——‘未来办公新范式:无界协作,个体觉醒’!核心就是你那个‘赋能个体’的点!”
苏蔓眼睛瞬间瞪圆,心跳加速):“真…真的?!方向B?!” 那个方向正是围绕“打破边界”和“个体价值”展开的!
秦薇:“千真万确!陈总监在会上提了你的想法,沈经理虽然没首接夸你,但点了头,说这个角度‘有潜力成为差异化突破口’。” 她模仿沈聿冷淡的腔调,又忍不住笑 “所以,恭喜你苏小蔓!你的‘超级助手’升级成项目核心概念之一了!”
苏蔓感觉一股热气首冲头顶,巨大的惊喜让她有点晕乎乎的,脸都红了: “我…我就是瞎想的…” 内心OS却在尖叫:啊啊啊!我的想法被采纳了!沈聿点头了!
秦薇拍拍她肩膀,笑容带着点“别高兴太早”的深意: “不过呢… 沈经理的原话是:‘概念有潜力,但落地执行方案必须足够硬核,能支撑起这个高度。’ 所以…” 她拖长了音调“…我们所有人,尤其是你,接下来一周,准备好迎接‘方案炼狱’吧!沈经理亲自盯这个方向,陈总监和我主负责,你负责所有基础数据支撑、案例深挖、还有… 初稿的‘第一轮’打磨。”
“第一轮”三个字,秦薇咬得特别重,眼神充满了过来人的同情。
苏蔓兴奋感被“方案炼狱”和“第一轮打磨”冲淡了一半,但斗志依然昂扬:“没问题薇姐!需要我做什么,尽管吩咐!” 为了我的想法能落地,拼了!
接下来的日子,苏蔓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魔鬼甲方”的“亲自盯”和什么叫“炼狱”。
围绕“无界协作,个体觉醒”的核心概念,团队展开了密集的脑暴和细化。苏蔓不再是角落里的记录员,而是被要求全程参与讨论,随时提供数据支撑和案例参考。她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数据狂魔:“赋能个体带来的效率提升?我需要具体数据支撑!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量化案例!平均值、峰值、节省的时间成本、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模型!” 沈聿冰冷的声音在会议室回荡。 苏蔓立刻扑向数据库、行业报告、学术论文… 挖掘一切能证明“个体觉醒”价值的数字。
案例挖掘机:“类似概念的科技产品Campaign?不要泛泛的成功案例!我要那些真正把‘个体价值’作为核心诉求、并且有亮眼数据结果的!最好是To B领域!国内外的都要!” 沈聿的指令精准而刁钻。苏蔓熬夜翻墙,泡在国外的奖项网站、案例库,甚至扒拉小众科技媒体的深度报道,眼睛都快看瞎了。
PPT流水线女工:每一次讨论产生的新思路、新框架,最终都会汇聚成PPT。而苏蔓,往往是那个负责将零散想法和初步数据整理成第一版粗糙PPT的人。这个“初稿”,就是沈聿“打磨”的对象。
第一次把初稿发给沈聿时,苏蔓还带着点小期待。
不到半小时,邮件回复来了。点开,是那份PPT,但己经被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覆盖!
“逻辑链断裂!从A到B的推导在哪里?”
“数据来源?第三方报告名称?发布时间?可信度评级?”
“案例相关性不足!这个案例的核心是娱乐化,不是个体价值!”
“用词模糊!‘显著提升’是多显著?‘广泛认可’是哪些群体?”
“视觉呈现毫无重点!核心概念淹没在垃圾信息里!”
苏蔓看着满屏刺眼的红色,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昨晚的兴奋荡然无存:这就是“第一轮打磨”… 也太狠了吧!她咬咬牙,按照批注,一头扎进修改。
修改版发过去。
回复更快了。依旧是满屏红,只是角度更刁钻:
“效率提升模型过于理想化!未考虑实际落地中的组织架构阻力!”
“案例深度不够!只说了结果,没说他们如何说服决策者买单!”
“核心传播语软弱无力!‘觉醒’这个词太空洞,需要更锋利、更具行动力的表达!”
“视觉丑!配色刺眼!排版混乱!重做!”
苏蔓熬到深夜改出来的成果被批得一文不值,委屈得眼眶发酸:视觉丑?!我审美有那么差吗?!她看着自己精心挑选的蓝色科技感模板,第一次对自己的审美产生了怀疑。
就这样,初稿 → 沈聿批注(满屏红) → 苏蔓修改 → 再批注 → 再修改… 循环往复。PPT的版本号从V0.1一路飙升到V1.5、V2.0… 苏蔓的工位上,贴满了沈聿那些刻薄的批注便签,像一张张战书。
这天晚上十一点,苏蔓瞪着屏幕上第7版的PPT被沈聿批为“逻辑勉强能看,视觉依旧灾难”,感觉脑子己经成了一团浆糊。她烦躁地抓了抓头发,一抬头,从隔板的缝隙看到陈默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苏蔓鼓起勇气,抱着笔记本,敲响了陈默办公室的门:“陈总监… 您有空吗?关于视觉这块… 我实在…” 她声音带着疲惫和迷茫。
陈默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看到苏蔓憔悴的样子,温和地笑了笑,示意她坐下:“是为沈经理的批注头疼吧?坐。别急,慢慢说。”
苏蔓把笔记本屏幕转向陈默,指着被沈聿重点批判的几页视觉设计,诉说着自己的困惑和挫败。
陈默认真听完,又仔细看了看她的设计,点点头: “沈经理对视觉的要求,确实非常高,甚至可以说… 苛刻。但他有一点说得对,视觉不是花架子,它必须服务于核心概念,强化信息传递。”他指着苏蔓一页试图表现“无界协作”的复杂连线图 “你看这里,你想表达连接,但线条太多太杂,反而让人看不清重点。信息过载了。”
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简单勾勒:“试着化繁为简。用一个大面积的、纯净的底色,突出一个最核心的视觉元素——比如一个象征‘节点’的光点,或者一把象征‘打破边界’的钥匙。用动态的、简洁的线条去连接或突破,留白要多,给人想象空间。记住,少即是多。灵犀的风格,是先锋、简洁、有力。”
苏蔓看着陈默寥寥几笔勾勒出的概念图,感觉茅塞顿开!:“我明白了!谢谢陈总监!” 她之前只顾着堆砌元素证明“复杂”,却忘了最根本的“传达”!
陈默: “还有配色。沈经理偏好冷色调的科技感,但可以加入一点有活力的点缀色,比如星曜品牌色中的那抹亮蓝,用在关键信息点上,形成视觉焦点。字体也要统一,避免花哨,选择识别度高、有力量感的无衬线体。” 他耐心地指点着。 “别怕改,多尝试。沈经理虽然批得狠,但只要方向对、够用心,他是能看到的。”
苏蔓感觉像是拿到了通关秘籍,信心恢复了不少:“嗯!我这就去改!谢谢陈总监!” 她抱着笔记本,脚步轻快地回到工位,重新投入战斗,这次有了明确的方向。
熬到凌晨两点,苏蔓终于完成了第8版PPT。她按照陈默的指导,大胆舍弃了繁杂的元素,采用了大面积的深空灰背景,中央一个动态扩散的、由无数细小光点组成的“神经元网络”核心视觉,象征智能连接;关键数据和“个体觉醒”的核心文案用醒目的星曜亮蓝突出;排版极简,留白充分。
苏蔓看着焕然一新的页面,虽然疲惫,但眼中闪烁着光:这次… 应该没那么“丑”了吧?沈阎王,接招!她带着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点击了发送。邮件主题:“破晓-方向B方案框架V8-苏蔓”。
邮件发送成功。苏蔓关掉电脑,感觉身体被掏空。她揉着酸痛的脖子走出公司,夜空寂寥。
回到昏暗的楼道。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隔壁紧闭的深灰色大门。里面依旧静悄悄的。
苏蔓内心OS,带着疲惫和一丝微弱的期待:第8版了… 沈聿,这次,你能给句痛快话吗?哪怕是继续批“丑”,也请换个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