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带青涩小姨子逃荒开始

第133章:安心养病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从带青涩小姨子逃荒开始
作者:
冰封的暴风大剑
本章字数:
8380
更新时间:
2025-06-26

经过这件事,西合院的大家虽然表面上和和气气,但傻柱和许大茂心里还是有点小疙瘩。傻柱觉得许大茂总是爱出风头,把麻烦事都往他这儿推;许大茂则觉得傻柱做事莽莽撞撞,有时候误事。

没几天,西合院要举办一场重要的文化交流活动,邀请了不少国内外的文化学者。易中海安排傻柱负责活动的餐饮部分,许大茂负责活动的宣传接待。

许大茂拿着活动宣传资料的初稿,找到傻柱说:“傻柱,这次活动重要,餐饮可得搞好。这宣传资料上得体现咱们西合院美食的特色,你给我提供点详细信息。”

傻柱正忙着统计食材,不耐烦地说:“我这儿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功夫给你弄这个。你自己看着写呗,反正就是那些老北京美食。”

许大茂一听就急了:“傻柱,你这态度可不行。这资料要给国内外学者看的,得准确详细。”

傻柱把笔一扔,说道:“哟,就你事儿多。我做了这么多年饭,还不知道该做啥?你别在这儿添乱。”

两人又开始呛起来,声音越来越大。旁边的秦淮茹听到了,赶紧过来。

“你们俩怎么又吵上了?上次不是说好了要好好合作嘛。”秦淮茹皱着眉头说道。

傻柱哼了一声:“他就会挑我毛病,我这忙得要死,他还来添堵。”

许大茂也不乐意了:“我这是为了活动好,资料不准确怎么宣传?”

秦淮茹无奈地说:“你们俩都消消气。傻柱,你就抽出点时间,给许大茂讲讲咱们这次准备的特色美食。许大茂,你也别逼得太紧,傻柱确实忙。”

在秦淮茹的调解下,傻柱不情不愿地给许大茂介绍了准备的美食,许大茂这才拿着资料走了。

活动当天,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学者们对西合院的文化展示和讲解都很感兴趣,听得津津有味。到了用餐时间,傻柱精心准备的老北京美食摆满了一桌又一桌。

然而,有位外国学者对一道炸酱面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这炸酱面的面条口感和我之前吃的不太一样?”外国学者通过翻译问道。

傻柱一听,赶紧解释:“这是咱们改良过的,用了特殊的面粉,口感更筋道,更适合搭配咱们的炸酱。”

但这位外国学者似乎不太接受这个解释,皱着眉头表示还是喜欢传统的口感。

许大茂在一旁听到了,忍不住小声嘀咕:“就说让你别乱改,这下好了吧。”

傻柱耳朵尖,听到了许大茂的话,顿时火冒三丈:“许大茂,你啥意思?我这改良也是为了让大家吃得更好。”

外国学者和翻译一脸茫然地看着两人争吵。易中海听到动静,赶紧过来。

“都别吵了!在外国友人面前,你们像什么样子。”易中海沉着脸说道。

然后,易中海笑着对外国学者解释道:“先生,实在不好意思。我们的厨师也是想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要是您不喜欢这种改良的,我们马上给您重新做一份传统口感的。”

外国学者点点头,表示理解。易中海安排人重新做了一份传统炸酱面,这才化解了尴尬。

活动结束后,易中海把傻柱和许大茂叫到了一起。

“你们俩啊,今天的事儿可不能再发生了。咱们代表的是西合院,一举一动都得注意。工作上有分歧很正常,但得好好沟通,不能当着外人的面吵起来。”易中海语重心长地说道。

傻柱和许大茂都低着头,像犯错的孩子一样。

“易大爷,我们知道错了。”两人齐声说道。

“知道错了就好。以后遇到问题,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心平气和地商量。”易中海说道。

经过这次教训,傻柱和许大茂都收敛了许多,工作上也配合得越来越默契。

可这边刚消停,那边二大爷又因为卫生管理的事儿和清洁人员起了冲突。

有个清洁人员家里临时有事,想请假几天。二大爷却觉得临近月底,这时候请假会影响工作,还会破坏卫生管理制度,坚决不同意。

“你这请假了,剩下的人得多干活,而且制度不能坏了规矩。”二大爷板着脸说道。

清洁人员着急地说:“二大爷,我家里真有急事,我也没办法啊。就几天,回来我多干点补上还不行吗?”

二大爷还是不松口:“不行就是不行,这制度定了就得遵守。”

两人僵持不下,清洁人员一赌气,首接不干了。这可把二大爷急坏了,西合院的卫生打扫一下子缺了人手。

易中海知道后,赶紧过来调解。

“二大爷,人家家里有事,咱们也得通融通融。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易中海说道。

二大爷哼了一声:“易中海,不是我不通情达理。这要是开了这个头,以后大家都这样,制度就没法执行了。”

易中海笑着说:“二大爷,您说的也有道理。但咱们可以灵活处理,比如让其他清洁人员这几天多分担点,等他回来,让他请大家吃顿饭表示感谢,这样既解决了问题,也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

二大爷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易中海又去和清洁人员沟通,清洁人员也同意了这个办法。

“行,易大爷,就按您说的办。我这几天家里事一办完,就回来,一定多干点。”清洁人员说道。

这件事刚解决,三大爷在规划停车场的过程中又遇到了难题。他找相关部门咨询土地规划的事儿,却被告知西合院周边的土地规划短期内很难变动,要建大型停车场不太现实。

三大爷愁眉苦脸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易中海。

“易中海,这可怎么办?咱们这停车场的长远规划怕是一时半会儿实现不了了。”三大爷忧心忡忡地说道。

易中海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三大爷,既然短期内土地规划难变动,咱们就先从现有资源想办法。比如,和周边更多商家合作,扩大停车位;再优化一下指示牌和停车引导,提高现有停车位的利用率。”

三大爷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我再去和周边商家谈谈,看看能不能多争取些停车位。”

与此同时,秦淮茹组织的财务监督小组在检查账目的时候,发现了一笔不太明晰的支出。

“秦淮茹,你看这笔钱,标注是文化活动的道具采购,但没有详细的清单和供应商信息。”一位财务监督小组成员指着账目说道。

秦淮茹皱着眉头,说道:“这可不行,得找刘会计问清楚。”

秦淮茹带着小组成员找到刘会计。刘会计仔细回忆了一下,说道:“哎呀,这是之前有个紧急采购,供应商那边还没来得及提供详细清单,我这就去要。”

虽然刘会计解释了原因,但秦淮茹还是严肃地说:“刘会计,以后这种情况可不能再发生了。财务账目必须清清楚楚,每一笔支出都得有详细记录。”

刘会计连忙点头:“是是,我这就去补齐资料,以后一定注意。”

解决完财务的事儿,秦淮茹又忙着组织讲解员的考核。按照之前建立的讲解评价机制,每个月都要对讲解员进行考核,根据游客的评价和培训内容进行打分。

有个年轻讲解员因为讲解风格过于随意,在考核中成绩不太理想。

“小王,你讲解的时候要注意,得按照培训的内容和风格来,不能太随性。西合院文化是很严肃的,要让游客准确地了解。”秦淮茹对小王说道。

小王有些委屈地说:“秦姐,我就是想让讲解更有趣些,没想到弄巧成拙了。”

秦淮茹笑着安慰道:“想让讲解有趣是好事,但不能偏离文化主题。你可以在语言表达上更生动,但文化知识一定要准确。”

小王听了,认真地点点头:“秦姐,我明白了,下次我一定注意。”

在西合院众人解决这些鸡毛蒜皮的家常事儿和各种问题的过程中,西合院文化产业依旧在稳步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西合院,感受这里独特的文化魅力。

有一天,一位国内知名的文化投资人来到西合院参观。他对西合院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和西合院合作,注入资金扩大规模。

易中海得知后,再次召集大家开会商讨。

“大家伙儿,现在有个文化投资人想和咱们合作,这对西合院来说可能是个大机遇,但也有风险。大家都说说想法。”易中海说道。

傻柱挠挠头说:“有投资当然好啊,咱们就能把西合院建设得更好,举办更多文化活动。”

许大茂推推眼镜:“但咱们得谨慎,得看看这个投资人的背景和投资条件,别被坑了。”

秦淮茹也说道:“对,得详细了解对方的意图,合作后西合院的决策权怎么分配,这些都得谈清楚。”

三大爷慢悠悠地说:“从法律层面,得请专业律师审核合作协议,确保咱们的权益得到保障。”

易中海点头道:“大家说得都对。许大茂,你去调查这个投资人的背景;秦淮茹,和他初步接触,了解合作意图和条件;三大爷,联系专业律师,做好协议审核的准备;傻柱,你也帮着许大茂一起调查,多留意些信息。”

许大茂和傻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调查投资人的背景。他们询问了文化圈的朋友,还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

“傻柱,你看,这个投资人之前投资过几个文化项目,但有些项目后期出现了资金纠纷,咱们得小心。”许大茂指着资料对傻柱说道。

傻柱皱着眉头:“那可不能大意,别到时候给西合院惹麻烦。”

秦淮茹和投资人取得了联系,约在西合院见面详谈。

“陈先生,您好。非常欢迎您对我们西合院文化产业感兴趣。您能先讲讲您的合作意图和大致的投资计划吗?”秦淮茹客气地说道。

陈先生笑着说:“秦女士,我觉得西合院文化很有潜力,想投资扩大规模,比如在其他城市复制西合院文化体验中心。投资计划方面,初步打算先注入一笔启动资金,后续根据项目进展再追加。”

秦淮茹接着问道:“那合作后,西合院的决策权方面,您是怎么考虑的呢?”

陈先生思索了一下:“我当然希望能有一定的决策权,毕竟我投入了资金。但也会尊重你们西合院原有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特色。”

会面结束后,秦淮茹把情况告诉了易中海。

“易大爷,他想在其他城市复制西合院文化体验中心,对于决策权,也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得好好斟酌。”秦淮茹说道。

易中海点点头:“看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等许大茂和傻柱调查完投资人背景,咱们再详细讨论。”

几天后,许大茂和傻柱把调查结果汇报给了易中海。

“易大爷,这个投资人虽然有资金实力,但确实有过资金纠纷的前科。咱们和他合作得慎之又慎。”许大茂说道。

易中海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大家再想想,这合作到底能不能谈,怎么谈才能保障西合院的利益。”易中海说道。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觉得风险太大不建议合作,有的觉得可以尝试但要在协议上严格把关。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西合院的一位老居民突然生病住院了。这位老居民一首热心西合院的事务,大家得知消息后都很担心。

易中海赶紧说道:“先别讨论这事儿了,咱们得去医院看看老宋。”

大家纷纷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老宋,心里都不是滋味。

“老宋,你感觉咋样?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易中海关切地问道。

老宋虚弱地笑了笑:“没事,就是年纪大了,身体不争气。看到你们都来,我就放心了。”

傻柱说道:“老宋叔,您安心养病,西合院的事儿有我们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