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阅微异谈

第20章 两情羁绊妾心殇,酒破鬼形烟缕消

加入书架
书名:
新阅微异谈
作者:
硕云舒
本章字数:
4686
更新时间:
2025-04-17

【妾心两不忘】——

有个西处游历的读书人靠卖书画维持生计,他在京城纳了一个妾室,非常宠爱她。有时候遇到宴会,读书人一定会在袖子里藏着水果糕点等食物,带回来送给妾室吃,妾室和他的感情也非常好。

没过多久,读书人病重,他对妾室说:“我没有自己的家,你也没有可回的娘家;我没有什么亲属,你也没有可以依靠的人;我凭借着写字作画为生,我死后,你再嫁他人,这是形势所迫,也是合乎情理的事。我没有遗留债务来拖累你,你也没有父母兄弟的牵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你可以不要接受别人一点点的聘金,但要和对方约定好,每年的特定时节允许你去祭扫我的坟墓,那么我就没有遗憾了。”妾室流着泪接受了他的嘱托。

后来娶这个妾室的人也按照约定行事,并且对她也十分宠爱。然而妾室常常神情忧郁,怀念着前夫的旧情,夜里一定会梦到和故去的丈夫同床共枕,睡梦中有时还会亲昵地小声说话。现任丈夫察觉到了这件事,秘密地请来道士,用符箓来镇压。妾室梦中不再说梦话了,但病情却逐渐加重,慢慢地到了气息微弱、精神萎靡的地步。

在临死的时候,妾室用额头叩着枕头说:“前夫对我的情义很重,我实在不能忘记,这是你深深知道的,我也不想隐瞒。昨天夜里他又托梦给我说:‘我长久地被驱赶,如今才能够再来,你病成这个样子,为什么不和我一同回去呢?’我己经答应他了。如果您能格外施恩,把我的尸体送回到他的墓旁,我一定会生生世世,像结草衔环那样报答您。这是不合情理的请求,希望您能考虑一下。”说完这些话,她就气息断绝去世了。

现任丈夫也是个豪爽仗义的人,他感慨地说:“她的魂魄己经追随前夫而去了,留下这具遗体又有什么用呢?杨素(越公)能让乐昌公主和徐德言破镜重圆,我难道就不能让她在黄泉之下和前夫相聚吗!”最终他真的按照妾室的请求,把她的尸体送到了她故去丈夫的墓旁。

这是雍正甲寅、乙卯年间发生的事情。我当时年纪十一二岁,听别人讲述了这件事,但是忘记了当事人的姓名。我认为:“再嫁,就是辜负了死去的丈夫;再嫁之后心里还想着旧情,就是辜负了现任丈夫。这个妇人真是进退两难,没有合适的做法。”何子山先生也说:“因为怀念前夫而死,哪比得上为前夫殉情而死呢?”何励庵先生则说:“《春秋》对贤德的人要求严格,不能用士大夫的道德标准,来衡量普通的女子,为她的遭遇感到悲哀是可以的,对她的这份情义表示怜悯也是可以的。”

【醉鬼化烟消】——

夜色如墨,万籁俱寂,唯有蜿蜒的小路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许方,这位身形壮硕的屠夫,挑着两坛酒,在这夜幕下匆匆赶路。扁担在他肩头吱呀作响,与他沉稳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

长途跋涉让许方疲惫不堪,恰好前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宛如一把巨伞撑开在路边。他如获至宝,赶忙走到树下,将扁担轻轻放下,靠着树干缓缓坐下,长舒了一口气。月光如水,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宛如碎银铺满了地面。

就在许方闭目养神之时,一阵若有若无的呜呜声从远处飘来,打破了夜的宁静。他警觉地睁开双眼,循声望去,只见乱坟堆里缓缓升起一个黑影。那黑影越来越清晰,竟是一个青面獠牙、披头散发的恶鬼,模样狰狞可怖,让人毛骨悚然。

许方的心猛地一紧,心脏开始疯狂跳动,仿佛要冲破胸膛。他急忙侧身躲到大树后面,双手紧紧握住扁担,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眼睛死死地盯着恶鬼的一举一动。

恶鬼飘到酒坛前,先是围着酒坛缓缓转圈,像是在仔细打量这意外之喜。突然,它兴奋地挥舞着双臂,发出尖锐的叫声,随后迫不及待地撕开酒坛的封口,俯下身大口大口地喝起酒来。酒水顺着它的嘴角流下,滴落在地面上。不一会儿,一坛酒就被它喝了个底朝天。

喝完一坛酒的恶鬼,似乎还未尽兴,意犹未尽地伸出枯瘦如柴的手,朝着第二坛酒抓去。它的动作己经变得有些迟缓,费了好大的劲才将酒坛的封口揭开一半。可就在这时,它的身体晃了晃,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颓然倒在地上。

许方躲在树后,目睹了这一切。起初的恐惧渐渐被愤怒所取代,他心想:这恶鬼平日不知害了多少人,今日竟还在我面前如此张狂!再看那恶鬼倒在地上,似乎没了动静,许方壮着胆子,心想它或许也没什么厉害的本事。于是,他深吸一口气,猛地从树后窜出,双手高高举起扁担,用尽全身力气朝着恶鬼砸去。只听“嗖”的一声,扁担穿过恶鬼的身体,仿佛击中了一团空气,发出空洞的声响。

但许方并没有退缩,他咬紧牙关,接连不断地朝着恶鬼痛击。每一击都带着他的愤怒与恐惧,随着一次次击打,恶鬼的身体渐渐变得松弛,不再像之前那般张牙舞爪,最后软绵绵地瘫倒在地上,化作了一团浓稠的黑烟。

许方望着眼前的黑烟,心中仍有疑虑,担心恶鬼会再次作祟。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又举起扁担朝着黑烟猛捶了一百多下。那黑烟像是被他的攻击打散了,缓缓平铺在地面上,颜色也越来越淡,先是像画家随意泼洒的淡墨,随后又如同轻薄的纱一般,在微风的吹拂下,越散越薄,首至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此事传开后,众人议论纷纷。戒酒之人听闻,连连摇头,感叹道:“鬼向来善于变幻,神通莫测,却因为这酒的缘故,醉倒在地,任人捶打;鬼本是人们畏惧的存在,如今却因贪酒而被人所制。那些沉迷于酒的人,真该好好反思,引以为戒啊!”而好酒之人却另有一番见解,他们笑道:“鬼虽无形,却也有知觉和情感,难免会有喜怒哀乐。如今这鬼昏醉而卧,消散于天地之间,反而回归了最本真的状态。酒中的乐趣,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妙的呢?佛家将涅盘视为极乐之境,那些整日为功名利禄奔波忙碌的人,又怎能体会到酒带来的这份超脱与自在呢?”

这两种观点,一方劝诫人们远离酒的诱惑,一方则沉醉于酒中的乐趣,正如《庄子》所言:“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世间的道理,又有谁能真正说得清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