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马特贝基本都是这个时间点起床,不需要闹钟,但起来之后却困得有点睁不开眼睛。
马特贝挺担心今天的北汽蓝谷的,昨天己经确认了下跌趋势,今天阴跌和急跌都可能是另一段下跌趋势的开始,马特贝也比较无奈的,但还是选择了不动,现在这种情况,做不做动作,可能都是一种赌博,干脆就少做一些动作。
还是把昨天对赛力斯借势的这段过程做个分析吧。
先从基本面方面来分析赛力斯的成功案例:
赛力斯的销售渠道发展经历了三个关键阶段,其核心逻辑是从传统车企渠道向 “华为赋能 + 自主扩张” 的双轨模式转型。
技术合作期(2019-2021):渠道依附与试水
赛力斯早期主要通过自有体验中心(如重庆两江智能工厂首营店)和传统经销商网络销售 SF5 等车型,但市场反响平平。2021 年与华为达成深度合作后,首款联合车型 SF5 通过 “赛力斯体验中心 + 华为全球门店” 双渠道销售,成为全球首个入驻消费电子渠道的量产车型。这一阶段赛力斯借助华为 1700 余家门店的流量入口,快速触达科技爱好者群体,但尚未建立独立销售体系。
品牌孵化期(2022-2023):华为渠道主导
2022 年问界 M5 上市后,销售渠道完全依赖华为门店。华为不仅提供展示空间,还通过 “鸿蒙智行” 体系整合试驾、交付、售后等全流程服务。截至 2023 年底,问界车型覆盖华为 90% 以上的高端门店,单店月均销量达 30 辆,远超传统车企水平。此阶段赛力斯节省了自建渠道的巨额投入,但面临品牌认知与华为深度绑定的风险。
品牌独立期(2024 至今):专网建设与生态整合
2024 年赛力斯以 25 亿元收购 “问界” 商标后,启动自营渠道建设。8 月北京东方广场旗舰店开业,标志着 “赛力斯自有 + 华为协同” 的双渠道模式成型。同时,赛力斯推动 BBA 豪华品牌经销商转网,通过翻建原有 4S 店快速扩张。例如,中升集团将福建奔驰门店改造为问界用户中心,单店改造成本较新建降低 40%。截至 2024 年底,问界用户中心突破 300 家,其中 60% 由豪华品牌网点转型而来。
赛力斯真是占了华为鸿蒙智行长子的便宜,北汽蓝谷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赛力斯专网建设的关键节点与资金支撑:
试点阶段(2022-2023):问界 M5 上市后,赛力斯在重庆、深圳等地开设首批 10 家用户中心,承担交付和售后功能,但未形成独立品牌形象。
规模化扩张(2024):收购问界商标后,赛力斯明确 “品牌自主” 战略,9 月北京旗舰店开业标志专网建设全面启动。截至 2024 年底,己建成 270 家用户中心,覆盖所有一二线城市。
全球化布局(2025):计划在欧洲、东南亚建设充电网络与服务体系,目标三年内海外销量占比超 30%。
赛力斯的专网建设也是在2024年才全面启动,北汽集团其实是可以参考赛力斯的模式,为什么不可以提前做享界的专网建设?单靠北汽蓝谷自有的资金能把产能和新品推起来都不一定够。
北汽集团现在实际是想“ALL 靠华为” ,而不是真正地ALL in 华为。
时间不等人的,期待北汽集团能够做到真正的ALL in 华为,真正能够从集团出资投入到享界的专网建设上,投入到享界超级工厂的提前建设上,赛力斯有这么好的案例可以学习,光嘴上说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