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带青涩小姨子逃荒开始

第127章:创意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从带青涩小姨子逃荒开始
作者:
冰封的暴风大剑
本章字数:
13078
更新时间:
2025-06-20

很快,傻柱熟练地换上保险丝,西合院再次灯火通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刚刚被打断的欢乐氛围又渐渐恢复。

易中海笑着说:“得,这小插曲也算是给咱们这活动添了点别样的回忆。继续咱们的总结,大家还有啥想说的,都敞开了讲。”

这时,一位年轻姑娘站了出来,她是传统技艺培训班里进步飞速的学员。“我特别感谢咱们西合院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能学到这么精湛的传统技艺。之前我都没想过自己能在这方面做出成绩,现在我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过我也在想,咱们能不能再多举办一些对外交流活动,让咱们的技艺能被更多人看到。”

傻柱一拍大腿,说道:“这主意不错啊!咱们可以带着这些传统技艺,去参加一些大型的文化展会,既能展示咱们的成果,还能跟其他地方的手艺人交流学习。”

许大茂也点头赞同:“没错,而且通过这些展会,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的合作机会,无论是和企业还是其他文化机构,这对咱们西合院文化的推广都有很大帮助。”

秦淮茹思考着说:“这确实是个好方向,但参加展会需要准备很多东西,像展示作品、宣传资料等等,都得精心策划。而且还得考虑经费问题,咱们得想办法拉一些赞助或者申请相关的文化扶持资金。”

三大爷慢悠悠地开口:“申请资金和拉赞助这事儿,得安排专人去负责。另外,关于展示作品,咱们得提前筛选和准备,要把最能体现咱们西合院传统技艺水平和特色的作品拿出去。”

易中海听后,点头说道:“行,那就这么定了。咱们成立一个展会筹备小组,许大茂你牵头,负责组织人员准备参展相关事宜。资金方面,你也多费心,和秦淮茹一起去联系赞助和申请资金。”

许大茂应了下来,大家又继续讨论其他方面的发展。有居民提出,随着西合院文化影响力的扩大,慕名而来想要学习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多,培训班的规模可以适当扩大,还能开设一些进阶课程,满足不同水平学员的需求。

“现在咱们培训班的场地有点紧张了,要是扩大规模,得找个更大的地方才行。”一位负责培训班日常事务的居民说道。

傻柱挠挠头:“这附近哪有合适的大场地呢?要不把旁边那间闲置的仓库收拾收拾,改造成培训场地?”

二大爷摇了摇头:“那仓库年头太久了,改造起来工程不小,而且可能还不符合消防等安全标准。我觉得可以跟街道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批一块地,专门用来建设西合院文化传承基地,以后培训班、文化研究等各种活动都能在那进行。”

大家觉得二大爷的提议很有前瞻性,易中海表示:“这事儿我去跟街道沟通,看看可行性有多大。如果能建成传承基地,那对咱们西合院文化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又提到了西合院文化的数字化发展。现在互联网普及,利用数字化手段能让西合院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咱们可以制作一些高质量的短视频,展示传统技艺的制作过程、西合院的日常生活,还有各种文化活动。”一位年轻的居民兴奋地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在短视频平台上获取信息,这样能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另一位居民补充道:“除了短视频,还能开发专门的APP,里面有西合院文化的知识讲解、互动游戏,甚至可以在线预约参加西合院的活动。”

易中海听着大家充满创意的想法,脸上满是欣慰:“你们年轻人的思路就是开阔。这事儿也得重视起来,安排懂互联网技术的年轻人去做,尽快把短视频和APP做起来。”

年终总结活动在热烈的讨论中持续进行着,大家对西合院文化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憧憬和期待。活动结束后,各小组迅速行动起来。

展会筹备小组这边,许大茂带着几个有经验的居民,开始筛选参展作品。他们从众多学员和老师傅的作品中,挑选出了一批工艺精湛、富有创意且能代表西合院传统技艺特色的作品,有精美的剪纸、细腻的刺绣、古朴的木雕等等。同时,他们联系了专业的设计团队,为参展制作宣传海报和资料,突出西合院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承意义。

在资金筹备方面,秦淮茹和许大茂走访了多家企业和文化机构,向他们介绍西合院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参展计划,寻求赞助支持。他们还整理了详细的项目申报材料,向相关部门申请文化扶持资金。经过一番努力,他们成功获得了几家企业的赞助,并且申请的资金也有了积极的反馈。

与此同时,易中海积极与街道沟通建设西合院文化传承基地的事宜。街道对这个提议非常重视,表示会进行实地考察和可行性研究。如果条件允许,将大力支持西合院建设传承基地,为西合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

而负责数字化发展的年轻人们也没闲着。他们组建了拍摄团队,开始策划和拍摄西合院文化相关的短视频。他们深入到传统技艺培训班、西合院的各个角落,记录下老师傅们精湛的手艺、西合院独特的建筑风貌以及居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在拍摄过程中,他们不断学习和尝试新的拍摄手法和剪辑技巧,力求制作出高质量、吸引人的短视频。同时,开发APP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技术人员们根据大家提出的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和编程,努力打造一个功能丰富、界面友好的西合院文化专属APP。

然而,在短视频制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些居民不太习惯在镜头前表现,拍摄出来的画面显得生硬不自然。而且,对于拍摄的内容和风格,团队成员之间也存在一些分歧。

“我觉得咱们应该突出传统技艺的专业性,多拍一些详细的制作步骤。”一个成员说道。

“但这样可能会让视频显得枯燥,我觉得还是要加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生活元素,增加视频的趣味性。”另一个成员反驳道。

负责短视频项目的年轻人把这些问题反映给了易中海。易中海召集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咱们拍短视频的目的是吸引更多人关注西合院文化,所以既要保证专业性,又得有趣味性。可以在展示传统技艺制作步骤的时候,穿插一些手艺人的故事,或者讲讲这些技艺背后的文化内涵。至于居民不习惯镜头的问题,多沟通多鼓励,让他们放松心态,就当是平时正常生活就行。”易中海说道。

大家听了易中海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拍摄团队调整了拍摄思路,在拍摄传统木工技艺时,不仅详细记录了老师傅使用传统工具制作木器的过程,还采访了老师傅,让他讲述自己学艺的经历和对这门技艺的感情。这样拍摄出来的视频,既有专业的技艺展示,又充满了人文情感,让人看了不禁对传统木工技艺产生浓厚的兴趣。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临近,西合院又开始忙碌地筹备起春节的庆祝活动。今年,大家希望能在传统的春节习俗基础上,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让春节更具时代特色,同时也能更好地展示西合院文化。

在讨论春节活动安排时,有居民提议举办一场线上线下同步的春节联欢晚会。线上通过首播的方式,让不能来到西合院现场的人们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氛围,同时还能扩大西合院文化的传播范围。

“咱们可以邀请传统技艺培训班的学员们表演节目,展示他们学到的技艺,像剪纸可以现场剪成各种春节元素的图案,刺绣也能展示一些精美的作品。”一位居民兴奋地说。

“还能安排一些互动环节,比如线上线下一起猜灯谜,猜对的有西合院特色的小礼品。”另一位居民补充道。

大家对这个提议都很感兴趣,但也有人提出了担忧。“线上首播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咱们能做好吗?而且首播过程中万一出现技术故障怎么办?”

负责数字化项目的年轻人站出来说道:“首播技术方面我们可以解决,我们会提前做好测试和准备工作,尽量避免出现故障。就算出现问题,也有应急预案。”

易中海听后,点头说道:“既然技术上能解决,那这个线上线下同步的春节联欢晚会就这么定了。大家分工合作,准备节目、布置场地、安排技术支持,把这次春节活动办得热热闹闹的。”

于是,西合院的居民们又开始为春节联欢晚会忙碌起来。传统技艺培训班的学员们加紧练习,准备在晚会上展示自己的拿手技艺;负责场地布置的居民们按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装饰西合院,挂起了大红灯笼,贴上了喜庆的春联,还摆放了一些用现代灯光技术打造的富有创意的春节装饰;技术人员则进行多次首播测试,确保首播过程的顺畅。

然而,在准备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由于报名参加表演的节目太多,时间安排上出现了困难。有些节目时间过长,导致整个晚会的流程显得拖沓。

“这可不行,晚会时间有限,得控制每个节目的时长。”负责节目安排的居民着急地说。

“但这些节目都是大家精心准备的,删减哪个都不合适啊。”另一位居民有些为难。

大家再次聚在一起商量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决定对每个节目进行精简优化,突出重点和亮点,既能展示技艺和特色,又能控制好时间。同时,对节目顺序进行合理调整,让整个晚会的节奏更加紧凑、精彩。

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一切准备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终于,到了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天。西合院内外张灯结彩,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线上首播准时开始,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晚会上,传统技艺展示节目精彩纷呈。剪纸艺人手中的剪刀如行云流水般,不一会儿就剪出了栩栩如生的生肖图案;刺绣姑娘们展示的精美绣品,针法细腻,色彩鲜艳,赢得了线上线下观众的阵阵赞叹。互动环节更是将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线上线下的观众积极参与猜灯谜活动,西合院特色的小礼品也被一一送出。

整个春节联欢晚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让西合院的居民们度过了一个欢乐、难忘的春节,也通过网络首播,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了西合院文化的魅力。

春节过后,西合院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继续稳步推进。展会筹备小组己经确定了参展的时间和地点,各项准备工作也接近尾声;文化传承基地的建设项目,街道经过考察和研究后,给予了积极的回应,相关的规划和审批手续正在逐步办理;短视频在各大平台上发布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对西合院文化产生兴趣;APP的开发也进入了最后的测试阶段,即将正式上线。

在这个过程中,西合院的居民们始终团结一心,共同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他们深知,西合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他们有信心、有决心,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让西合院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随着西合院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一些高校也注意到了西合院独特的文化价值,主动联系西合院,希望开展合作项目,共同培养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专业人才。

易中海再次召集大家开会商讨。“高校主动找上门来合作,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既能借助高校的教育资源培养更专业的人才,也能进一步提升咱们西合院文化的学术地位。大家说说想法。”

傻柱挠挠头:“这是好事啊,但具体咋合作呢?让大学生来咱们这上课?”

一位在传统技艺培训班表现出色的年轻人说道:“我觉得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让高校学生系统地学习西合院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知识。咱们这里的老师傅都是最好的老师,他们的经验可是无价之宝。”

秦淮茹点头赞同:“这确实是个好思路。而且高校有专业的学术研究团队,咱们可以和他们一起开展西合院文化相关的研究项目,挖掘更多文化内涵。”

许大茂推了推眼镜:“除了教学和研究合作,还能利用高校的宣传渠道,比如校园媒体、学术活动等,进一步扩大西合院文化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

三大爷慢悠悠地说:“合作过程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合作项目能够顺利进行。而且课程设置、研究方向等都得经过仔细商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方案。”

易中海听了大家的发言,说道:“大家说得都很全面。我去和高校相关负责人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合作意向,然后咱们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

与高校沟通后,易中海带回了高校的初步合作方案。高校希望开设一门“西合院文化与传统技艺传承”的选修课程,邀请西合院的老师傅和文化研究人员到高校授课,同时高校教师和学生也会定期到西合院进行实地调研和学习。双方还计划共同开展一些关于西合院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的研究课题,并举办相关的学术研讨会。

西合院的居民们对这个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一些修改和完善的建议。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操作课程的比重,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身体验传统技艺;在研究课题方面,注重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探索西合院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模式。

经过双方的进一步沟通和协商,最终确定了合作方案。西合院的老师傅们开始精心准备授课内容,他们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艺进行系统整理,以更加生动、易懂的方式传授给高校学生。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们也对即将开展的合作项目充满期待,他们积极查阅资料,了解西合院文化的背景和现状,为实地调研做好准备。

在合作项目开展过程中,高校学生们第一次来到西合院,就被这里独特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他们认真聆听老师傅们讲解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技巧,亲手尝试剪纸、刺绣、木工等技艺,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以前只是在书本上了解这些传统技艺,今天亲身体验,才真正感受到其中的难度和乐趣。”一位学生感慨地说。

而西合院的居民们也从高校师生那里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理念。高校教师在文化研究方法、学术理论等方面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学生们带来的一些新颖的创意和想法,也为西合院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共同开展的研究课题中,双方围绕“西合院文化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的角色与定位”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通过对西合院历史变迁、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为西合院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然而,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老师傅们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导致部分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艺时遇到困难。

“老师讲得很细致,但有时候我还是不太明白一些关键步骤,要是能有更形象的演示就好了。”一位学生向负责协调的居民反映。

得知这个问题后,西合院的居民们和高校教师一起商讨解决方案。高校教师为老师傅们举办了教学方法培训讲座,介绍了一些现代教学技巧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互动式教学等。老师傅们认真学习,积极尝试,在后续的教学中,通过制作教学视频、引入实际案例等方式,让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随着合作项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对西合院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组织社团,深入研究西合院文化,并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这些学生社团在高校内举办西合院文化展览、传统技艺体验活动等,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参与,进一步扩大了西合院文化在高校的影响力。

同时,西合院与高校合作开展的学术研讨会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以及西合院文化研究人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西合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会上发表的一系列研究论文和报告,为西合院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

在西合院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道路上,每一次挑战都成为了前进的契机。通过与高校的合作,西合院文化不仅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还进一步提升了其在社会各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西合院的居民们与高校师生携手共进,为西合院文化的未来描绘出更加美好的蓝图,让这一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西合院与高校合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涌现出来。高校的学生们凭借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西合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一次传统技艺实践课上,一位学习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西合院的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家居产品相结合,设计出一系列具有西合院文化特色的创意家居用品。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在老师傅们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始了设计创作。

他们从西合院的门窗、屋檐、影壁等建筑构件中提取灵感,将传统的榫卯结构、雕花图案巧妙地融入到桌椅、灯具、屏风等家居产品的设计中。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一系列兼具美观与实用的创意家居用品诞生了。这些作品既保留了西合院文化的独特韵味,又符合现代简约的审美风格,一经展示,便吸引了众多目光。

“这些家居用品太有创意了!既让人感受到西合院文化的魅力,又非常适合现代生活。”一位参观展览的观众赞叹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