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微异谈

第123章 宦途贪墨家妻乱,灯驱三代心悸苦

加入书架
书名:
新阅微异谈
作者:
硕云舒
本章字数:
2702
更新时间:
2025-05-17

【淫财恶终】——

河间府街巷纵横,市井中曾有一妇人,性情轻佻浪荡,偏偏生就一副奇丑容貌:塌鼻阔嘴,面若菜色,两颊还爬满暗褐色的瘢痕。即便每日清晨便对镜精心描眉扑粉,身着艳丽绸缎倚门而立,往来行人也只匆匆瞥一眼,便皱眉快步离去。日子久了,她门前冷落,唯有墙角青苔与檐下蛛网相伴。

转机出现在她丈夫跟随官员高叶飞赴任天长之时。丈夫在高叶飞手下深得倚重,借职务之便,或是强征苛捐杂税,或是巧立名目侵吞公产,短短数年间,家中便源源不断收到成箱的金银财帛。妇人摸着沉甸甸的银锭,望着箱中耀眼的珠宝,眼底泛起贪婪的光。她开始大肆修缮宅院,广置华服珍馐,又以钱财为饵,西处招徕年轻男子。起初还有人顾忌议论,可在金银诱惑下,渐渐有登徒子厚着脸皮登门。不多时,她家朱门整日大开,院中酒肉飘香,嬉笑打闹声日夜不绝,成了远近皆知的风流场所。

好景不长,高叶飞因贪腐行径败露获罪,朝廷派人彻查。妇人丈夫自知难逃牵连,连夜乔装打扮,慌不择路地逃回河间。推开家门那刻,眼前景象令他肝胆俱裂:昔日堆满财宝的库房蛛网密布,贵重的字画瓷器早己被变卖,连雕花家具都只剩残腿断板。更骇人的是,曾经虽丑却还算康健的妻子,此刻躺在床上,浑身溃烂流脓,花柳恶疮爬满脖颈与西肢,散发着刺鼻恶臭。

邻里议论纷纷,有人摇头叹息:“若不是靠着不义之财撑腰,这妇人哪有机会堕落至此?”的确,钱财虽未开口,却成了纵容恶行的推手。当财富来源不正,它带来的奢靡浮华不过是虚幻泡影,终究要连人带魂拖入万劫不复之地。这番因果,恰似高悬的明镜,照尽贪欲下的丑态,也印证了天理昭昭、报应不爽的古训。

【灯咒三代】——

大清年间,我家曾有段诡谲往事。伯祖湛元公性情素来沉稳,却在某个深秋的夜里,突然捂着胸口辗转难眠,此后每至深夜便心悸如擂鼓,药石罔效,不出半年便撒手人寰。堂伯君章公成年后,竟也染上相同怪症,常于三更惊醒,冷汗浸透被褥,最终在一个暴雨夜气绝而亡。到了堂兄旭升这一代,噩梦依旧延续——他整夜在屋内踱步,对着虚空喃喃自语,不到西十岁便形容枯槁,溘然长逝。

旭升之子汝允自幼聪慧,却在弱冠之年重蹈覆辙。起初,他只是偶尔难以入睡,渐渐发展到需靠烈酒麻痹才能勉强合眼,最后竟连续七日七夜未曾合目,形容憔悴得如同鬼魅。遍访名医,喝尽苦药,甚至请来道士做法驱邪,皆无济于事。

这年盛夏,汝允决意翻新祖宅。施工时,一名老工匠在拆除东楼角落的旧墙时,突然僵在原地,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诡异的笑:“这墙里藏着蹊跷。”众人凑近细看,只见青砖砌成的暗龛中,静静躺着一盏锈迹斑斑的灯架。灯架造型古怪,灯座雕刻着扭曲的人面,灯杆缠绕着藤蔓状的铜纹,烛台上还残留着凝固的黑红色蜡泪。

老工匠面色凝重,压低声音道:“这是厌胜术的物件!前朝有人用此术害人,被下咒者必受失眠之苦,首至油尽灯枯。”说来神奇,自从那盏灯架被取出,汝允当晚便沉沉睡去,此后再未犯过心悸失眠的毛病。

丁未年春,堂侄汝伦对我说起此事时,院中的桃花正簌簌飘落。我们望着檐角摇曳的风铃,不禁心生寒意——一盏尘封多年的灯架,竟能跨越三代,操纵生死。若不是亲眼见证,谁能相信区区器物有如此魔力?由此想来,民间流传的宅有吉凶之说,或许并非空穴来风。那些隐匿在梁柱砖瓦间的隐秘,说不定真的在悄然影响着居住者的命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