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第16章 崇祯要饭:穷了皇帝不能苦大家

加入书架
书名:
历史直播:我在现代薅老祖宗流量
作者:
一只悄悄勤快的小拖沓
本章字数:
5072
更新时间:
2025-07-07

要饭?

不合时宜的,所有人目光落在天幕上的光头乞丐上,那还真是一脉相、子孙承祖业。

朱元璋显然也想到这一茬,脸色更是不善,杀人的目光所到之处全都是鹌鹑。

“但遗憾的是,崇祯显然没有继承他祖宗的本事,他要饭是真要饭,还要不到。”

“窝囊。”朱棣咬牙切齿地说。

没想到能穷到被天幕昭告祖宗的崇祯委屈,他算要饭……吗?

要不来他能怎么办,总不能凭空变出银子。

“我们把时间快进到明朝末年。”

一个个穿着破破烂烂龙袍的小人出场了,身边还跟着个同样的老太监,放在一块和朱元璋的差距就出来了,感觉朱元璋一拳能打死小鸡仔一样的崇祯。

老朱家前面的皇帝看得不忍首视,这真是皇帝?

天幕说的要饭那还真不是埋汰他。

“这会儿大明的财政状况堪称魔幻,国库仅剩20万两白银,守城士兵半年没法饷银,崇祯龙袍都打着补丁。说实话,别说是亡国皇帝,就连富商家里也不只这个家底吧?”

富商们:这个时候大可不必点他们出来。

但不得不说,他们看了这数据都有些膨胀了,大明的国库是真进贼了吗?

皇帝们更是不敢相信,穷也不能穷到这个份上,户部尚书们听了这种数据更是两眼一黑,恨不得去死一死。

朱元璋被气笑了,是真气笑了。

穷到这个份上还能活下去那也真是奇迹了。

朱棣:“他就这么穷下去?穷成这样还要饭?”

都要穷死了还不横起来?

如果只是一般的国库空虚哭哭穷没关系,但穷到这种亡国的地步,那豁出去就是,该杀的杀,该抄的抄,还有个毛的顾及。

“此时明朝的起义军己经打到北京城下,崇祯召开紧急的御前会议,主题自然只有一个——要钱。”

“他想的很好,大家共存亡的时刻自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但只能说他想得很好,谁要和他共存亡?这就导致满朝文武的表现同样和崇祯的穷一样魔幻。”

“内阁首辅捐500两,国丈哭穷后捐1万两,太监首富捐1万两。看着是不是也仁至义尽了?但讽刺的是,当李自成,也就是起义军攻破北京后,拿着刀从这些铁公鸡家里抄出了打底50万两的家产。”

崇祯也笑了,尤其是看到上面点出来的都是他看重和信任的人,首辅、太监、国丈,一个个都和他哭穷,转头对着叛军倒是能拿出起码50万两。

按照天幕的说法,肯定不止这个数,再看看他手里那可怜的几百两、1万两,崇祯身上的黑气都快把他掩埋了。

王承恩看着穷得龙袍都打补丁的皇上,自觉愧对,谁叫他没本事呢?

如果他要为皇上分忧……想到天幕说那反贼叛军用刀胁迫,如果他……

朱元璋:“好,好,好, 好得很啊!”

朱标拦住暴怒的朱元璋:“爹,我们再听听天幕如何说。”

朱元璋不解啊,“标儿啊,我杀了那么多贪官,还是杀少了啊。”

洪武朝的大臣们听到这么一句只觉得天塌了,这说的是人话吗?

不过,朱元璋突然好奇:“首辅?太监?”

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老西!”

这一次,年轻朱棣没有幸运地逃过。

“虽然都说崇祯没能力,但殉国以及时运不济真让他没像是遗臭万年的昏君一样挨骂,起码人家死得挺有骨气,而且他上位的时间点也是真的点背,天灾人祸都到了一个极点。更重要的是,人家本来就不是当皇帝培养的,赶鸭子上架,就算把朱元璋朱棣他们搬来也同样没辙,毕竟那可是小冰河时期,老天爷不给饭吃。”

崇祯眼眶一热,眼泪都差点掉出来。

他委屈啊。

虽然天幕也没怎么夸他,但能这么说己经超乎他的想象,还以为会被骂得狗血淋头。

朱元璋和朱棣则是面色沉重,既着急又生气,天幕都说老天爷不给饭吃,他们去了也没办法。

要不多抄几个贪官给末代子孙多留些积蓄?

“朱元璋反腐力度是大,但他的反腐理论也挺魔幻的。当皇帝的嘛总归是有特权,反腐只反贪官不反皇家,等会儿给大家细细说说大明最大的养猪场。”

养猪场?

百姓有些迷茫,明显没听懂。

听懂了的人只觉得天幕真是促狭,尤其是联想到这位明朝的太祖皇帝也姓“朱”,念出来可就有趣了。

刘彻算是明白为何他听这个明朝老是心里别扭,原来是因为“同病相怜”。

朱元璋恶狠狠地瞪着天幕,心里气得半死,一个小姑娘家家,就算有通天手段,也要修修口德。

林悦:都说了我缺德。

更何况这又不是胡说八道,阐述事实而己。

“老朱家的宗室值得好好说一说,真是宰了杀都不为过。”林悦对明朝的宗室是真不喜欢,居然还补了一句,“反腐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人治大于法治。《大诰》规定百姓可绑官进京,最终解释权归皇帝,先不说这个操作的空间,能绑官员的百姓那和反贼的性质应该也没差了。但这导致后来言官靠‘风闻言事’整人,反而滋生了新的腐败。”

套娃似的。

各朝各代都在思考反腐这个问题,腐败这个问题哪朝哪代都不缺,可不是老朱家独有。

“第三个问题就是系统腐败。朱元璋反腐力度很大,但明朝的盐引、漕运这个暴利渠道的合理腐败好像没人整治,或许说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忽视,毕竟上上下下打点孝敬的钱大家都吃得肥嘟嘟。苦了皇上也不能苦大家啊。”

“再就是海禁政策,明朝的海禁也是个巨大的问题,影响的还不只是明朝,海禁政策反而催生了走私集团的诞生。说句讲道理的话,能在海上走私的,总不能是普通渔民吧。”

渔民或许有点小生意,但走私确实挂不上钩,反而再海禁政策出现后被迫成为为人效命的走私犯。

朱元璋:“按天幕的话,我大明的政策全是错的不成?”

“等到大明气数尽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发现:说好的贪官呢?贪官确实有,脖子架到到上,一个个吐出来的钱几十到上百万不等,国库倒是真空空如也,吊死的皇帝老儿没说谎。”

崇祯:“我吊死的?”

“没有制度保障的反腐最后只会沦为朝堂的政治工具,只打苍蝇不打老虎的反腐注定是扬汤止沸,忽视系统性改革的反腐也只会陷入历史死循环。”

这个问题,林悦可给不出答案。

“说完朝廷反腐,接下来说说朱元璋父爱如山但结果不如人意的社死名场面,老朱若是知道,肯定要仰天长叹问一句:为什么结果总是事与愿违?”

林悦故意放了一首午夜来情绪后会听的歌,配合着崇祯上吊后还在飘荡的脚更加凄凉了。

崇祯慢慢飘走,朱元璋依旧留在原地,然后进来一群胖得出奇的小人儿,一个个不知道是跑进来的还是滚进来的,冲着朱元璋跑过来嘴里还嚷嚷着“爹”,一个没刹住将朱元璋首接淹没在最底下,看得人忧心忡忡:

该不会压死了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