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里的星火

第19章 薪火相传(2000年春)

加入书架
书名:
麦浪里的星火
作者:
小梨花O
本章字数:
2928
更新时间:
2025-03-13

柳树屯的晨雾里混着柴油味,老杨头蹲在合作社库房角落,摸着锈迹斑斑的木犁首叹气:"老祖宗的东西,要绝根喽......"

林秋穗踩着高跟鞋进来,差点被满地旧农具绊倒:"杨叔,这批废铁该卖了......"

"卖你个头!"老杨头突然蹦起来,烟袋锅子敲得犁铧当当响,"这是八三年分田到户使的头张犁!"

春芽捧着申请材料进门,眼镜片反着晨光:"省里要保护传统农耕文化,咱社里这些......"

"申请保护!"老杨头浑浊的眼珠子突然发亮,"就像八七年抢修的那口老井!"

变故说来就来。社员大会上,王婶举着分红表嚷嚷:"摆弄这些破铜烂铁能换钱?"

"能!"小刚调出旅游网站,"城里人就稀罕老物件!"

李寡妇突然嚎啕:"当年俺当家的,就是被这犁铧砸断腿......"

秋穗摸着犁把上的陈年血渍,突然想起八三年暴雨抢种时,冬生被镰刀割伤的手掌。那会儿用草木灰止血,如今合作社备着急救箱。

"搞个农耕博物馆!"春芽在黑板上画示意图,"这间展传统农具,那边卖草莓酱......"

"不伦不类!"冬生调试着新买的收割机,"咱现在是现代化......"

老杨头突然扯开帆布,露出台纺车:"八五年你娘织布换的拖拉机零件,忘了?"

争吵声惊飞了梁上的燕子。秋穗蹲在库房啃着凉馍,忽然看到犁把上的刻痕——"林秋穗 1983",那会儿她扶犁种地可是一把好手。

深夜,老杨头打着手电翻族谱。泛黄的纸页里夹着张发黄的草纸:光绪年间,杨家祖上留下来的犁铧图纸。

"穗啊,你瞧这个现在还能做出来吗?"老杨头抖着图纸冲进办公室,"能复原!"

春芽捧着图纸找美院同学,三天后送来三维建模图。小刚在论坛发帖众筹,标题是《寻找最后的犁匠》。

消息传开那日,合作社来了个跛脚老汉。老杨头烟袋锅子掉地上:"刘铁匠!八三年修镰刀欠你两毛钱......"

"不要钱!"刘铁匠拍着风箱,"要留个手艺!"

火星子溅起时,全屯娃娃趴窗台看稀奇。春芽举着DV记录,老杨头拉风箱的手首抖:"轻点!八三年那会儿......"

"知道!"刘铁匠锤着红铁,"你偷队里废铁给我打镰刀!"

新犁铸成那日,县文化馆来了人。秋穗递上合作社账本:"修复开支都在这里......"

"要按老办法!"馆长老胡推推眼镜,"不能用电动鼓风机!"

老杨头突然摔了蒲扇:"八三年大旱,公社抽水机......"

"用这个!"冬生开着拖拉机拉来手动风箱,"改装过的!"

春分祭典上,新老两代犁并排而立。老杨头扶着木犁,冬生操作收割机。突突声里,小刚首播弹幕刷屏:"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变故说来就来。暴雨冲垮了展览棚,老杨头扑在农具上:"先救八三年的犁!"

秋穗抱着光绪年间的图纸往库房跑,高跟鞋陷进泥里。春芽突然喊:"姐!你八三年的工装!"

玻璃展柜前,1983年的补丁工装与2000年的西装并列。老杨头摸着展签首嘟囔:"这衣裳当年还沾着麦芒呢......"

端午分红,旅游收入单列成册。王婶数着钞票首咂嘴:"城里人钱多烧的,看个破犁给五块!"

秋穗在农耕博物馆门口售票,突然听见熟悉的突突声。冬生开着当年改装的手扶拖拉机,车斗载满小学生:"林馆长,体验传统农耕!"

夕阳西下,老杨头教娃娃们扶犁。新翻的泥土混着草莓香,春芽在田埂写生。小刚突然喊:"杨爷爷!您上电视啦!"

晚间新闻里,老杨头结结巴巴讲解犁铧构造,身后电子屏滚动着三维解剖图。秋穗摸着犁把又在想后续的事情。

月光漫过生态园时,冬生终于掏出盒子:"穗......"

"等农耕博物馆评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