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教之乱彻底平息,大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赵峰统领玄甲军,威风凛凛,那玄甲军在他的调教下,愈发精锐。他们不仅肩负京城戍卫之责,还时常开赴边疆,震慑外敌。赵峰深知,太平虽至,居安思危不可忘,因而日夜操练士卒,钻研兵法,将玄甲军打造成一支无坚不摧的铁军。每有军事演练,甲光向日,声威赫赫,令西方蛮夷听闻玄甲之名便不敢轻易来犯。
苏御赴任户部侍郎,初入官场便面临着棘手难题。多年战乱与天灾致使民生凋敝,国库空虚。但苏御毫无惧色,凭借在雷县护粮时积累的对民生经济的洞察,深入各地清查田亩、户籍,重新规划赋税。他力主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耕,推行“耕者有其田”的激励政策,让荒废的土地再度长出希望的庄稼。同时,他改革盐铁专卖制度,剔除其中积弊,使得商业也逐渐繁荣。在苏御的精心操持下,不过数年,国库便日渐充盈,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好,街头巷尾传颂着他的功绩。
林婉身为三品女医师,驻于万县、钧县,她的声名早己远扬。西方求医者络绎不绝,不论贫富贵贱,她皆一视同仁。林婉深知,仅靠自己一人之力远远不够,于是她广收学徒,不论男女,只要有志于医者,皆悉心教导。在她的培育下,一批又一批杏林高手奔赴各地,为大明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林婉还潜心著书立说,将多年的行医经验、疑难杂症诊治之法编撰成册,流传后世,为大明医学发展立下不朽功勋。
孙文受封钧县侯,荣耀加身却未忘初心。他依旧扎根基层,在钧县大兴水利,引河水灌溉农田,昔日靠天吃饭的贫瘠之地,变得土地肥沃,粮食连年丰收。孙文还在县城设立“劝学馆”,召集饱学之士授课,对寒门学子给予资助,让更多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考取功名。钧县在他的治理下,人文昌盛,市井繁华,成为大明诸县中的典范,百姓提起孙侯爷,无不感恩戴德。
一日,永华帝欲巡视西方,亲眼看看这太平盛世之景。赵峰率玄甲军护驾,一路威风八面,所经之地,百姓纷纷跪地高呼万岁。行至雷县,苏御早己备好详实的民生账目,向皇帝一一禀报,永华帝龙颜大悦,赞其为“朕之股肱,民生保障”。到了万县、钧县,林婉组织百姓义诊,展示医学成果,孙文则将劝学馆学子们的文章呈献御前,皇帝看着朝气蓬勃的景象,欣慰不己。
巡视归来,永华帝于朝堂之上感慨万千:“朕以何德何能,得此良臣。昔日霜雪劫,险象环生;今朝盛世景,国泰民安。诸卿当继续同心协力,共保大明千秋万代!”群臣跪地,高呼万岁,誓言忠心报国。
此后岁月,大明在这几位能臣的携手奋进下,科技蓬勃发展,航海技术日新月异,商船远渡重洋,与异国互通有无;文学艺术百花齐放,文人墨客吟诗作对,佳作频出;军事上固若金汤,周边国家纷纷来朝,俯首称臣。这段由霜雪至盛世的传奇,被史官浓墨重彩地记入史册,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大明子民守护山河、追求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