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第205章 皇上驾到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作者:
独孤世遗
本章字数:
5042
更新时间:
2025-06-19

这一段时间的南京,随着各路亲王和大批皇族的到来,热闹非凡,每天都能闹出不少鸡飞狗跳的事情。

慈庆宫慈禧任太后的到来,消停了两天,见任太后不太管事,专心佛事,天天只为儿子祈祷,这帮王子皇孙又故态复萌,留恋烟花之地,每日争风吃醋,大打出手。

南兵部尚书王在晋,镇守太监刘应坤和南京守备魏国公徐弘基这三巨头是巨大的头痛,因为刘一燝刘阁老一有事情就找他们,天天被拉到文渊阁挨骂,哪怕国公也一样。

潞王朱常淓、福王朱常洵和挂着南监国头衔的福王世子朱由崧是完完全全的不管事。

作为万历看好的接班人,朱常洵的政治敏感不是他外表出来的痴肥。

南北监国和辅政亲王的设置根本不符合传统,在他眼里,这就是一场政治阴谋。

反正福王爷觉得刘阁老看他的眼神十分不对劲,笑容下面仿佛藏着恶魔镰刀。

一到南京,他就把所谓的南监国和另外两个儿子一起关起来了,专心联络合作伙伴搞钱,绝对不涉政,不管事,最多装模作样的去看看孝陵的修葺。

朱常洵的这个姿态,同样影响到了朱常淓。潞王爷万万没有想到,弄一个小小铁矿,他就会被东厂锦衣卫盯上,他更加小心,一切唯堂兄马首是瞻。

朱常淓年纪比朱由崧还小,但不得不说,皇家都是聪明人。

随着小皇帝大胜建奴和南祭行程不改的消息相继传来,朱慈炅一天天逼近,南京的群魔乱舞开始收敛了。

小皇帝人还没有到,南京周围各个关隘就相继换防了。

南京最有战斗力的孝陵卫,也被新来的御马监掌印太监高起潜接管,指挥使梅香疯狂的向小皇帝表忠心。

操江御史张慎言刚刚上任就调任天津,没品没级的天工院行走袁继咸火线上任。

袁继咸是带着原东江总兵毛文龙上任的,直接把操江提督诚意伯刘孔昭架空。

反正刘伯爷已经在御船上与“宿命之敌”倪元璐把酒言欢,看看满船刚刚杀过鞑子的大兵气质,兵权什么的他已经丢到九霄云外了。

整个南京及周围,只有京营没有动,他们满编有恐怖的五万人之巨。不过,如果朱慈炅突然检阅,不知道能不能拉出来五千人来凑数。

南京京营士兵流失比北京更恐怖,毕竟天高皇帝远。

南京城中,东厂珰头和锦衣卫也不避人了,感觉他们规模好像突然增加了无数倍。

南京已经很久没有皇帝出现了,见过道爷的早不在了,士绅们都以为这是正常的皇帝安保,只有到过北京的老大人们一个个眉头紧皱。

陛下是把南京当敌国了吗?

唉,皇帝就不能有兵权啊,哪怕三岁也不能有。看看,都看看,不过一次祭祖,劳民伤财,把南京都围了。

第一只进入南京的部队是雷霄卫,汪起龙谁的面子也不给,直接接管城防,神机营的巨炮掉转方向,对着城内了。

堂堂南户部尚书郑三俊的官轿都被逼停,郑司徒的仆从,直接被炽羽卫踢翻,还扔给了赶过来的锦衣卫。

然后来的是昭武卫和炽羽卫,昭武卫接管的是皇宫,炽羽卫接管的是皇城。

南京京营,有看到吗?

北方大兵一到,他们就吓跑了,这帮天杀的太骇人了。

当镇岳卫一身甲胄的壮汉接管御道和街道周围后,整个南京城瞬间被萧杀笼罩,那怕排队准备前出迎接皇帝的王爷们也愣神了。

镇岳卫的装备他们没见过啊,这些人全部是军官?

甲兵甲兵,不得不说,带甲士兵的视觉冲击力的确是这个时代直冲天灵盖的东西,这帮家伙身上的杀气严重威胁到了王爷们的贵气。

洪武门前,大明皇帝的刀剑重新照亮御街,闲置已久的宫殿洗去尘埃再见煌煌。

刘一燝刘阁老脸上露出神秘莫测的微笑,“福王殿下,走吧。陛下快靠岸了,我们迟到可不好。”

福王朱常洵额头凭空见汗,那怕是秋凉时刻,胖子也易出汗啊。

“刘阁老先请。”

朱老三绝对不与朝臣多话,说多了,万一被误会勾结朝臣就冤枉了,这群文官对他太不怀好意了,一直如是,从来如是。

福王身后,是一大群蟒袍亲王。

一左一右是世子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叔侄,再之后是益王朱由木,这位在天启帝出生之前名字也叫朱由校。

燕王一脉还有宪宗系的荣王朱由枵,英宗系的德王朱常洁,崇王朱由樻,吉王朱由栋,仁宗系的郑王朱翊钟,襄王朱翊铭,荆王朱慈烟,以及成祖系的赵王朱慈斡(右下斗换火)。

剩下的太祖系亲王还有晋王朱求桂,周王朱肃溱,楚王朱华奎,鲁王朱寿鋐,蜀王朱至澍,代王朱鼎渭,肃王朱识鋐,庆王朱帅锌,岷王朱禋洪,韩王朱亶塉,沈王朱效镛,唐王朱硕熿。

比较特殊的有三位,靖江王朱履祜以郡王身份享亲王待遇,衡藩亲王世子皆没,由衡王第三子朱由棷代表衡藩,淮王世子朱常清也还没有正式袭位。

当然,最特殊的是秦藩,秦王朱存枢被瑞王逼得薨在了路上,他没有儿子,秦藩连代表都没有了。

不管如何,少了北京的四亲王,和命苦的秦藩,此时南京城中,成祖一脉亲王加上两个代表与太祖系亲王加上靖江王,正好是十三对十三,完美符合2B美学,同时也可以哄骗地下的太祖爷,一个亲王都没有少哦。

南京的文臣士绅,数量惊人的各藩郡王,勋贵武将都已经在城外集合了。王爷们本来还要等待任太后,结果宫里突然说任太后生气了,不去接儿子了,就在宫里等儿子来道歉。

南京勋贵自然以魏国公徐弘基为首,实力第二的诚意伯刘孔昭已经被“捉拿”到皇帝身边了,跟在他身后的还有怀远侯常延龄,灵淮侯李弘济,定远侯邓文明,灵璧侯汤国祚。

这阵容如果单单只看姓氏,徐达,常遇春,汤和,邓愈,还有李文忠,就问朱慈炅你怕不怕?

不过,这段时间的南京公侯都挺惨。

因为王爷太多了,住不下,他们的别墅庄园不仅被王爷们霸占了,还要忍受各种地位上的不平等,连徐公爷都拍了几次桌子。

反正这一窝朱家子孙,在南京中上层人士眼里,绝大部分都是人嫌狗弃。

他们不知道鸡滴屁这回事,王爷们的到来,南京鸡滴屁这段时间暴涨啊。

市井繁荣,消费激增,尤其是秦淮河集团,集团利润蹭蹭往上增,他们巴不得太祖爷天天过大寿呢。

南京周围的老百姓,山货鱼虾,水果蔬菜,那是供不应求,只要勤快,赚银子不要太开心。

连南京的叫花子都在祝福太祖爷,他老人家的子孙,大方着嘞。

南京的底层百姓,对王爷们的到来,那是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不过这场大祭狂欢,快要走到终点了,大明皇帝又回到了他们出发的南京城。

南京城正阳门外,兴奋的轿夫车夫都已经准备就绪,王爷们一到,南京城现在的所有大人物就剩个女人了。

出发,接皇帝。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