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得打谷场上的尘土都发烫。许悠悠踮着脚尖,趴在生产队院墙外的大石头上,小手在额前搭了个凉棚,好奇地往院里张望。
"悠悠!快下来,小心摔着!"许娟在下面急得首跺脚。
"姐!来了好多人!"许悠悠兴奋地指着院里,"有辆大卡车!"
确实,今天是个大日子。
公社分配来的知青终于到了,整个生产队的人都挤在院子里看热闹。许悠悠看见许德发书记站在最前面,正跟一个戴眼镜的干部模样的人握手。卡车后斗里,五六个年轻人正往下跳,清一色的绿军装,胸前别着大红花。
"那个女知青真白净..."
"瞧那个高个子,一看就是城里娃..."
周围的大婶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许悠悠的目光却落在最后一个下车的人身上——那是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约莫十七八岁,皮肤白得像是能透光,正怯生生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村庄。
"那是苏晓芸,"不知什么时候,许光也凑了过来,"听说她爸是省城医院的医生呢。"
许悠悠心里"咯楞"一下。
苏晓芸——原书中那个会在大姐生病时伸出援手的女知青,没想到这么早就出场了!
新知青们的到来,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不过不多,毕竟之前的老知青干活啥样他们都晓得。也就之前刚来的时候新鲜一阵儿。
晚饭桌上,全家人都在讨论这事。
"那个姓赵的男知青,干活还不如我利索,"许明扒拉着碗里的饭,"一上午就锄了半垄地,手上还磨出俩大血泡。"
"人家刚来嘛,"李秀兰给大儿子添了勺菜,"你刚下地时不也哭鼻子?"
许明顿时红了脸:"娘!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许建国放下筷子:"王书记说了,要咱们多照顾知青。明天开始,咱家负责带那个苏...苏什么来着?"
"苏晓芸,"许娟轻声说,眼睛亮晶晶的,"她今天还教我们唱新歌呢。”
新知青刚来都会去认认门,昨天苏晓云来跟队里借粮食的时候,许娟,许悠悠也在,一下午他们就成为了好朋友。
许悠悠注意到大姐提起苏晓芸时,脸上不自觉地带着笑。
原书中,正是这位苏知青发现了许娟的绘画天赋,偷偷给她寄来美术教材。
"姐,"许悠悠突然说,"明天我能跟你一起上工吗?我想看知青干活。"
"你去干什么,"许建国皱眉,"地里太阳那么毒..."
晒黑了怎么办。
大女儿她都不怎么让她去下地。除了农忙的时候,家家户户不管大的小的都要去上工。
也是大女儿懂事,现在放暑假了,跟二儿子一起在地里帮忙。小女儿轮流带,也是让两个小的清闲一点。
"让她去吧,"李秀兰意外地松了口,"悠悠跟着娟子,不碍事。再说..."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眼丈夫,"小孩子好奇心重,拦也拦不住。”
许父对上李秀兰的眼神,意外的想通了什么?松口了。
许悠悠不知道再说什么,但是许父同意了,他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第二天清晨,许悠悠破天荒地没让人叫就自己爬起来了。她换上最干净的小褂子,还让大姐给她扎了两个小揪揪。
"我们悠悠今天真俊,"许娟笑着捏捏妹妹的脸,"走吧,苏姐姐应该己经在打谷场等着了。"
打谷场上,苏晓芸果然己经等在那里。近距离看,她比昨天印象中还要秀气,瓜子脸上嵌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只是神色间带着城里人特有的拘谨。
"娟子,悠悠妹妹。"苏晓芸蹲下身,从兜里掏出块水果糖,"你好呀,又见面了,小妹妹。"
许悠悠接过糖,故意用稚嫩的声音问:"姐姐,城里也有糖吃吗?"
苏晓芸被逗笑了:"有啊,城里商店的糖可多了,有奶糖、水果糖、巧克力..."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眼神飘向远方,像是在回忆什么。
去田里的路上,许悠悠注意到苏晓芸的鞋己经沾满了泥,走一步滑半步,但她咬着牙一声不吭。大姐时不时扶她一把,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
"娟子,你妹妹真可爱,"苏晓芸擦了把汗,"我弟弟像她这么大时,可没这么乖。"
"苏姐姐家里还有弟弟呀?"许娟好奇地问。
提到家人,苏晓芸的眼睛立刻蒙上一层水雾:"嗯,要不是……,今年该上小学了..."她突然转向许悠悠,"小妹妹,你会唱歌吗?"
许悠悠心领神会,立刻奶声奶气地唱起儿歌。欢快的歌声冲淡了思乡的愁绪,三个女孩的笑声回荡在田间小路上。
***
中午休息时,许悠悠"偶然"发现苏晓芸的笔记本上画满了精致的小花。
"姐姐画得真好看!"她由衷赞叹。
"随便画的..."苏晓芸有些不好意思,"我妈妈是美术老师。"
许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能...能教教我吗?"
就这样,一个教画画,一个学得认真,再加上一个"天真无邪"的小观众,三人很快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许悠悠注意到,大姐眼里的光越来越亮,那是被点燃的希望之火。
傍晚收工回家,许悠悠故意落在后面。她看见苏晓芸偷偷抹眼泪,而大姐正轻声安慰她。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交织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许悠悠知道,命运的齿轮又开始转动了。
这位突然出现的苏知青,将会像春风化雨般,滋润着乡下人未知的新领域。而她,只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轻轻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