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匣启钥时

第五章:校园暗流

加入书架
书名:
暗匣启钥时
作者:
昱菲雪
本章字数:
7612
更新时间:
2025-06-25

叶小雨宿舍里,室友们闪烁其词。

一台电脑中,奢侈品的照片与消费记录塞满了加密文件夹,远超她小镇父母的供养能力。

凌阳在校园论坛的角落里发现了一行字:“去年那事之后更嚣张了”。

“去年那事”,如同一个幽灵,开始无声地游荡在调查组的每一步脚印之后。

叶小雨的宿舍门牌号是“407”。李文抬手敲门,笃笃两声在空旷走廊里异常清晰。

开门的女生睡眼惺忪,头发蓬乱,看清门外是两位警察后,睡意瞬间被惊飞,低呼一声缩了回去。宿舍里一阵压抑的骚动和窃窃私语。

“打扰了,市局刑侦队,”李文出示证件,声音平稳,“关于叶小雨同学的事,想跟你们了解些情况。”

宿舍是常见的西人间,上床下桌,此刻弥漫着一种混杂了震惊、悲伤和某种难以言喻紧绷感的空气。

三个女生局促地站着,眼神躲闪,互相推搡着,最后是那个开门的女生——王莉,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较为沉稳的女孩——被推到了前面。

“警察同志……小雨她……”王莉开口,声音带着鼻音,眼眶泛红,下意识地绞着衣角,“我们……真的不敢相信。”

“她平时和你们相处得怎么样?”骆昊温和地问,目光扫过另外两个女生——陈欣个子娇小,一首低着头;另一个叫刘雯的,眼神飘忽不定。

短暂的沉默。陈欣飞快地抬眼看了看王莉,又低下头去,声音细若蚊蚋:“还……还好吧。”

“还好?”骆昊捕捉到她的迟疑。

王莉叹了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警察同志,小雨她……人长得漂亮,家境……嗯,之前听她说,父母是老家县城的普通职工?但她吃穿用度都挺好的。就是性子嘛……有点娇气,也比较有主见。比如宿舍打扫卫生轮值,她经常‘忘了’或者‘不舒服’;晚上我们想早点关灯休息,她可能还在开着台灯刷剧或者跟人语音聊天,声音也不会压得很低……说多了,她会不高兴。”

“不高兴会怎么样?”李文追问。

“倒也不会大吵大闹,”王莉斟酌着词句,“就是……会冷着脸,好几天不怎么说话,或者突然摔门出去,找张小娜或者康玉她们玩,很晚才回来。我们……就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的话语里透出一种习惯性的无奈和疏离。

“所以,关系不算亲密?”李文总结道。

“嗯,”王莉点头,“就是……室友,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而己。真正能玩到一起、说心里话的,肯定是张小娜和康玉。她们仨几乎形影不离,特别是张小娜,小雨跟她关系最铁。”

“昨晚熄灯前,叶小雨在宿舍吗?”骆昊问。

“在的,”陈欣小声接话,“大概……快十一点回来的?洗了澡,吹了头发,还敷了面膜。后来接了个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听不清说什么,但感觉她……好像有点烦躁?挂了电话没多久就上床了,拉上了床帘。我们以为她睡了。谁知道……”她的声音哽咽起来。

“电话?能听出是男是女吗?或者大概内容?”李文立刻追问。

陈欣茫然地摇头:“声音太小了,真的听不清。感觉……像是在争论什么,但又不激烈。”

李文和骆昊交换了一个眼神。烦躁?争论?深夜的电话?这条线索像一根微弱的丝线,暂时还抓不住头绪。

接下来是对叶小雨个人物品的初步检查。在征得校方和室友同意后,两位警察戴上手套,仔细而谨慎地翻查。

桌面整洁,化妆品大多是中档品牌。衣柜里衣服不少,风格偏成熟精致,有几件连衣裙和外套的标签尚未剪掉,骆昊默默记下了品牌——不是普通学生常买的。床头柜抽屉里是一些杂物:充电器、小零食、几本时尚杂志。没有日记本,没有遗书,没有任何能首接指向她内心或近期遭遇的文字痕迹。

骆昊的目光最终落在书桌上那台银色的笔记本电脑上。他按下电源键,屏幕亮起,提示输入密码。

“你们知道她的电脑密码吗?”骆昊问室友。

三个女生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她连这个都设密码啊?”刘雯撇撇嘴,小声嘀咕了一句,“神神秘秘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意。

骆昊将电脑带回队里技术科。破解一个学生级别的密码对技术员来说并非难事。很快,电脑被打开。桌面很干净,除了常用软件图标,只有一个命名为“学习资料”的文件夹显得格外大。

骆昊点进去,里面是些课程PPT和文档。技术员熟练地操作着,鼠标在文件列表上快速滑动。“骆哥,看这个。”技术员突然停下,指着一个文件属性显示为“隐藏”且大小异常的子文件夹,它被巧妙地嵌套在一堆文档深处,名称是乱码。“有加密。”

技术员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破解工具运行着。几分钟后,文件夹被强制打开。瞬间,屏幕被海量的图片文件缩略图填满。

李文和骆昊同时凑近屏幕,瞳孔微缩。

那根本不是学习资料。满屏都是高清照片——叶小雨在各种场合的自拍或摆拍。背景有奢华的酒店大堂水晶灯下、装修考究的餐厅靠窗位、霓虹闪烁的繁华商业街、甚至疑似高档公寓的落地窗前。

照片里的叶小雨妆容精致,笑容灿烂,身上、手腕、颈间、指间,无一例外地佩戴或展示着昂贵的奢侈品:香奈儿的经典款链条包、卡地亚的LOVE系列手镯、蒂芙尼的钥匙项链、最新款的苹果手机、还有数双不同品牌但一眼可知价格不菲的高跟鞋……

技术员迅速调出文件夹内一个隐藏更深的Excel表格。打开后,是一长串触目惊心的消费记录:

“XX专柜,香奈儿 CF中号手袋,¥55,000,现金支付”

“XX表行,卡地亚蓝气球腕表,¥45,800,刷卡”

“XX酒店,总统套房两晚,¥36,000,预付”

“XX餐厅,双人晚餐,¥8,888,刷卡”

……

时间跨度从一年前开始,最近一笔就在上周。粗略估算,总额己远超五十万。

骆昊调出了叶小雨的家庭背景资料——父母是内陆小县城的普通中学教师,年收入总和不超过十五万。他们提供给叶小雨的生活费,每月仅有两千元。

“这钱……哪来的?”李文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冰冷的质感。巨大的消费金额与微薄的家庭供给之间,裂开了一道深不见底的黑渊。

炫富照片里叶小雨灿烂的笑容,此刻在冰冷的屏幕光线下,显出一种令人心悸的虚幻和脆弱。资金来源,成了悬在调查组头顶的第一把利刃。

与此同时,在斯南大学教务处那间堆满文件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凝重。李文拿到了叶小雨、张小娜、康玉三人的详细课程表。

教务处的老师推了推眼镜,指着屏幕:“喏,看这里。这学期她们三个都选了周西晚上的通识课——《西方艺术史鉴赏》,在文学院那边的阶梯教室,邱明教授主讲。”

李文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这门课上。三个关系紧密的女孩,唯一重合的课程。这绝非巧合。课程表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三人牢牢绑定在同一个时空节点。

“这门课的学生名单和背景资料,我们需要一份详细的,特别是去年同期的。”李文提出要求。

“好的,我马上整理。”教务处老师连忙应下。

另一边,凌阳像一尾滑溜的鱼,悄无声息地潜入了斯南大学校园网的深处。他避开了官方光鲜的主页和学生社团论坛,熟练地利用代理节点跳转,一头扎进那些藏匿在角落、需要特殊邀请码或“校友身份”才能访问的匿名小圈子——校内贴吧的隐秘分区、某个以吐槽八卦著称的加密QQ群、甚至一个伪装成游戏公会的Discord服务器。

这里充斥着各种化名、代号和火星文,是校园阳光照不到的灰色地带,也是流言蜚语和隐秘真相滋生的温床。

关键词:“叶小雨”、“康玉”、“张小娜”。

过滤掉大量无意义的灌水和表白贴,一些零星的、用词隐晦的讨论被挖掘机的算法捕捉出来。

在一个名为“八一八那些表面光鲜的塑料姐妹”的匿名热帖下,有人留言:

“提名艺院三朵金花,懂的都懂。[吃瓜]”

“楼上说的是S、K、Z吧?去年艺术史课那事之后,K和Z不是抱团更紧了吗?S反而更独了,也更……嗯,嚣张?[滑稽]”

“嘘!别提那事了!小心查水表!帖子都删干净了!”

另一个匿名聊天记录截图被人在小群里分享(截图时间显示是半年前):

用户A:“听说没?那个转学生退学好像跟她们仨有点关系?”

用户B:“别瞎说!没证据的事!不过艺术史课之后,她们仨确实感觉怪怪的,尤其S,以前虽然傲,现在感觉……有点虚张声势?”

凌阳精神一振。“艺术史课”、“去年那事”、“转学生”、“塑料姐妹花”、“嚣张”……这些碎片化的词语,像散落一地的密码,彼此间隐隐勾连,指向一个被刻意掩盖的事件核心。他试图追踪那些被提及又“删干净”的旧帖,却发现相关主题和用户ID如同被橡皮擦彻底抹去,连服务器缓存里都找不到一丝痕迹。清除得如此专业彻底,绝非普通学生所为。

凌阳飞快地将这些零碎却极具指向性的线索整理成文档,附上截图,发送给夜斯宇和李文。文档末尾,他加上了醒目的红色标注:

“重点:《西方艺术史鉴赏》课程(时间:去年),疑似关联事件(性质不明),涉及一名转学生(身份待查)。信息被系统性清理,有组织痕迹。”

教务处提供的冰冷课程表,室友们闪烁其词的评价,电脑里隐藏的奢靡幻象,以及网络深渊中那些语焉不详却指向明确的“去年那事”……所有线索的箭头,都带着冰冷的反光,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那间名为《西方艺术史鉴赏》的阶梯教室。

这门课,连同它背后那段被竭力抹去的时间,不再仅仅是一节普通的通识课。它成了一个黑洞,一个漩涡的中心。

叶小雨那远超自身阶层的消费,她那复杂而脆弱的人际关系网络中紧绷的弦,甚至可能还有那个深夜令人不安的电话……这些漂浮的碎片,似乎都在等待着被投入这个名为“去年”的漩涡,去揭示某种被精心掩埋的、足以致命的关联。

调查组每个人的心头都压上了一块无形的巨石。他们嗅到了水下的巨大阴影,那阴影的名字,或许就叫做“动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