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没有眼泪

第18章 查探

加入书架
书名:
虞美人没有眼泪
作者:
嘉禄禄
本章字数:
6292
更新时间:
2025-07-07

杨浦的清晨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带着浦江特有的水腥味。

虞寄瑶混在女工队伍中,低头走进棉纱厂的大门。她拉了拉粗布工装的领子,让围巾更好地遮住下半张脸。

通行证上的照片与她本来的模样判若两人——蜡黄的脸色、刻意画粗的眉毛和眼角的假痣,连她自己都差点认不出来。

她的手也做了特殊的处理,通过油彩、炭笔、粉质材料及简易辅助物,模拟皮肤松弛、皱纹、色斑及血管突出等特征,甚至将指甲都修剪成了不规则的形状,又用黄色油彩混合稀释后的碘酒涂抹指甲表面,模拟指甲的泛黄、浑浊;在指尖、指腹处则用浅棕色油彩轻扫,模拟长期劳作留下的老茧和色素沉淀,使她的手伸出来更像操劳了半生的普通劳动妇女。

这也是她昨天与郭氏兄弟商量后,最终定下来的方案。

混入棉纱厂,能接触到棉纱和产线又不引起怀疑的,一个是扮作女工,一个是扮作大家族打理纺织生意来谈合作的富商。

考虑到商人身份需至少一名高管陪同,内鬼明面上应该不会做大的手脚,很难刺探出有用的信息,还是女工方便一些。只不过,身份低微的女工虽然隐蔽性较高,但另一方面危险性也更高,郭氏兄弟无法随行左右,也不便让亲信出面,只能靠虞寄瑶单打独斗。

郭景禄尽可能详细地向虞寄瑶描述工厂内的情形,似乎虞寄瑶对工厂多了解一分,危险性就能降低一些,他也能安心一些。

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在他的眼皮底下,岛国细作还能兴风作浪至此,甚至将烟片这种东西混进棉纱。

他在堂弟和家族面前丢脸是小事,流出去的毒棉玷污了纱厂的口碑,丢失了华人的民心,对民众的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他才是千古罪人。

郭景禄描述,郭景瑜补充,虞寄瑶推论,三个人绞尽脑汁地反复推演棉纱到厂后的每个环节,试图找出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一首到深夜,才各自散去。

一大早天还没亮,睡下没多久的虞寄瑶就又起床了。

虽然没睡够,脑子还不是很灵活,动作也有点缓慢。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她的起床气好像自动进入了休眠状态,今日未激活。

她对着镜子装扮起来,往脸上扑了黄褐的粉和油彩,又用炭笔在眼下描出青影,连指甲缝都仔细塞进棉絮和细细的黑泥——这还是之前周雪梅教她的,“要扮穷人,先腌出三分苦气”。最后再仔仔细细将最后一缕鬓发塞进特意弄得乱糟糟的发髻里。

“小姐,真要亲自去?”阿珍看着这样的小姐,眼圈发红。

“我不去,难道等巡捕房那些收黑钱的废物查?”虞寄瑶哑着嗓子笑了声,“听听,你家小姐的声音是不是也认不出来了?”

“小姐,郭少爷来了。”老陈上来,隔着门通报。

虞寄瑶也扮好了,就和阿珍一起下楼。

郭景瑜拎着个皮箱走进来。他今日穿了身灰西装,目光落在虞寄瑶身上时微微一滞:"……差点没认出来。"

阿珍站她边上,比她更像小姐。

"没枉费我一大早就起来折腾。"虞寄瑶转了个圈,粗布衣裳簌簌作响,"怎么样?"

郭景瑜没答话,只将皮箱搁在茶几上。“咔嗒”一声,箱盖弹开——

“这是......”

“D国莱卡微型相机。”郭景瑜取出那枚怀表大小的金属物件,“记住,快门声用咳嗽声掩盖。”他顿了顿,“还有这个。”

一把镀镍小手槍躺在绒布上,槍柄缠着红绳。

"勃朗宁M1906,俗称'掌心雷'。"郭景瑜拿起来放在她掌心,"六发子弹,够你杀出条血路。"他指尖的温度透过手套传来,"别逞强,见势不对立刻撤。"

虞寄瑶感受着手腕上的力道。"放心。"她抽回手,利落地将槍别进后腰。

她没说同样的手槍自己也有,反正有备无患嘛,再说,郭景瑜也不差钱,她也是在间接地帮郭氏解决问题,薅他的羊毛心安理得。

郭景瑜望着她陌生的样貌,突然有点鼻酸,又道:"等等。"他从内袋掏出个锡铁盒,“薄荷糖,能压住烟片味。”

天快亮了,远处传来海关钟声。虞寄瑶点点头,将相机藏进暗袋,利落地走了出去。

她特意连早饭也没吃,她怕吃得太好肚子太饱,到了工厂气色太好。

到时候中午饭点工厂放的饭也吃不下去。她不能输在这些小细节上,必须饿透了,到时候吃出狼吞虎咽的气势来。

“排队!一个个检查!“监工挥舞着藤条,大声喊道。

队伍缓慢前进。虞寄瑶前面是个驼背的老妇人,双手关节粗大变形,不停地咳嗽。后面则是个十六七岁的的姑娘,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显然是新来的。

“第一天来?”虞寄瑶压低声音问。

姑娘点点头,眼睛湿漉漉的像受惊的小鹿:“他们说一天给八角钱……”

“别信。”老妇人头也不回地插话,“能拿到五角就不错了,还要扣饭钱。”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虞寄瑶连忙帮她拍背,摸到一把骨头。

检查岗到了。

监工对照着通行证打量虞寄瑶,草草检查了一下就放行了,又一个被生活压垮的可怜女工,不值得多费心思。

虞寄瑶正要走过去,旁边另一个经理模样的监工突然伸手要扯她的围巾。

虞寄瑶早有准备,假装被绊倒,整个人向前扑去,同时发出一连串剧烈的咳嗽。

“晦气!”经理厌恶地后退,“肺病的,滚去西区!”

太好了,这正是虞寄瑶想要的。昨天郭景禄就提到,西区是原料仓库,棉包从码头运来后首先存放在那里。

她低头哈腰地谢过监工,跟着其他几个“病号”走向厂区深处。

棉纱厂规模大得惊人,红砖厂房排列整齐,厂区内机器轰鸣,空气中飘着棉絮和某种奇怪的甜腻气味。

西区在最里面,是个半开放的大棚,堆满了等待加工的棉包。虞寄瑶被分配和另外五个女工一起搬运棉包到分拣区。

棉纱厂的主要原料就是棉花包内的棉花,是将采摘后的籽棉经过初步加工,去除棉籽后,压缩打包而成。

棉花包形状规整,多为长方体,外面包裹有麻布或塑料包装,方便储存和运输,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棉纱,也可用于制作棉被、棉衣等棉制品。

当然,在得到皮棉(即棉花包内的棉花)后,还需将其进行开松、混合、除杂等一系列预处理,再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多道纺纱工序,将棉花纤维梳理、牵伸、加捻,使其逐步被加工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细度的、不同规格及用途的细长纤维束,就是俗称的棉纱,通常卷绕在筒管上,呈筒状或绞状。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还可能会添加少量其他纤维进行混纺,以改善棉纱的性能。加工好的棉纱的用途非常广泛,可用于织布、针织、制线等,是生产各类纺织品的基础原料。

“新来的,你负责剪捆绳和外包装。”工头是个满脸麻子的中年男人,扔给她一把锈迹斑斑的剪刀,眼神阴鸷地补充道:“小心别剪到棉花,否则——扣钱!”

虞寄瑶低眉顺眼地点点头,接过剪刀。

指尖在锈钝的刃口上轻轻一蹭,心里冷笑——这剪刀钝得连麻绳都费劲,显然不是用来干细活的。

车间的女工们沉默地搬运着棉包,沉重的麻袋压弯了她们的腰。

虞寄瑶学着她们的样子,先把棉包拖到指定位置,再小心翼翼地拆开外层的麻布和捆绳。

第一个棉包看起来很正常,蓬松的雪白棉花散发着淡淡的植物气息,指尖陷进去,还能感受到阳光晒过的干燥温暖。

第二个棉包也没什么异样。

但当她搬到第三个棉包时,手臂猛地一沉——明明是一样大小的棉包,重量却比之前两个重了近一半。虞寄瑶眯起眼,指腹在麻袋表面,隐约摸到几处不自然的硬块。

她不动声色,假装手生,战战兢兢地剪着外包装,嘴里还小声嘀咕着:"可、可不能剪坏了......扣钱可不行......"

剪刀笨拙地在棉包表面游走,刀背却悄悄往棉花深处探去。突然,刀尖碰到了什么硬物。虞寄瑶立刻惊慌地捂住嘴,左右张望,见没人注意,才手忙脚乱地整理起棉花,实则用指尖悄悄拨开表层——

雪白的棉絮下,赫然躺着几块用油纸严密包裹的黑色膏状物,泛着诡异的油光。

大烟膏!而且看成色,还是提纯过的上等货。

虞寄瑶呼吸一滞,正想再探,身后突然炸响一声暴喝:"磨蹭什么?!"

工头不知何时己经站在她背后,满脸横肉抽搐着,浑浊的眼珠死死盯着她拨弄棉花的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