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重生在选秀之前

番外九 破镜重圆——相知

加入书架
书名:
宜修重生在选秀之前
作者:
喜欢叶猴属的苏氏
本章字数:
5144
更新时间:
2025-07-07

题记:

“文物裂痕是时光的遗嘱,而爱你,是我对前世最忠实的修复。”

——沈砚之修复笔记·1987年秋

“考古人用刷子拂去千年尘埃,却在你眼底看见永不风化的爱。”

——沈宜修田野日记·明孝陵考古现场

北京·故宫文物修复室 · 初秋

在那古色古香的建筑中,琉璃瓦檐角的雨声淅淅沥沥,宛如碎玉洒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沈宜修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尊出土于明十三陵的残缺陶俑,缓缓推开了修复室那扇略显厚重的门。

这尊陶俑左臂己然断裂,断裂处参差不齐,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磨难。而其衣袂处的缠枝莲纹,本应是精美绝伦的装饰,此刻却被层层泥土所覆盖,恰似被历史刻意掩埋的秘语,等待着有缘人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修复室内,沈砚之正全神贯注地俯身用棉签清理一幅清代宫廷《梅雀图》上的霉斑。

他的动作轻柔而细致,金丝眼镜后的眸光在抬起头的瞬间微微凝聚,眼中透露出专业的敏锐与专注:“南京的沈教授?你看这陶俑的断口……”说着,他的指尖轻轻地点在陶俑的肩部,继续说道,“这是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损伤,属于现代裂痕,要先用虫胶加固,然后才能进行拼接。”

沈宜修听着沈砚之的话,不禁怔然,思绪瞬间飘回到三百年前。

那时,胤祥也曾如此这般,为她修复摔裂的翡翠簪时,精准地指出了断裂的受力点,那专注的神情与眼前的沈砚之竟如此相似,仿佛跨越了时空的重合。

修复台上,两件文物静静地并置着。一件是沈宜修带来的陶俑,另一件则是沈砚之正在处理的铜镜匣。

匣中那半枚唐代鸾鸟铜镜锈迹斑驳,岁月在它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镜钮上系着的褪色红绳,显得有些破旧,却也为这铜镜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沈砚之一边将镊子浸入脱盐溶液,一边说道:“这铜镜藏家送来时就只剩半面了,传说它是唐代一对夫妻的诀别信物呢。

另一半月前在洛阳出土,若是两半的纹路能够契合……”

“便是‘破镜重圆’。”沈宜修脱口而出,她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那半枚铜镜,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与感慨。

就在两人目光相撞的刹那,修复室顶灯的光晕洒在铜镜的裂痕上,折射出点点碎金,如梦如幻。

这光芒仿佛一道钥匙,瞬间打开了前世记忆的大门,往昔的画面如潮水般骤然翻涌而来。

康熙五一年废太子风波中,胤祥被圈禁的前夜,他将半块和田玉璧塞进她的手心,眼神中满是不舍与坚定,轻声说道:“以此为凭,等我归来。”

而此刻,眼前铜镜的裂口,竟与那玉璧的断痕惊人地相似,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奇妙与轮回。

暴雨毫无预兆地突然而至,豆大的雨点猛烈地敲打着窗户。此时,沈宜修正专注地为陶俑缺失的袖口补塑黏土。

然而,就在这时,供电骤断,黑暗瞬间裹挟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吞没了整个修复室。沈宜修心中一惊,本能地后退了几步,脊背猛地撞上了身后的博古架。

这突如其来的撞击,让她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前世冷宫倾塌的场景,那冰冷的梁柱也曾这样无情地砸向她的幼子,那是一段她永远无法忘却的痛苦回忆。

“别动!”一声急切的呼喊响起,紧接着,一只温热的手掌突然覆住了她颤抖的肩膀。

沈砚之举着应急灯,脚步匆匆地疾步走近。在那暖黄的光晕下,他膝盖微跛的步态清晰可见,这让沈宜修的心悸动不己。

恍惚间,她仿佛看到了胤祥,当年他患鹤膝风后,也曾这般蹒跚着冒雪为她折梅,那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

“旧伤犯了?”沈宜修下意识地蹲下身,伸手揉按他的右膝,指尖触及羊毛裤下那坚硬的护具,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心疼。

沈砚之的喉结微微滚动,声音有些低沉地说道:“文物局下墓考察时塌方了……被石俑压到了。”

雨声依旧在耳边滴答作响,陶俑袖口那未干的黏土在这寂静的氛围中渐次凝固,仿佛是被泪水黏合的前尘往事,带着无尽的回忆与情感,永远地定格在了这一刻。

为了复原陶俑那精美的衣纹,沈宜修不辞辛劳,连续三日埋头于故宫档案馆中。馆内那陈旧的气息和堆积如山的文献资料,都见证了她的执着与努力。

深夜,当她拖着疲惫的身躯离馆时,却意外地看见沈砚之正倚在那朱红色的宫墙下,掌中托着一包热腾腾的糖炒栗子。他微笑着走向沈宜修,轻声说道:“你胃寒,空腹查文献会疼的。”

在那栗壳剥开的脆响里,沈宜修的思绪忽然飘远,她想起前世胤祥从塞外归来时,总会在袖中藏一包烤暖的杏仁,那是他对她的关怀与爱意,如同此刻沈砚之手中的糖炒栗子一般,温暖着她的心。

在那宁静的西三所小院里,琴音忽然响起,悠扬的旋律在空气中飘荡。

沈砚之轻轻地推开虚掩的院门,只见竹影摇曳下,修复组的老琴师正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调试一把明代蕉叶琴。

沈宜修听到琴音,微微蹙眉驻足,轻声说道:“《梅花三弄》第七徽位泛音不准。”琴师听了,不禁讶然,说道:“这是明代的老琴,音律本就难以调整……”

“她说的对。”沈砚之忽然执起修刀,轻轻地刮着雁足,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许,随后问道,“前世有人教过你抚琴?”

沈宜修的手轻轻抚过琴身那冰裂断纹,眼中泪光闪烁,一滴泪悄然滴落在岳山上,她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教琴的人……右腕有道箭疤。”

沈砚之听到这话,心中猛地一震,下意识地倏然攥紧了左腕,那里藏着他为救跌落冰湖的工人被钢筋划出的旧伤,这奇妙的巧合让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铜镜修复进入了关键时期。沈砚之坐在显微镜前,神情专注地用显微镜校准鸾鸟羽尖的接缝,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充满了专业与严谨。

而另一边,沈宜修正手持工具,以金粉调和生漆,准备对铜镜的裂痕进行修复。

沈砚之凝视着她勾填裂痕的笔尖,眼中满是赞赏,轻声说道:“金缮工艺?你不畏惧残缺,反而用伤痕创造美,真是厉害。”

“如你修复的《怡亲王行猎图》。”沈宜修说着,指向墙上的复刻品。

只见画中胤祥策马挽弓,那原本的裂痕被沈砚之以金线绣成了梅枝,巧妙地与画面融为一体。

她继续说道,“金线缝补的何止是画,更是三百年前射向他的冷箭,是那段被历史尘封的过往。”

在那柔和的灯光下,经过两人的不懈努力,两半铜镜终于严丝合缝。

就在鸾凤首尾相接的刹那,沈砚之忽然情不自禁地握住了她沾满金粉的手,眼神中饱含深情,轻声问道:“乐昌公主等徐德言三年,我们呢?这一世还要等多久?”

窗外,骤雨初歇,一弯新月恰映在那重圆的镜面之上,仿佛在为这历经波折后终于圆满的结局而祝福,为这一段跨越时空的奇妙缘分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