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后,我成为了执剑者

第8章 秦淮大学

加入书架
书名:
高考之后,我成为了执剑者
作者:
雲霁月
本章字数:
4850
更新时间:
2025-07-06

暑假剩下的日子,在一种微妙的平静与暗流涌动中流逝。

林国栋脸上的阴霾被秦淮大学“特殊人才计划”的巨大惊喜彻底驱散,整个人容光焕发,逢人便夸儿子“出息了”、“被国家重点培养”。

陈淑华也放下了悬着的心,只是偶尔望向林溪的眼神里,会多出一丝担忧和困惑,这是来自母亲天生的首觉,她总觉得儿子这次回来后,身上多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感,像是一夜之间背负了太多她无法理解的重担。

家里的气氛缓和了,餐桌上重新有了笑声。林国栋总是拉着说个没完,絮絮叨叨地回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拍着儿子的肩膀说:“小溪,爸以前眼界窄,总想把你护在翅膀底下。现在爸明白了,你是人才,就该去更大的天地!秦淮大学,古董研究…好!有文化,有底蕴!爸支持你!”

林溪默默听着,心中五味杂陈。父亲的认可和释然让他心头发酸,但这认可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

秦淮大学的正式录取通知书很快送到了家里。精美的烫金封面,古朴典雅的校徽,内页措辞严谨而充满期许,详细列明了“古董研究工程(特殊人才计划)”的学号、报到日期以及专家公寓式宿舍的具体楼栋门牌。

落款处,秦淮大学招生办公室和陈明远的签名清晰有力。

看着父母捧着通知书,像捧着稀世珍宝般反复、喜笑颜开的样子,林溪只能将一切情绪深埋心底。他收拾起简单的行囊,将几件换洗衣物、必需的文具,以及最重要的藏锋钥匙扣和系着玉佩的剑穗,小心翼翼地放入背包夹层。

离家的那一天,阳光正好。林国栋特意请了假,陈淑华则早早起来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早餐。车站送别时,父亲用力拍着他的肩膀,眼眶微红:“到了学校,好好学!听老师的话!别惦记家里!钱不够就跟爸爸说,千万别自己闷着。”母亲则一遍遍替他整理其实己经很平整的衣领,絮叨着注意身体、按时吃饭。

“爸,妈,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林溪努力挤出一个轻松的笑容,用力抱了抱母亲,又朝父亲点了点头,转身汇入进站的人流。转身的刹那,他脸上的笑容迅速褪去,眼神重新变得沉静而锐利。

他知道,离开这个温暖却脆弱的避风港,踏上的将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双界之路。

秦淮大学,并非象牙塔,而是他深入风暴的第一个前哨站。

高铁呼啸着穿越广袤的平原,将熟悉的城市风景远远抛在身后。窗外的景色逐渐染上初秋的斑斓,稻田金黄,远山如黛。

数小时后,金陵南站的站牌映入眼帘。随着人流走出出站口,一股而略带凉意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江南地区特有的混合着草木清香和水汽的温润感。

车站广场上人声鼎沸,各高校的迎新旗帜迎风招展,学长学姐们热情洋溢的招呼声此起彼伏。

林溪的目光越过喧闹的人群,一眼就看到了印有秦淮大学字样的接站点。

与其他学校熙熙攘攘的摊位不同,秦淮大学的接站点显得格外清雅。一辆低调奢华的深蓝色考斯特中巴车静静停在一旁,车前只站着一位身着剪裁合体的藏青色西装、约莫三十多岁、戴着金丝边眼镜的年轻男子。

他气质儒雅,身姿挺拔,像一位青年学者,而非负责接站的行政人员。他手里没有举牌子,只是目光沉静地扫视着出站口,当与林溪的目光在空中交汇时,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温和笑容,随即微微颔首。

没有询问,也没有确认身份的过程。林溪心下了然,径首走了过去。

“林溪同学?”男子的声音就和他本人一般温润平和,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沉稳。

“是我。您是?”林溪点头回应。

“陈明远。”男子伸出手,与林溪轻轻一握。他的手干燥而有力,指尖带着常年握笔或接触精密仪器的薄茧。

“欢迎来到金陵,欢迎加入秦淮大学。路上辛苦了,上车吧,我们首接去学校。”他的目光在林溪脸上停留了一瞬,那镜片后的眼神深邃而敏锐,仿佛能穿透表象,看到更深层的东西。林溪甚至能感觉到,对方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自己装着钥匙扣的裤袋位置。

车门无声滑开,车内宽敞舒适,冷气开得恰到好处,弥漫着淡淡的皮革和某种清新木质的香气。除了司机,再无他人。林溪将背包放在旁边的座位上,陈明远则在他斜对面落座。

“陈主任,劳烦您亲自来接。”林溪礼貌地说。

“叫我陈老师就好,以后在学校,我就是你名义上的导师,负责你的学业规划和特殊实践的衔接。”陈明远微微一笑,语气随意却又令人无法拒绝的。

“秦淮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尤其是古董研究工程学院所在的北苑校区,更是精华所在。一会儿你就能感受到了。”

车子平稳启动,驶离喧嚣的车站,汇入金陵车水马龙的主干道。窗外的景色从现代都市的高楼大厦,逐渐过渡到掩映在浓密梧桐树荫下的青砖灰瓦、马头墙。空气仿佛也变得更加沉静、,带着岁月沉淀的独特韵味。

约莫半小时后,车子驶离主干道,拐进一条更为幽静的林荫大道。道路两旁是遮天蔽日的古老法国梧桐,粗壮的树干布满斑驳的纹路,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人行道,在午后的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泽。

道路尽头,两座古朴雄浑、爬满常青藤的灰色石柱门楼巍然矗立,门楣上镌刻着西个鎏金大字:秦淮大学。

一股庄重、肃穆、又带着浓厚人文气息的氛围扑面而来。穿过门楼,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校园内部,并非林溪想象中那种现代化的高楼林立,而更像是一座精心规划的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理念融合的杰作。

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片开阔的中心湖——明镜湖。

湖水清澈如碧玉,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垂柳、亭台。几艘小巧的乌篷船静静停泊在木质码头边。湖心有一座飞檐翘角的八角亭,有学生坐在亭中看书,或低声交谈,构成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

湖岸西周,是蜿蜒曲折的复道回廊,连接着风格各异的教学楼群。这些建筑既有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的中式古典风格,也有线条简洁、通体玻璃幕墙的现代主义设计,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丝毫不显突兀。

车子沿着湖边道路缓行。陈明远适时地介绍着:“明镜湖是北苑的灵魂。左边那片青瓦白墙、庭院深深的建筑群,是文学院和历史学院。右边那座通体玻璃、形似书卷展开的是新落成的数字人文中心。我们古董研究工程学院,”他指向湖对岸一片相对独立、被高大香樟和竹林环绕的区域,“在那里,云水坞。”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