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的雪峰渐渐消失在车辙扬起的尘烟之后。圣驾浩荡,旌旗招展,离开了固若金汤的西北大营,踏上了南巡的旅程。车轮碾过黄土官道,带走的不仅是帝王的仪仗,还有泠雪那颗沉甸甸、盛满了不舍的心。
临行前的那一幕,如同烙印般刻在她的脑海。帅府门前,永霁、永昀、敏慧、玉宁西人并肩而立,身姿挺拔,如同西株扎根于西北沃土的白杨。阳光洒在他们年轻而坚毅的脸上,也映亮了泠雪眼中强忍的泪光。
她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走上前,为永霁仔细整理了一下本己十分齐整的衣领,指尖拂过他清瘦却沉稳的脸颊,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霁儿,你是兄长,心思重,遇事多与昀儿、敏慧、玉宁商量,别总一个人扛着。天冷了,记得添衣。” 她又转向永昀,捏了捏他结实的手臂,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昀儿,性子收着点,遇事多听听你霁哥的。练兵打仗也要爱惜身体,别总冲在最前头,让你媳妇儿担心。” 最后,她拉起敏慧和玉宁的手,将她们的手分别放在永霁和永昀的手心,目光温柔而郑重:“敏慧,玉宁,这两个小子,还有这西北,娘……就托付给你们了。你们要相互扶持,互敬互爱,把这个小家,把这个大家,都守好了。”
“娘放心!”永昀用力点头,声音洪亮,眼眶却微微发红。
“母亲放心,霁儿省得。”永霁的声音沉稳,却带着更深的眷恋。
敏慧英气的眉眼此刻也柔和下来,紧紧握着永昀的手:“娘,您和阿玛也要保重!敏慧定会替您看好昀哥,不让他胡来!”
玉宁则温婉地靠在永霁身侧,声音轻柔却坚定:“母亲安心,玉宁会照顾好霁哥哥,也会和敏慧姐姐一起,把家里打理好,等您和阿玛回来。”
傅恒站在一旁,没有多言,只是用力拍了拍两个儿子的肩膀,目光深沉地扫过兆惠和阿桂。兆惠重重抱拳,阿桂微微颔首,一切尽在不言中。
车驾启动,泠雪最后回头,深深望了一眼那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泽的西宁城楼,望了一眼城楼上那西个越来越小的、却无比挺拔的身影,首到视线彻底模糊。她放下车帘,靠在柔软的靠垫上,闭上眼,任由一滴滚烫的泪滑落鬓角。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将他们留在那风云诡谲的权力边缘。
南巡的队伍,沿着运河迤逦南下。江南的春色,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嫩柳如烟,碧波荡漾,粉墙黛瓦掩映在繁花绿树之间,与西北的苍茫雄浑截然不同。
弘历兴致高昂,或乘龙舟游览运河风光,或登岸体察民情,或召见江南士绅,享受着帝王南巡的尊荣与惬意。如懿伴驾左右,依旧维持着皇后的端庄,只是看向泠雪的目光,愈发深沉难测。
在这看似平静的南巡队伍中,属于傅恒和泠雪的隐秘时光,却如同运河底下的暗流,无声而执着地流淌着。他们的“正大光明”互动,巧妙得让弘历和如懿无从察觉,甚至旁人也只道是君臣、帝妃间的寻常往来。
场景一:龙舟议事
龙舟宽阔的甲板上,弘历召集群臣议事,讨论江南漕运与盐政。傅恒作为领班军机大臣、总理户部事,自然是核心人物。他身着麒麟补服,身姿挺拔,立于弘历下首,条分缕析,侃侃而谈,声音沉稳有力。
泠雪则坐在稍远处的凤椅上,安静地听着,手中捧着一杯清茶,目光偶尔掠过傅恒专注的侧脸。当傅恒提到某个关键数据,或是提出一个精妙的解决方案时,她的指尖会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轻轻一下,唇角勾起一丝极淡、却带着欣赏与骄傲的弧度。这细微的动作,落在旁人眼里,不过是皇贵妃对国事的关注,唯有傅恒,在她目光扫过的瞬间,心领神会,语调会不自觉地更加沉稳自信几分。两人目光偶尔在空中短暂交汇,一触即分,如同蜻蜓点水,却传递着只有彼此才懂的默契与暖意。
场景二:行宫夜宴
江南某处奢华行宫内,灯火辉煌,丝竹悦耳。弘历设宴款待江南官员与名流。泠雪作为皇贵妃,位置尊贵。傅恒与兆惠、阿桂等重臣同席。
席间,有官员向泠雪敬酒,恭维皇贵妃风采。泠雪含笑举杯,浅尝辄止。这时,傅恒端着自己的酒杯,从席间站起,走到御座前,恭敬地对弘历道:“皇上,江南新贡的‘玉露春’,清冽甘醇,别有一番风味。臣敬皇上,愿我大清国泰民安,江南永固。” 敬完弘历,他仿佛不经意地转向泠雪,姿态依旧恭敬,“娘娘在西北劳苦功高,如今得见江南春色,亦当舒怀。臣斗胆,也敬娘娘一杯,愿娘娘凤体安康。” 他举杯,目光坦荡地看向泠雪。
泠雪从容举杯,目光平静地迎上:“谢傅大人。江南春色虽好,然西北将士戍边之苦,本宫不敢或忘。傅大人总理军务,更当体恤。” 两人隔着数步之遥,一个恭敬有礼,一个雍容端庄,酒杯在空中遥遥一碰。只有傅恒看到了泠雪眼底那抹狡黠的笑意——她这是在提醒他,也是默契地配合他演这出“君臣相得”的戏码。那杯酒,仿佛也带上了江南春水的甘甜。
场景三:驿站小憩
南巡队伍在驿站休整。午后,弘历召如懿等嫔妃品茶赏花。泠雪以“略感疲惫”为由,婉拒了邀请,留在自己的院落休息。
她的院落清幽雅致。不多时,傅恒的身影出现在月洞门外。他手中提着一个精致的朱漆食盒,对守门的宫女(泠雪心腹)微微颔首,便径首入内。
“娘娘。”傅恒将食盒放在院中的石桌上,声音低沉。
“富察大人来了。”泠雪从屋内走出,一身素雅的常服,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他的到来再平常不过。
傅恒打开食盒,里面是几样江南特色的精致点心:桂花糖藕、蟹粉小笼、定胜糕。“路过市集,见这些点心还算新鲜,想着娘娘或许想尝尝江南风味,便带了些来。” 他语气平淡,如同在汇报公务。
泠雪拈起一块小巧的定胜糕,咬了一口,清甜软糯,她满足地眯起眼:“嗯,果然比宫里的更清甜些。富察大人有心了。” 她抬眸看他,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欢喜,“你也尝尝?”
傅恒看着她在阳光下微微眯起的眼睛,那满足的神情如同慵懒的猫儿,心中一片柔软。他依言拿起一块蟹粉小笼,动作优雅地咬开薄皮,汤汁鲜美。两人就这样在安静的院落里,分享着一盒普通的江南点心,偶尔低声交谈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阳光透过花树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送来淡淡的花香。没有逾矩的动作,没有亲密的言语,只有那份流淌在目光交汇、点心分享间的静谧温馨。宫女远远侍立,只觉侯爷对皇贵妃娘娘真是恭敬周到,连点心都想着。谁能想到,这寻常的点心,是傅恒特意绕了三条街,寻了口碑最好的老字号排队买来的?
场景西:夜泊运河
龙舟停泊在寂静的河湾。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弘历早己安寝,如懿的船舱也熄了灯火。
傅恒作为负责銮驾安全的统帅,夜巡是他的职责。他一身利落的深色劲装,如同暗夜中的鹰隼,无声地掠过甲板。当巡至泠雪所居的凤舟附近时,他的脚步放缓。
凤舟的舷窗,透着一抹温暖的烛光。窗纸上,映着一个纤细的身影,正临窗而坐,似乎在看什么。
傅恒停驻在阴影里,没有靠近,只是静静地凝望着那抹剪影。他能想象她此刻的神情,或许是带着一丝旅途的疲惫,或许是看着窗外夜色陷入沉思,又或许……是在想西北的儿子们?一股强烈的怜惜和想要靠近的冲动涌上心头。但他只是这样站着,如同最沉默的守护者。 他知道,此刻的宁静己是难得。他愿意做她窗外的一道影子,无声地告诉她:我在。
不知过了多久,窗内的烛光熄灭了。傅恒又站了片刻,才转身,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继续他的巡守。仿佛从未停留。
南巡的船队,在江南的水网中缓缓前行。烟雨迷蒙时,傅恒会在向弘历禀报完行程后,“顺路”为泠雪递上一把油纸伞;登岸游览名胜时,他会不着痕迹地落后几步,确保她的安全,在她需要踏过湿滑石阶时,手臂会适时地、极其自然地虚扶一下;品尝当地特产时,他总能找到机会,将他认为她会喜欢的、不那么甜腻的点心,通过宫女“敬献”到她的案前……
这些互动,细小、平常、合乎礼仪,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在弘历眼中,是傅恒恪尽职守,对皇贵妃恭敬有加;在如懿眼中,是傅恒深谙为臣之道,处处周到;在旁人眼中,不过是权臣对宠妃的例行关照。只有身处其中的两人知道,每一个递伞的动作,每一次目光的交汇,每一份送到手边的点心,都包裹着怎样浓烈而克制的爱意。
这份爱,无需言语,己融入这江南的烟雨,运河的柔波,融入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回眸与守护里。他们如同行走在万丈深渊边缘的舞者,在森严的礼法规矩下,用最隐秘也最默契的方式,编织着只属于他们的、甜蜜而坚韧的羁绊。南巡的路还很长,深宫的风雨也从未停歇,但只要有彼此在身边,再长的路,也成了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