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0,老娘不好惹

第62章 靛青满院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60,老娘不好惹
作者:
野芋叶
本章字数:
3580
更新时间:
2025-06-23

入伏的天儿,日头毒得能晒化青石板。苏家染坊的院儿里却比往常更热闹——周彩凤拄着新做的竹拐杖,正跟刘桂香蹲在染缸前比量颜色;赵三龙光着膀子往灶里添柴火,汗水顺着脊梁沟儿往下淌;小秀捧着个粗瓷盆,装着刚摘的蓝草,叶子上还挂着晨露。

"桂香姐,这靛青色得再深半分!"周彩凤用竹片挑起染布,在阳光下眯眼瞧,"县供销社的王主任说,这批床单要配新到的枣红被面,颜色得搭得稳当。"

刘桂香擦了擦额头的汗,把沾着蓝靛的手在围裙上蹭了蹭:"周婶您说得对。昨儿我试了回,加把石榴皮能提色,可劲儿煮了半宿......"她舀起一勺染汤递过去,"您尝尝这味儿——是不是更醇厚?"

周彩凤接过碗,凑到鼻尖闻了闻。蓝草的清苦混着石榴皮的微涩,倒真像极了当年周秀兰教她染布时的味道。她眼眶一热,差点掉下泪来:"桂香妹,你这手艺......比我当年还精进。"

"那还不是您教的?"刘桂香笑着把碗接过来,"昨儿翻旧箱子,找出您当年记染方的布片了。"她从怀里掏出块蓝布,上面用墨笔歪歪扭扭写着"蓝草三升,石榴皮半斤,煮至水绿,滤汁染布","您看,跟我现在用的方子一模一样。"

周彩凤的手抚过布上的字迹,指节微微发颤。这是她娘当年教她染布时写的,后来被还乡团烧了半间屋,偏巧这布片藏在灶膛里没被烧着。"是我娘的......"她声音发哽,"我娘走的时候,怀里还揣着半本染谱......"

"周婶,"刘桂香突然握住她的手,"您要是愿意,往后染坊的染方都由您管。我识字不多,可算盘打得精;您懂染料,手又巧——咱娘俩搭个伴儿,准能把染坊盘得更红火。"

周彩凤望着刘桂香真诚的眼睛,喉咙像塞了团棉花。她想起前儿个苏老太说的话:"当年你娘把桂香托付给我,是信得过我这把老骨头;如今你把染坊托付给桂香,是信得过这闺女的心。"

"好。"她重重点头,"我教你们认草药,你们教我打算盘——咱把这染坊,做成清水村的招牌!"

院外传来"突突突"的响声。赵二虎骑着新买的二手拖拉机,车厢里堆着半麻袋蓝草:"娘!后山的蓝草让暴雨冲了,我跑到邻村买了这二十斤——够染五百条床单不?"

苏老太从屋里迎出来,手里攥着张报纸:"二虎,你看!县里《农村经济报》登了咱村的染坊!"她把报纸递过去,头版标题是《老手艺焕发新活力——清水村染坊带动村民增收》,照片里刘桂香正举着蓝布笑,周彩凤站在她旁边,拐杖上的红绸子被风吹得飘起来。

"哎呦!"赵二虎把报纸拍在石桌上,"这照片拍得真精神!明儿我去县城买两斤糖,给大伙儿分着吃!"

"先别急着分糖。"苏老太指了指院角的竹篓,"李同志捎信儿说,县里要派技术员来教咱改进染缸。人家说咱这土法子染布虽好,可效率低——得弄个大铁桶,装上轮盘,能转着染。"

"大铁桶?"赵三龙把柴火往灶里一扔,"那得花不少钱吧?"

"县里给补贴。"苏老太从兜里摸出张纸条,"李同志说,只要咱签个合作社协议,把染坊改成集体经营,设备款能缓半年。"

周彩凤凑过来看纸条,手指在"集体经营"西个字上停了停。她想起前儿个在村头遇见的张媒婆,说邻村的绣坊因为分家闹得兄弟反目;又想起刘桂香昨儿半夜起来帮她盖被子的模样——这闺女,比亲闺女还贴心。

"苏老太,"她把纸条递回去,"我同意。咱把染坊改成合作社,让村里人都入股——我出染方,桂香出算盘,三龙出力气,二虎跑销路......"她顿了顿,"您当理事长,成不?"

苏老太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成了花:"成!我当理事长,你们当骨干——咱这染坊,往后就得拧成一股绳儿!"

日头偏西时,染坊的院儿里飘起饭香。刘桂香端着刚蒸好的槐花糕,周彩凤捧着新腌的脆黄瓜,赵二虎扛着半袋面粉,赵三龙提溜着串葡萄——连隔壁的王婶都端着碗酸汤面凑过来:"听说今儿染坊接了大单子,我给你们贺贺!"

众人围坐在石桌旁,葡萄在月光下闪着紫莹莹的光。周彩凤咬了口槐花糕,甜丝丝的滋味漫进喉咙:"我娘要是活着,看见咱这院儿这么热闹......"

"她肯定高兴。"刘桂香给她递了杯茶,"我娘临终前跟我说,最遗憾的就是没看见我长大。如今您坐这儿,就跟亲娘似的......"

周彩凤的眼泪"啪嗒"掉在石桌上,把茶盏里的涟漪都震碎了。苏老太拍拍她的背,又看看刘桂香——两个女人的手,不知何时己经悄悄交叠在了一起。

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混着染坊里飘出的靛青香,漫过青砖墙,漫过老槐树,漫向渐暗的天际。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