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咯!”
“...”
王敏彤呆呆地看着熟悉又陌生的表姐,有那么一瞬间,她仿佛看到了那位辅佐了两位帝王的孝庄皇太后,但又似乎哪里不一样;
她的背后,仿佛闪耀着一颗沾染了些许灰色却依旧掩盖不了光芒的红星。
?433 人人如龙的未来
“呀哈啰!迅哥儿!在忙呐?”
“...”
听到这个轻佻的声音,正在对今年4月1日开学时会用到的语文教材进行最后一轮大审阅的鲁迅身体一僵,头也不回地没好气道:
“有事儿?没事就别来打扰我!”
“噢,我亲爱的周迅先生,您对我这个老朋友的态度实在是太恶劣了,我真想用我那狗熊一样粗壮的胳膊和钢铁一样坚硬的拳头打爆你那...”
“行了行了行了!”
知道自己如果现在不“接客”今天就别想干活了,鲁迅无奈地放下教材,站起身,打开了办公室大门:
“进来吧!我忙得很,有什么吩咐就赶紧说!”
“哪儿能啊?您这样的大医生、大文豪、大作家,我可不敢...”
“再阴阳怪气你就出去!”
“行吧!”
“东北王”毫不在意地咂咂嘴,拉过一把凳子在旁边坐下:
“其实也没别的事,就是过来转一圈,问问你这边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我支持和帮助的,有的话趁早提...”
“我...”
身为“五星东方共和国国务院教育部教育总监(副部长待遇)”的鲁迅张了张嘴,仔细地想了一番,也实在想不起来有什么好提的。
因为藤原兼实给他和教育事业的支持,确实已经足够大了,大得让他都有些心慌,大得让他都不敢相信。
在鲁迅来之前,这个国家就已经制定好了《全民扫盲教育法》《学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小学暂行条例》《教师法》《师范教育法》等相关文件;
即便以鲁迅的眼光来看,他也完全找不到多少可以修改的地方,至少在第一个学期执行完成、积累到足够多经验和教训之前不可能。
至于“说调谁就调谁”、“要多少给多少”、“美国的建筑工程队和工程师万里迢迢漂洋过海负责设施设备指导施工”之类的人财物支持就更不必说了。
除此以外,还有些非常“特殊”的规定,才是让鲁迅冒着背负汉奸之名的风险、愿意接受职位、甚至还写信邀请众多好友来此处的最重要的原因:
比如,《全民扫盲教育法》规定,共和国所有公民,可以自由选择使用汉语或日语作为主要日常语言,但必须至少学会用“简体字”书写国名、“0-9”和自己的姓名;
比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共和国实行“6年小学+3年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强制要求所有6岁以上适龄儿童必须就学,且免除一切学杂费;
比如,《教师法》和《师范教育法》对如何培养教师、如何定义各级各类学校的地位、年限和互相衔接的关系、教师的责任、义务、权利以及如何保障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藤原兼实曾经跟他说过,中文是一门远比日文和英文要完美得多的语言,更容易培养出聪明的孩子,所以他才不会强制人民去学日语,而是强制学习“新汉语”;
这回,鲁迅算是彻底信了——这位日本的皇族压根儿没把自己当成一个日本人,也没打算殖民东北,相反,他还要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乃至创造一个“新中华”!
想到这里,饶是脾气素来很臭的鲁迅,态度也不禁松软了些,叹了口气:
“没,你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已经很大了,要是这都做不好,那我真该学你们日本人切腹了...不过,既然你来了,我倒是有个问题想请教请教你。”
“噢,你说?”
“为什么你一定要限制教师在学校以外的地方执教?无偿执教也不行?彻底禁止这个什么...补课?我看你在很多文件都强调了这一点。”
“禁止补课”、“违法补课者的监护人和补课教师同罪并罚”之类的规定,让鲁迅非常无法理解。
在他看来,“有教而无类”;
教师把自己的知识文化传播给更多人,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
“这个啊...”
藤原兼实想了一小会儿,打了个响指:
“迅哥儿,你说,我们搞新式教育是为了什么?”
“为了打破旧文化、打破旧世界,建立新文化、建立新世界。”
“既然如此,如果新的世界里,连人民的受教育教育机会都无法做到公平的话,那还叫新世界吗?”
“受教育...机会?”
鲁迅若有所思。
“对啊,你想想看,很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投入越多,收获越多,所以请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